國家能源局30日公布了“2009年十大能源新聞”。從這份由權威部門組織能源屆人士評選的“十大能源新聞”中,可以清晰地看出2009年中國能源領域發生的新變化和取得的新進展。
關鍵詞之一:節能減排
在此次評選的“十大能源新聞”中,“胡錦濤主席向國際社會承諾,爭取到202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左右;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到2020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被能源工作者和能源媒體一致推薦為十大之首。
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國向國際社會作出了莊嚴承諾,這意味著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將成為未來中國能源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作為能源工作的主管部門,國家能源局明年將繼續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加快清潔能源發展。
關鍵詞之二:清潔能源
此次評選的“十大能源新聞中”,涉及風電、水電、核電等清潔能源的新聞有四條,分別是“我國第一座千萬千瓦級風電示范基地―甘肅酒泉風電基地開工建設”“浙江三門、山東海陽、廣東臺山等三個核電項目先后開工”“青海拉西瓦水電站6號機組投產標志著我國電力裝機突破了8億千瓦”“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關于修改可再生能源法的決定”。
這位負責人說,根據現有的能源資源稟賦、經濟結構和能源需求增長趨勢,實現“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左右”這個目標難度很大。但發展清潔能源,既是應對氣候變化所需,也是應對危機培育新興增長點的需要,中國不能錯失這個機遇。
關鍵詞之三:結構調整
此次評選的“十大能源新聞中”,“提前一年半實現‘十一五’關停5000萬千瓦小火電機組的任務”“山西省政府打響煤炭企業兼并重組攻堅戰”兩條新聞引人關注。
這位負責人說,“關停小火電”“關停小煤礦”兩條新聞的入選,表明了社會對能源結構調整的關注度。2010年,國家將繼續推進電力工業結構調整,轉變煤炭生產方式,淘汰落后產能,鼓勵先進產能。
關鍵詞之四:國際合作
“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建成投產”“中俄歷經十五年談判正式簽署原油管道等一攬子合作協議,中俄原油管道俄境內段和我境內段工程先后于4月、5月開工”兩條新聞,集中反映了2009年能源國際合作的成果。
這位負責人介紹說,面對金融危機的沖擊,中國能源行業化危為機,在能源國際合作方面收獲很大。這種合作,既是對其他國家經濟發展的有利支持,也擴大了中國能源供應的來源,意義深遠。
關鍵詞之五:能源改革
此次評選的“十大能源新聞中”,“成品油稅費改革方案正式實施”位列第八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明年要深化資源價格改革。顯然,理順能源價格體系、逐步走向市場化將是大勢所趨。
2009中國十大電力新聞盤點
編者按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2009年的夏天比往年更熱了;冬天也比往年來得更早了。無論寒冬酷暑,電力似乎更進一步地影響到了老百姓的生活。對于電力工業而言,2009年是難捱的一年。這一年里,金融危機的陰霾從年初籠罩至今,前半年電力需求低迷,電煤矛盾集中爆發,發電企業面臨結構轉型陣痛,電力企業虧損嚴重,水電開發遭遇環評風暴……
困頓之處必有希望,2009年也是孕育新機的一年,電力供需緩和為結構調整帶來機遇,直購電試點重啟電力體制改革,智能電網破繭而出走向現實……這一切努力都令我們對未來充滿期待。本報回顧2009年的電力往事,擷取行業十大新聞事件逐一點評,與讀者一起展望來年。
電力新聞排行榜
智能電網發展計劃公布 “堅強智能”昭示中國特色
電價調整方案出臺 電價改革拉開序幕
“十一五”小火電關停提前完成 節能減排邁出大步
煤炭訂貨會被終止 政府不再干預電煤談判
三門核電站開工 AP1000登上核電舞臺
國網入主平高許繼 輸變電制造業壟斷加劇
大用戶直購電展開試點 電力體制改革重啟
特高壓示范工程投運 仍然難逃爭議
金沙江兩個項目被“叫停” 水電開發路不平
夏季高溫“烤”驗電網 加快調整正當時
1 智能電網發展計劃公布
5月21日,國家電網首次公布智能電網發展計劃,并披露了智能電網建設的時間表。國網表示將分三個階段推進“堅強智能電網”的建設:2009年至2010年為規劃試點階段,重點開展“堅強智能電網”發展規劃工作,制定技術和管理標準;2011年至2015年為全面建設階段,初步形成智能電網運行控制和互動服務體系;2016年至2020年為引領提升階段,全面建成統一的“堅強智能電網”。
國網明確表示中國發展智能電網將走與歐美不一樣的路,智能電網將包含電力系統的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和調度六個環節,而不僅僅局限于配電和用電側。“清潔能源裝機比例達到35%,分布式電源實現即插即用,智能電表普及應用。”國網描繪了一幅美好的智能電網藍圖。
7月份,國網在其年中工作會議上首次拿出智能電網的詳細部署,在11月3日的中國清潔能源國際峰會上,國網中國電科院副總工程師胡學浩透露,國網將在明年初出臺智能電網發展規劃綱要和關鍵技術研究框架等兩個重要文件。
點評:“智能電網”是一個新詞,歐美提出這個概念也僅僅幾年時間;“智能電網”更是一個熱詞,從電網企業大打“智能”牌,到行業內大大小小的“智能”研討會、論壇,再到眾多城市趨之若鶩的智能電網規劃試點,言者海闊天空,行者蔚然成風。“智能電網”是什么?內涵很豐富,可以說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現在做一定義似乎還為時尚早;“智能電網”能做什么?很好很強大,但一切還只在規劃試點之中。畫餅不能充饑,望梅難以止渴,智能電網的建設要從每一個細節做起,哪怕一次微小的突破都是一個進步;要有各方力量的積極參與,哪怕一點微薄的力量都能聚沙成塔。這里要強調的是,智能電網不是一個筐,別啥都往里裝。
2 電價調整方案出臺
11月19日,國家發改委出臺電價調整方案,宣布自11月20日起全國非民用電價每度平均提高2.8分錢;對發電企業銷售給電網企業的上網電價做了有升有降的調整,陜西等10個省區市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適當提高,浙江等7個省區市適當下調;暫不調整居民電價,未來居民用電將逐步推行階梯式遞增電價。
此次調價主要目的是為統籌解決去年火電企業上網電價上調對電網企業所造成的影響,同時將提高可再生能源電價的附加標準,并適當調整部分地區脫硫電價的加價標準。
國家發改委同時要求各地研究對居民用電推行階梯式電價改革方案,未來將對居民用電分檔定價,對基本電量保持較低的電價水平,用電越多,電價越高,以促進節約用電。
由于煤炭價格上漲,去年8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全國火電機組上網電價每千瓦時上調了2分錢,但電網銷售電價沒有調整,使得電網企業購電成本驟增,經營出現虧損,影響電網正常發展。近年來,中國燃煤機組普遍安裝脫硫設施,使得電網企業需支付的脫硫加價資金增加,需要通過提高銷售電價疏導。另外,中國風電、太陽能發電等可再生能源迅猛發展,目前在電價中收取的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不敷使用,需要提高標準。
點評:去年上網電價的調整壓縮了電網企業的利潤空間,本次調價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解決這個歷史遺留問題,理順電價關系。但調價舉措同時也顯露出另一層意思,即上游資源產品的價格浮動最終將會向下游傳導。盡管目前這種傳導的方式還僅限于行政審批,但在可預見的未來,當市場傳導機制形成以后,這個傳導過程就將是自動自發的了。只是從行政審批到市場調節的轉換過程中,政府還有太多的工作要做。
3 “十一五”小火電關停任務提前完成
7月30日,國家能源局在北京表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全國已累計關停小火電機組7467臺,總容量達到5407萬千瓦,提前一年半完成了“十一五”關停小火電機組任務。2007年3月,溫家寶總理在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提出了“十一五”期間關停5000萬千瓦小火電機組的目標。
有數據分析指出,關停這5000多萬千瓦火電機組,相當于每年節約原煤6240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0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24億噸。
但是淘汰落后小火電的工作仍然任重道遠,除了這些被關停的小火電機組外,中國仍有20萬千瓦及以下能耗高、污染重的純凝火電機組約8000萬千瓦。金融危機為關停小火電提供了有利時機。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全國的電力供需矛盾處于緩和狀態,再加上每年新增的電力機組,保證了小火電關停未對中國能源供應造成實質影響。
點評:在距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召開還有兩周不到的時候,中國政府提出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到202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40%至45%。有分析指出,承諾減排45%或將使中國GDP損失超過5000億元。有統計資料顯示,“十一五”前四年關停千萬千瓦小火電導致約40萬人下崗。為了實現45%的減排目標,中國火電行業還將淘汰落后產能8000萬千瓦。
節能減排需要承諾,更需要行動。這次政府提前一年半完成“十一五”小火電關停目標,成果實屬不易。我國能源資源以煤為主,客觀上決定了以燃煤火電為主體的電源結構,目前火電占整個發電裝機容量的70%以上。2006年初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10萬千瓦及以下小火電機組容量1.21億千瓦,占整個火電裝機容量的30%。要將這些性能差、能耗高、污染重的小火電機組淘汰掉,實在是電力工業中節能減排的重點和難點。
4 煤炭訂貨會被終止
12月15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完善煤炭產運需銜接工作的指導意見》,終止了一年一度的全國煤炭訂貨會,取而代之的是網上匯總的方式,價格由雙方議定。國家發改委對2010年煤炭產運需銜接工作提出指導意見和運力配置框架方案,將不再召開往年的煤炭產運需銜接視頻會議,也不擇地進行產運需銜接合同匯總,而是進行網上匯總。
在此次發布的《意見》中,國家發改委明確表示,要“積極穩妥地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完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設置煤電聯動最高上限,適當控制漲幅”,并鼓勵電煤雙方在市場化的背景下簽訂3—5年的電煤供應協議。據悉,國家發改委正在制訂一個輔助煤電企業雙方自行談判的配套文件,以保障這種長期協議的實施。
點評:“市場煤”、“計劃電”是煤電雙方糾結的根源眾所周知。1993年我國開始進行煤炭價格部分市場化改革,為確保電價穩定,設定了國有大型電廠的電煤價格。“計劃煤”與“市場煤”價格雙軌制度從此形成,全國煤炭訂貨會涂抹著計劃經濟的色彩蹣跚踽行至今,并為貫穿2009年的煤電雙方強力頂牛局面埋下了伏筆。
在這個從2006年開始稱為“煤炭產運需銜接會”的訂貨會上,煤電雙方常常不歡而散。所有的郁結在2009年初集中爆發,談判雙方互道“拉倒”,煤炭訂貨會喪失了其基本的功能。政府淡出雙方談判無疑是明智之舉——體制建設到位,煤電僵局將成昨日煙云。
5 三門核電站開工
4月19日,三門核電站一期工程開工。三門核電站是中美兩國最大的能源合作項目,在全世界率先使用第三代先進壓水堆核電(AP1000)技術。三門核電站一期工程總投資400多億元人民幣,共有2臺機組,裝機容量2×125萬千瓦。
作為全球首座AP1000核電機組,1號機組率先采用模塊化施工方法建設,計劃于2013年建成發電,2號機組計劃2014年建成發電。三門核電站最終將建設6臺這樣的機組。三門核電站同時是中國第三代核電技術自主化依托項目,中國最終將實現自主設計、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運營AP1000技術核電站的目標。
2006年12月16日,中美兩國政府簽署了合作建設先進壓水堆核電項目及相關技術轉讓的諒解備忘錄。2007年7月24日,中國國家核電技術公司等部門與西屋聯合體簽署了第三代核電技術轉讓及核島設備采購合同。根據協議,中國引進美國西屋開發的第三代先進壓水堆核電(AP1000)技術,并在浙江三門和山東海陽建設兩座AP1000核電站。
點評:第三代AP1000技術率先在中國“落戶”,同時帶來了對核電安全問題的憂思。三門這個“全球第一”的核電站安全嗎?以前我國建設核電站都是跟著別國的步子走,那些“洋為中用”的核電技術早已得到了實踐檢驗,至少應該是成熟的。現在這個沒有先例、從未投入過運行的AP1000技術率先在中國應用,未免讓人忐忑。
但這能成為棄用AP1000的理由嗎?顯然不能,如果不敢邁出第一步,中國怎么能在能源轉型中占據自身的優勢呢?現在內陸建設核電的呼聲日高,步伐漸快,在此熱潮下,相信對于核電安全問題的考量當是重中之重。
6 國網入主平高許繼
7月17日,平頂山國資委與國家電網公司國際技術裝備有限公司簽署了《關于劃轉平高集團100%股權之國有產權無償劃轉協議》。根據該協議約定,平頂山國資委將平高集團100%股權無償劃轉給國網裝備公司。劃轉完成后,國網裝備公司將成為平高集團的唯一股東。
就在同一天,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平安信托和許繼集團也簽署了一份《合作框架協議》。在該協議中,許繼集團“以剝離非主業資產后的凈資產評估值為基礎進行增資”,由中國電科院認繳。增資完成后,中國電科院、平安信托將分別持有許繼集團60%、40%的股權。此后,平安信托將選擇適當時機把所持的40%股權轉讓給中國電科院。
國網裝備公司和中國電科院,一家是國家電網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另一家則是國家電網公司直屬的科研單位之一。成立于2008年的裝備公司,主營業務為工程承包、設備監理、電力設備制造等;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已成立的中國電科院,則主要從事發、輸、配、供、用電等各個環節的技術研究工作。
點評:這條新聞一經報道,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業內外強烈反響,贊成者有之,反對者有之,而更多的則是擔憂。這中間不乏專家學者,更不乏企業人士,他們大都質疑,國網這個具有天然壟斷性質的電網公司,一旦將自己的指揮棒指向輸變電制造業,將會帶來什么樣的結果呢?結合國網提出的建設“統一堅強智能電網”的大背景,似乎不難理解其進軍輸變電制造業之舉了。利弊暫且不表,這里需要指出的是,科技的創新從來不是由“大”而來,恰恰相反,創新都是從“小”處激發的。
7 大用戶直購電展開試點
3月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改委、國家電監會、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了《關于清理優惠電價有關問題的通知》(發改價格[2009]555號)和《關于開展電解鋁企業直購電試點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聯原[2009]62號),并公布了將開展直購電試點工作的15家電解鋁企業。此舉也被認為是國家電監會從三年前開展吉林、廣東臺山兩地直購電試點以來在電價改革上取得的重大突破。
6月24日,國家電監會、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了《關于完善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試點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10月19日,國家發改委、國家電監會和國家能源局通過了撫順鋁廠與華能伊敏電廠開展直接交易試行方案,大用戶直購電試點正式展開。
點評:電改是難事,難在哪?難在理順各方關系,更難之處在于這個攤子夠大夠復雜。先說輸配電價,各地不一,慢慢數細細算,核算起來真令人頗傷腦筋;再說各利益方,發電、用戶、電網和地方政府,要平衡起來也非易事。但凡事有“破”才有“立”,規矩定了,關系理清了,利益平衡了,后面的工作才有基礎。俗話說世上無難事,大用戶直購電試點為電改重啟開了個好頭,足以令人對將來的電力改革充滿期待。
8 特高壓示范工程投運
1月16日,國家電網公司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公開宣布晉東南—南陽—荊門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正式投入運行,這是世界上第一條商業化特高壓交流輸電線路。這個從2006年底開始建設的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引起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
國網計劃到“十二五”初期,初步建成“兩縱兩橫”特高壓骨干電網,特高壓成為未來電網建設的重頭戲之一。
點評:臨近年底,有最新的消息稱,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了《1000千伏交流系統電壓和無功電力技術導則》等15項特高壓交流輸電技術國家標準,其中一項標準已經成為國際標準,其他標準也有望逐漸上升為國際標準。這意味著,只要有國際市場,就會有掌握核心技術的國內特高壓設備制造廠商的身影。問題的關鍵在于,這個市場究竟有多大?特高壓真的代表未來輸電技術的發展方向嗎?眾所周知,美國正在積極發展超導輸電技術。或許,特高壓技術仍將難逃爭議,但愿在國際上我們不會“剃頭挑子一頭熱”。
9 金沙江兩個水電項目被“叫停”
6月11日,環保部叫停金沙江中游正在施工的魯地拉和龍開口兩座水電站,原因是這兩座水電站未通過相應的環境評價,“未批先建”,擅自筑壩截流。這兩個項目的業主單位分別是華電集團和華能集團,兩座水電站是金沙江中游水電“一庫八級”建設規劃中的一部分。
被叫停的兩座水電站總裝機容量396萬千瓦,年發電量之和預計178億度,而2008年全國風電裝機容量894萬千瓦,發電量也只有111億度。有分析指出,兩座水電站推遲一年發電造成的能源損失相當于燒掉了621萬噸標準煤,多排放了1200萬噸二氧化碳。
金沙江中游水電開發是國家“西部大開發,西電東送”的能源戰略工程。按照“一庫八級”的開發方案,金沙江或將成為我國最大的水電能源基地。但金沙江所在的西南地區也是中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生態保護壓力最大、地質災害最為頻繁的地區。
點評:“叫停”事件給未來50年中國水電開發重要陣地的金沙江水電開發前景蒙上了一層難以名狀的迷霧。但問題不止如此,從更深的意義上講,“叫停”事件折射出了中國水電開發進退維谷的尷尬處境。一條河流能承載一個國家能源轉型的夢想嗎?環境保護不是制約水電開發的攔路虎,大力發展清潔能源也不能成為水電開發的護身符。這一切的前提是,要立即行動起來,對水能資源的開發盡可能合理而詳盡地進行規劃和論證。
10 夏季高溫“烤”驗電網
6月24日,山東電網最高統調用電負荷3406.7萬千瓦,比去年同期高出271.4萬千瓦,創出歷史新高。差不多與此同時,河南、江西、廣西等地用電負荷也紛紛創出歷史新高。6月26日,北京電網供電負荷創出1265.9萬千瓦的新紀錄,此后北京用電負荷不斷攀升,并在8月14日達到了1424.6萬千瓦的歷史最高紀錄。這一數據跟此前北京市電力公司的預測基本吻合。
國家統計局7月17日公布的6月份發電量數據一舉扭轉了此前8個月電力負荷連續負增長的局面,全社會用電量開始“轉正”。
點評:電荒、缺電、拉閘限電這些詞匯對中國老百姓來說耳熟能詳。往年每逢迎峰度夏之時,總有部分地區存在缺電現象。今年夏天或許是電力供需矛盾最為緩和的一個夏天,這也為電源結構調整和電力體制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機。今年11月份長江以南部分地區電網又遭寒凍,看來電力企業一定要有“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功夫,沒有金鐘罩鐵布衫,怎么抗暑、又怎么防凍呢?時光正好,趕緊練吧。
2009重點電力工程盤點
2009年,我國電力建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碩果累累。在這一年里,1000千伏晉南荊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投運,海南省結束了“電力孤島”的歷史,“西電東送”標志性建設項目———小灣水電站兩臺機組提前投產發電……
一個又一個歷史性項目的建成投產,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提供了清潔、可靠的電力支撐,留下了不朽回憶。此刻,讓我們一起銘記那些難忘的瞬間。
一、海南超高壓跨海聯網工程投產
點評:6月30日,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超高壓、長距離、較大容量跨海電力聯網工程———500千伏海南聯網工程正式投運,結束了長期以來海南省“電力孤島”的歷史。
該工程的投運,實現了海南電網與南方電網主網的連接,可以有效提高海南電網的供電可靠性和穩定性,提高海南省內水電、火電機組的利用率,將為海南省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提供可靠的電力保障。
該工程敷設的3根海底電纜,是工程的關鍵所在,每根電纜長32千米,中間沒有接頭,堪稱世界之最。
二、750千伏蘭平乾同塔雙回輸電工程投產
點評:5月25日,我國首條同塔雙回750千伏輸變電工程———蘭州東—平涼—乾縣輸變電工程正式竣工投產,標志著西北750千伏送端電網已覆蓋陜西、甘肅、青海、寧夏四省(區)。
該工程是西北750千伏電網主網架的核心工程,是實施“西電東送”戰略的主通道,對加強陜甘斷面潮流交換、確保陜西省迎峰度夏期間可靠用電、保持西北電網系統穩定起著重要作用。該工程的投產,將有力促進我國西北地區水、火、風電的“打捆”外送,帶動當地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
三、±500千伏寶德線一次性帶電成功
點評:11月22日,四川省內唯一一條超高壓直流輸電線路———±500千伏寶德線直流輸電線路一次性帶電成功。
該工程既是四川省災后重建的重點工程,又是華中與西北的電力大通道。它的投運,將改善四川電網長期存在的“豐期棄水、枯期缺電”現狀,對保障陜川電網“水火互補、豐枯互濟”,實現更大范圍內的資源配置,具有重要意義,將大大提高四川電網的抗災能力。
該線路起自四川省德陽市萬福橋換流站,止于陜西省寶雞市太白廟換流站,四川省境內線路總長為240.03千米,滿負荷運行可輸送300萬千瓦電力。
四、小灣水電站兩臺機組投產發電
點評:11月15日,在云南省南澗縣與鳳慶縣交界的瀾滄江中游河段,“西電東送”標志性工程———小灣水電站2號機組并網發電,提前實現今年兩臺機組投產的目標。
小灣水電站建設的300米級混凝土雙曲拱壩,是世界上在建的最高雙曲拱壩,開挖邊坡高度近700米,堪稱世界之最。
該水電站總裝機容量420萬千瓦,總庫容149億立方米,工程計劃于2010年全部建成投產,將為我國云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以及沿海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五、長洲水利樞紐全部機組投產發電
點評:10月28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潯江下游河段與珠江西江交匯處,廣西壯族自治區西部大開發重點項目———長洲水利樞紐15號機組并網發電。
該工程是一座以發電為主,集航運、灌溉和養殖于一體的低水頭徑流式大型水利樞紐工程,素有“黃金水道”之稱,設計安裝15臺單機容量4.2萬千瓦的貫流式水輪機組,總裝機容量63萬千瓦,位居我國貫流式機組群電站裝機總容量第一,被業內專家譽為貫流式機組電站中的“三峽工程”,可有效緩解桂東地區冬季電力緊張狀況。
六、國電北侖電廠三期擴建工程投產
點評:6月2日,國電北侖電廠三期擴建工程第二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7號機組)正式投入商業運行。
至此,該廠以七臺燃煤機組、500萬千瓦裝機容量、275億千瓦時年設計發電量,成為全國最大的火力發電廠。
該項目是浙江省重點工程,項目動態總投資84.2億元。同一、二期五臺60萬千瓦機組一起,這個大型現代化電廠產出的高效能源將源源不斷地輸入華東電網,為整個華東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七、1000千伏晉南荊交流輸電工程投運
點評:1月6日,由我國自主研發、設計和建設的目前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能力最強、代表國際輸變電技術最高水平的———1000千伏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正式投運,標志著我國在遠距離、大容量、低損耗的特高壓核心技術和設備國產化上取得重大突破,在我國乃至世界電力發展史上書寫下濃重的一筆。
該工程連接華北、華中電網,縱貫山西、河南、湖北三省,北起自山西省晉東南變電站,經河南省南陽開關站,南至湖北省荊門變電站,線路全長640千米。
八、±800千伏向上線直流輸電工程線路竣工
點評:11月13日,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送電距離最遠、技術水平最先進的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800千伏向家壩—上海特高壓直流輸電示范工程全線竣工。
該工程的建成投運,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實現更大范圍內的資源優化配置,促進節能減排政策的實施和低碳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該線路西起自四川省宜賓市復龍換流站,東止于上海市奉賢換流站,途經多個省(市),四次跨越長江,線路總輸送距離達1907千米,鐵塔共計3939基。
九、±660千伏寧山線直流輸電工程開工
點評:2009年8月,世界上首個±660千伏電壓等級的直流輸電線路工程———寧東—山東直流輸電示范工程正式開工。
目前,該工程換流站已完成場平,主設備招標采購工作正在進行,關鍵技術研究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該直流線路工程,起于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東換流站,止于山東省青島換流站,線路全長1335千米,途經寧夏、陜西、山西、河北、山東五省,計劃于2010年建成。該線路的投運,將提高西北電網的水電利用率,實現西北電網與華北電網之間的水火互補運行,改善華北電網電源結構,有效緩解山東省電力供應緊張、能源短缺的局面。
十、±800千伏云廣直流輸電工程即將投運
點評:12月8日,云南至廣東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楚雄換流站帶線路成功升壓至800千伏。云廣特高壓直流是世界上第一個±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此次成功升壓額定電壓800千伏,標志著世界上首次研制的特高壓直流輸電主設備和直流線路經受了直流領域最高電壓的考驗,在世界上樹起了特高壓直流工程建設的一個標志性里程碑,也向今年年底前實現云廣直流單極投產邁出堅實一步。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