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秘書長 王志軒
雖還沒有結束,但已接近尾聲,這是一盤圍棋的收官階段;戰場的硝煙尚未散去,新的戰役已經打響,烽煙就是警報。
回眸2009年的電力工業節能減排,正是這樣一番情景:“十一五”確定的節能減排目標,經過整個電力行業艱苦卓絕地不懈努力,已基本提前一年完成,而區域性、復合型等大氣污染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的壓力與挑戰又呼嘯而至,新一輪節能減排攻堅戰、持久戰提前展開。
收官之態
“十一五”指標提前完成
電力行業“十一五”節能減排指標主要包括:供電煤耗、火電平均廠用電率、線損率、發電水耗、電力二氧化硫排放總量、脫硫機組投運容量、現有電廠二氧化硫達標率等。曾記否,在“十一五”規劃實施一年之后,溫家寶總理于2007年3月指出:“全國沒有實現2006年年初確定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2%’的目標”。而在此刻,電力行業已能夠自豪宣布:通過積極推進“上大壓小”,不斷優化火電結構,加大可再生能源開發力度等結構調整措施和煙氣脫硫、高效除塵、空冷等工程技術措施,以及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等管理措施,我們已經提前一年乃至一年半實現了“十一五”規劃目標,為全國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做出了決定性貢獻。乙丑歲末盤點節能減排,電力行業為人民交上了一份滿堂紅的答卷。
收官之作
環保行動多點開花
上大壓小提前收官
2009年是國家推行“上大壓小”政策的第四年,小火電機組關停進展順利。繼2006年關停314萬千瓦、2007年關停1438萬千瓦(超額48%完成當年任務)、2008年關停1669萬千瓦(超額28%完成當年任務)之后,2009年關停小火電機組2124萬千瓦,共累計關停5545萬千瓦,已提前一年半完成“十一五”計劃關停5000萬千瓦小火電機組的目標,每年可節約原煤640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28億噸,促進了我國火電結構的進一步優化。
脫硫建設亮點繁多
“十五”末期,我國投運的煙氣脫硫裝置容量僅占煤電總裝機容量的13%,根據中電聯初步統計,截至2009年底全國新投運脫硫機組容量約9500萬千瓦,裝備脫硫設施的燃煤機組占燃煤機組總量的比例將超過70%,如果加上具有脫硫功能的循環流化床機組,則比例將近80%,再考慮到一些純凝小機組還要繼續關停,可以說,沒有二氧化硫控制措施的火電機組已經屈指可數。事實上,五大發電集團中的中國大唐集團及北京、貴州、山西等部分省份,脫硫火電機組裝備比例已經基本達到100%。
在脫硫工藝選擇方面,雖然仍然以石灰石-石膏濕法為主,但氨法脫硫、海水脫硫、循環流化床脫硫等技術也因地、因廠制宜地實現了多元化發展,尤其是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氨法脫硫技術在2臺13.5萬千瓦燃煤機上兩爐一塔(煙氣量相當于單機30萬千瓦)應用成功,成為新亮點。
“十一五”以來,電力二氧化硫排放量逐年降低,已由2006年最高的1350萬噸,下降至2008年底的1050萬噸,二氧化硫排放績效值由2006年的5.7克/千瓦時下降到3.8克/千瓦時,預計2009年將低于3克/千瓦時。“十一五”期間,電力行業將幾乎全部承擔全國二氧化硫總量減排任務,為總量減排目標的實現做出重要貢獻。
在提高火電廠煙氣脫硫裝備能力的同時,由脫硫公司建設、運行脫硫裝置的煙氣脫硫特許經營試點工作進一步發展,專業化脫硫公司以國家出臺的脫硫電價及相關優惠政策為基礎,承擔電廠脫硫設施建設、運行、維護及日常管理,這種市場化機制對規范脫硫產業健康發展、提高脫硫設施運行可靠性將起到積極作用。
供電煤耗世界先進
供電煤耗是全面反映電力工業結構、技術、管理的綜合性指標。截至2009年11月,全國供電標準煤耗由去年的345克/千瓦時下降到339克/千瓦時,進入了“340克時代”,提前實現“十一五”末供電煤耗355克/千瓦時的目標,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結構調整深入展開
火電新增規模比重持續降低,大容量、高參數、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的節能環保型燃煤發電機組比例持續提高。
我國在運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機組達到21臺,正在建設24臺,成為擁有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機組最多的國家。現役火電機組中,30萬千瓦以上機組占到67%以上。今年上半年,全國新投產電力裝機容量累計達3301萬千瓦,其中水電等清潔能源1104萬千瓦,占全部新增容量的33.45%。
2009年,國家核準了三門、海陽、臺山三個核電項目6臺機組,在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達到19臺,占全世界30%以上,成為全球在建核電規模最大的國家。
在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頒布后,我國風電取得跨越式發展,裝機容量幾乎每年翻番,已經建成了100多個風電場,1.5兆瓦機組成為主力機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兆瓦海上風機成功并網發電,預計全年新增風電裝機800萬千瓦,總裝機容量年底增至2000萬千瓦。
2009年,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太陽能補貼扶持政策,《關于實施金太陽示范工程的通知》提出對光伏并網項目和無電地區離網光伏發電項目分別給予50%及70%的財政補貼,太陽能發電正向著“一元時代”的目標邁進。
電網節能降耗改造力度加大,已建成世界上第一條±800千伏直流輸電線路和1000千伏交流輸電示范工程,輸電線損從9.64%降為6.07%,累計下降了3.57個百分點。
發電權交易結出碩果
目前,二氧化硫排污權交易在我國電力行業進一步發展的空間已經不大。但是,具有相同理論基礎和異曲同工之妙的發電權交易卻結出豐碩果實。
自2008年3月《發電權交易監管暫行辦法》實施以來,電力企業在遵循電網安全、節能減排、平等資源、公升透明、效益共享的原則下,積極實踐。據報導,2009年河北省電力公司成為國家電網公司系統中交易電量占全網購電量比例排名第一的企業,共簽訂發電指標有償替代交易協議88份,涉及被替代小機組70臺,容量327萬千瓦,替代交易電量127億千瓦時,全年共節約標煤117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6.6萬噸。
2009年11月5日,東北電網公司、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華能伊敏煤電公司、華能新華發電公司簽署協議,首次實現了跨省發電權交易,對在更大范圍內降低發電能耗和污染排放,推動電力市場化發展起到了積極示范作用。
需求側管理初見成效
我國電網企業具有法律、法規賦予的安全用電、節約用電職能,承擔著供應和銷售電能的任務,具有與廣大用戶密切聯系、分配電力資源、掌握用電信息和進行負荷管理的先天優勢,在電力需求側管理上發揮著主體地位和關鍵作用。據統計,國家電網公司共建設了25000余個電力需求側管理示范項目。中國南方電網公司從2007年起開展的需求側管理為核心的“綠色行動”,在電力供應側、需求側甚至發電側采取綜合措施,為提高綜合能效水平進行了積極探索,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年節約電量460億千瓦時,相當于減少標煤消耗1507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36萬噸,減少煙塵排放15萬噸,節能減排成效顯著。
烽煙再起
全新挑戰更為嚴峻
當火電廠二氧化硫控制取得重大成就時,一些新、老環境問題逐步顯現出來,正所謂“摁下葫蘆起了瓢”,使火電廠氮氧化物和煙塵排放的進一步控制提上議事日程,煙氣脫硝產業、煙氣除塵產業的發展急劇升溫。
電站脫硝刻不容緩
燃煤電廠氮氧化物的排放,約占整個工業排放量的三分之一強,呈逐年上升趨勢,控制其排放已刻不容緩。
2009年,國家環保部組織了數十個有關氮氧化物控制的研究會議,全面研討火電廠氮氧化物控制法規、政策、標準、技術路線、產業化發展等問題,已經基本形成了對于新建燃煤機組和位于重點地區的燃煤機組開展大規模煙氣脫硝的共識,約有上億千瓦的新建機組已經要求建設煙氣脫硝裝置。
近幾年來,國內電廠鍋爐制造商和有關科研單位(院校)結合我國電廠鍋爐燃煤特點,對引進技術做了大量適應性改進和完善化工作,使之更適合國內需要,已經完全掌握了低氮燃燒裝置的自行設計、自行制造和自行安裝調試的全套技術,建成的煙氣脫硝催化劑生產線已有2萬噸/年的產能,正在建設的生產線如果投產將會達到5萬噸/年的產能,基本可以滿足國內脫硝產業發展的需要。
除塵技術將有新發展
老電廠采用50毫克/立方米、新建電廠采用30毫克/立方米的排放標準,促進了電除塵器、電袋式除塵器、袋式除塵器技術的應用和發展。
針對電除塵器的高頻電源技術,在國內得到了快速發展。這種技術具有控制柜與變壓器按一體化設計、體積小、重量輕、安裝方便、除塵效率高、設備損耗只有工頻電源的1/3,綜合節能20%以上等優點,已經實現國產化。國內多個電廠進行的電除塵器電源改造,效果都十分明顯。
近年來,我國燃用準格爾煤或類似煤質的電廠,以及部分環保要求嚴格的火電工程,開始陸續選用袋式或電袋除塵器。據統計,截至2008年底,我國燃煤電廠12.5萬千瓦以上容量機組已投運袋式(電袋)除塵器的機組容量為1477.7萬千瓦,約占火電總裝機的2.5%,其中,最大單機容量機組為60萬千瓦機組。
多污染物聯合控制引人關注
由于我國大氣污染正從煤煙型向煤煙、機動車和工業復合型大氣污染過渡,多種污染物協同減排已被提到重要位置。
同時,大氣中排放的總量汞污染控制也成為焦點。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已將汞污染控制納入議事日程。
煤燃燒是汞排放進入大氣的主要途徑之一,以煤為主的電源結構使我國成為汞排放大國。在汞污染基礎研究方面,我國尚處于起步階段,未完全摸清汞污染的源頭,基礎信息十分缺乏。在燃煤電廠汞污染控制方面,我國與絕大多數歐盟國家的燃煤電廠汞污染控制方式相同,并未采取針對汞的單項脫除技術,而是依靠現有燃煤電廠廣泛應用的除塵器、脫硫設備以及正在快速發展的煙氣脫硝設備來降低燃煤電廠的汞排放。另外,正在興起的多污染物聯合控制技術也是今后燃煤電廠控制汞排放的手段之一。
哥本哈根會議與碳減排
12月7日至18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辦《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15次會議,194個國家派代表參會,119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出席,顯示出了全人類球對氣候變化問題的關注。
中國電力工業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預計年底總裝機容量將達8.6億千瓦左右,但人均裝機水平僅相當于美國的1/7,日本的1/4,韓國的1/3,發展仍然是我國電力工業的首要任務。
但是,從現狀看,我國火電裝機容量占總裝機容量的78%,其中95%以上是燃煤電廠,根據有關國際機構和專家分析,我國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已超越美國,居世界第一位。從長遠看,我國一次能源構中以煤為主狀況將長期存在,電源結構也將在未來幾十年以煤電為主,2000年以后新建的燃煤電廠占絕對數量,服役時間還很長,進一步提高效率的空間越來越小,未來電力二氧化碳的減排壓力將越來越大。
《可再生能源法》修訂2009年12月26日,《可再生能源法》經過修訂,通過實施。新修訂的法律重點解決電網規劃和建設不適應可再生能源發電發展、可再生能源發電上網電價與費用分攤機制不完善、配套優惠財稅政策未能有效落實等突出問題,并規定對可再生能源實施全額保障性收購制度,要求國家有關部門制定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年度收購指標和實施計劃,確定并公布對電網企業應達到的全額保障性收購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最低限額指標,電網企業應該收購不低于最低限額指標的可再生能源并網發電項目的上網電量。
能源規劃拉開大幕
雖然政府部門通過公開招標確定相關規劃、政策研究課題并不鮮見,但是2009年8月,在能源規劃領域,由國家能源局為制訂“十二五”能源發展規劃而專門向全社會公開招標系列重大問題研究尚屬首次,數十家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能源企業和行業協會在“公開、公平、公正”原則下競爭一個課題的場面也十分罕見。這種情況充分說明了在應對氣候變化以及節能減排的大背景下,能源發展規劃工作的復雜性和挑戰性,也預示著能源發展、節能減排工作將會逐漸在科學、民主決策的旗幟下推進。
重任在肩
積極推進環保產業健康發展
剛閉幕不久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2010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要加大攻堅力度,確保節能減排取得重大進展,強化企業社會責任,突出抓好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節能減排工作,加快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應用,有效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過快增長,堅決淘汰落后生產能力,認真落實工作責任制,把節能減排目標完成情況作為檢驗經濟發展成效的重要標準。
調結構重質量防反彈
我國將明年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定為8%,僅從數值來看似乎不高,但從總體要求看,這8%是在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基礎上的8%,是繼續保持國民經濟健康、平穩發展的8%,電力行業應充分利用國家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電力需求相對緩和的有利時機,積極推動電力產業結構調整,進一步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夯實節能減排基礎,提高發展質量,防止節能減排關鍵性指標的反彈。
2010年,我國將繼續推進“上大壓小”,計劃關停小火電機組1000萬千瓦,并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爭取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比2009年提高0.5個百分點左右,繼續提高熱電(冷)聯產的比例,促進替代低效、高污染的工業鍋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下大力氣做好風電建設和接入電網的規劃、實施、運行管理,加快開工水電,按照有關流域綜合開發規劃,促進實現水電梯級開發與流域防洪、供水、航運目標的協調,促進水電開發與重要生物資源的保護,加強智能電網研究與試點,優化電網布局,提高電網設備技術水平,促進電網與電源、電網與城市、輸電與配電的協調發展,進一步降低輸電損耗。
強產業穩脫硫控污染
電力節能環保產業化、規模化發展大有可為,應支持和推進新能源、潔凈煤、節能環保等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加大節能技術和產品推廣應用力度。在鞏固脫硫產業化發展的已有成果和不斷總結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應在重點城市和重點區域依法逐步開展煙氣脫硝工程的建設和運行,促進區域性復合型大氣污染治理,同時積極促進煙氣脫硝產業化的發展,加強政策措施配套,繼續加強電廠清潔生產的管理,挖掘節能、節水、節地等潛力,促進粉煤灰、脫硫副產品的綜合利用,應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大力創新和發展除塵技術,推進煙氣除塵產業的健康發展。
2009年即將過去,面對“十二五”電力工業節能減排的歷史重任,2010年可謂“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