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美國總統奧巴馬首次訪華,將能源政策新思維列入了重要議程。此后,中美之間的可再生能源伙伴關系啟動,就大規模利用風能、太陽能及先進生物燃料和現代電網制定路線。中美兩國相加市場規模巨大,可再生能源的加速利用無疑將在全球范圍內極大降低技術成本。
人們期待,有了世界前兩位能源消費與生產大國的積極合作,世界能源格局戰略調整的進程將進一步加快。世界期待:新能源 新戰略人們都還記得,奧巴馬政府把綠色能源作為“復興美國”的重要內容,許諾投入上千億美元支持新能源技術的研發和推廣。
美國政府宣布,3年內使美國的新能源產量翻一番,風能、太陽能、生物燃料以及清潔煤技術10年獲得1500億美元投資;確保利用新能源發電量到2012年達到總量的10%,到2025年達到總量的25%;開發和利用清潔煤炭技術,投資發展“智能電網”。
這一雄心勃勃的計劃幾乎囊括了能源各個關鍵領域。以發展新能源為核心,輔之以節能和提高能效,也包含提高國內傳統能源生產效率,共同構成了能源新戰略的框架。
美國的高調姿態使得能源新戰略在全球邁上一個新臺階。世界各國紛紛憧憬第四次產業革命。前三次產業革命分別由蒸汽機、電力和電腦引領,專家們預言,第四次產業革命將由能源技術引領。
目前世界面臨的能源挑戰是顯而易見的,就在2009全球金融危機的前夜,油價超過140美元一桶,幾乎拖垮了各國經濟。
有說法認為,誰掌握了能源新技術,誰將領導21世紀。長期從事環保和能源問題研究的國際中國環境基金會董事長何平博士認為,對外部能源依賴不僅削弱了一個國家的安全態勢,給氣候、生態和環境造成嚴重壓力,而且還導致了每個家庭電力、汽油、燃氣等開支的增加。在未來實現能源獨立,對于一個國家提高經濟持續增長能力和承擔全球氣候變化責任意義深遠。解決能源問題已經是一個不再需要爭論的問題,當務之急是發展新能源的技術路徑。
生物能源:破解“糧油”矛盾
美國新能源法案規定至2022年,美國年產可再生燃料將達到360億加侖,是現有乙醇燃料產量的5倍,其中大部分是生物燃料。分析人士認為,新能源法案擴大了可再生能源標準,將會幫助發展生物燃料生產,并在長期內增加玉米(1904,9.00,0.47%)和大豆(4098,28.00,0.69%)需求。
“道達爾每年生產90萬噸生物燃料,在歐洲名列前茅。然而,開發生物燃料也存在這樣和那樣的局限性。技術方面大多數發動機只能燃燒與化石燃料混合的生物燃料。過分重視生物燃料將會導致某些糧食價格的上漲。” 道達爾公司高級戰略副總裁Jean-Jacques Mosconi說。在美國,過去兩年時間里由于對乙醇燃料需求的增長,導致玉米價格上漲。能源消費大國同樣還是人口大國,中國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政策措施,為本國經濟長期健康發展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同時兼顧能源安全與糧食安全。“中國有大力發展生物能源的優勢。中國有150多種含油植物,仍有一億公頃荒地沒有得到利用。按這些土地的2 0%利用計算,每年約可生產10億噸生物質,至少可生產酒精和生物柴油一億噸。”何平認為。
另外,中國每年產生秸稈近7億噸,農業生產中的畜禽糞便,森林中的枯枝腐葉,城市里的工業有機廢棄物,城市生活中廢棄的垃圾、泔水等等,這些垃圾與廢棄物都可以轉化為生物能源。
道達爾正在積極開展第二代生物燃料的研發工作,如木質纖維素的酶法水解和微藻氣化制取生物汽油或柴油的技術,第二代生物燃料將不會與糧食生產爭奪資源。
據估計,如果全球70%的生物質能資源能夠得到利用,便可替代2億噸標準煤和30%的石油。“對于中國這樣一個能源消耗巨大的人口大國來說,積極推動第二代生物燃料技術的研發,在促進
能源有效保障,減緩氣候變化和穩定糧食安全方面具有多重意義,中國將是未來此類技術應用最有潛力的國家之一,道達爾期待與中國同行合作推動二代生物燃料技術創新。” 道達爾中國的首席科研代表徐忠華博士表示出樂觀態度。太陽能和風能:應做得更好風能被世界公認為清潔的可再生能源,風力發電也是目前技術最為成熟、最具規模開發條件的新能源利用方式。在本次哥本哈根峰會東道主丹麥,風力發電量占國內總發電量的25%。
中國是風能大國,西北、華北、東北,再加上沿海島嶼,風能開發潛力巨大,初步估算可開發裝機10億千瓦,而目前中國電力裝機總量為8億千瓦,絕大部分是以燒煤為主的火力發電。如果中國風能資源能有80%得到開發利用,就可徹底摘掉煤炭資源消耗大國、環境污染大國、碳排放大國的帽子。
1986年,國內第一個風電場啟用。受資金和技術制約,多年來風電發展緩慢。今年上半年,風電裝機雖增長到1600萬千瓦,但在全國總裝機量中所占比重不過2%,風力發電量占總發電量的比重不足0.5%,只有千分之六的風能得到利用。如此看來,中國的風能發展不是過剩,而是亟須政策扶持和全社會推動。太陽能產業同樣如此,科技部最新調研顯示,所謂產能過剩,其所依據均為規劃產能,與實際產能相去甚遠。
目前,中國在太陽能熱水技術和應用方面居世界領先地位,太陽能熱水規模世界第一。中國也是世界太陽能電池生產第一大國,目前__90%的產品銷往歐美市場,只是國內市場還沒有建立起來。隨著政府相關鼓勵政策的陸續出臺,中國太陽能發電市場將會逐漸成長起來。技術的持續創新進步將是太陽能光伏健康穩定發展的關鍵,未來太陽能電池發展的趨勢將是高效率,低成本,同時盡量做到輕、薄、柔。隨著哥本哈根全球氣候大會召開,減排問題將越來越迫切地挑戰每一個企業、每一個國家,每一位地球公民都有一份責任。也因此,風能和太陽能在全中國、全世界都有著廣闊的市場。
目前可行的是,開發需求并增加有效供給,把過剩與否交給市場判斷,而非輕下結論。 人們相信,為此,美國能源部1999年就提出了減少碳進人大氣的3條主要途徑:一是更高效地使用能源以減少燃料使用量;二是增加低碳燃料和無碳燃料的使用,如核能、太陽能、風能、水電以及生物質能;三是發展安全可靠的CCS即碳捕捉和封存技術。無論是傳統能源或新能源,其開采、加工、生產及使用過程中所采用的技術,對最終驗證該能源清潔與否起到了決定作用。結合中國的富煤、少油、有氣能源稟賦特征,隨著世界對全球氣候變暖問題越來越關注,開發與使用碳捕捉及封存技術勢在必行。
煤炭清潔技術的利用和推廣成為中國發展能源清潔技術的關鍵。在風能和太陽能方面,中國可以發揮得更好。碳捕捉技術:終結煤污染盡管新能源成為新潮流,但取代傳統能源的主導地位尚需時日,且傳統能源也不會因為新能源發展而馬上喪失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在中國,80%的電力來自火電,而煤燃燒正是溫室氣體的排放大戶,在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中,電廠是最大最集中的排放源。今后的關鍵問題是,人們在使用傳統能源的同時做到更高效、更有益于環境。
顯然,用一種能源替代另一種能源,未必是解決問題的最終辦法。碳捕捉及封存技術(CCS)是將煤電廠釋放的二氧化碳捕獲,經過壓縮,然后埋入巖層或海底,達到減少80%~90%碳排放的目的。應用碳捕捉及封存技術將使煤電成本增加21%~91%。但如果能將捕獲的二氧化碳加以利用,比如注入油田以增加石油的產量,成本就可能降低。碳捕捉和封存技術的應用可能對中國最終溫室氣體總量減少起到決定性作用。對此徐忠華提出:“不管是美國、歐洲、中國或印度,發展高效清潔的傳統能源利用技術至關重要。道達爾積極致力于傳統能源清潔利用技術的創新,通過技術的有效整合,工業化規模的中試,力求推出技術領先、環境友好、經濟可行的系統解決方案,如我們的煤制烯烴項目。Lacq二氧化碳捕捉和封存工業性示范性項目所得到的各種新技術和經驗,以及我們對于水資源高效清潔利用方案的選擇,將確保我們在未來清潔煤產業方面的領先地位。我們將積極與中國同行合作,分享我們的成功經驗和技術。”通過清潔技術將傳統能源轉化為清潔能源,已被證實是減緩能源危機的主要可行方法。事實上,面對嚴峻的世界氣候變化問題,中國政府一方面加強節能減排力度,一方面大力發展綠色能源技術,并以新技術改造傳統能源。
頗為熱鬧的是,關于各種能源選擇的辯論已經對傳統利益格局和思維方式提出挑戰。能源是社會發展的基礎,世界需要能源推動前進。今天,氣候與環境對社會提出了更新更大的挑戰。
能源戰略還需清潔再造,創新是對需要做出的回應,將可能帶來解決能源、環境沖突的有益方法。惟有如此,中國乃至全球的氣候問題才會得以改善,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才能持續美好。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