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煤層氣五大難題 

2010-01-20 08:43:51 融資中國

“中國煤層氣產業從1996年就開始起步, 但到2008年底,形成的產量不足5億立方米。產業發展嚴重滯后,正所謂‘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不僅如此,現在這個行業依然很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煤企老總無奈地對本刊記者說。

  近年來,煤炭、石油、地礦,以及地方政府、外國石油公司等均相繼進入煤層氣領域,盯上這個“香餑餑”,并以不同的合作模式爭食行業資源與經濟效益。然而,本刊記者調查發現,目前,煤層氣行業發展現狀卻如上述人士所說,迷霧重重、停滯不前。具體表現在礦權重疊、央企和地方煤企矛盾叢生、外資抱怨連連、開采技術落后、缺乏資金支持等難題亟待求解。

  瓦斯誘惑“有煤的地方就有煤層氣。與天然氣比,煤層氣作為未來重要的清潔能源,是節能環保的,現在正處于從低增長到高增長的轉折時期,我們自然也希望進入這個行業,但我們是從低碳能源角度看這個行業,從煤層氣整個產業鏈來看投資機會。”清華控股華控產業投資基金(下稱華控匯金)董事總經理、財務總監班均對《融資中國》表示,他們也一直忙于一些煤層氣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

  同樣,一直致力于新能源投資的青云創投也積極介入,其投資總監朱巖向本刊記者表示:“我們一直關注煤層氣這個行業,2009年下半年已經投資了山西的一個項目。一方面,國內缺氣嚴重,而另一方面,煤層氣即瓦斯屢屢成為重大安全事故的‘罪魁禍首’,因此,國家必然要解決這個事情。中國煤層氣的儲量很大,如果運作得當,變廢為寶,很大程度上可以解決中國的能源問題。”上述兩家機構均依托或曾經依托清華大學這一優勢平臺,有技術的背景、清華的品牌、良好的口碑,對外合作將容易很多。

  資料顯示,最早是1996年,當時中聯公司成立。但真正有起色還要數2004年,2004年成分水嶺。隨著兩部委的助推之力和政策的塵埃落定,這一年無疑是煤層氣產業至關重要的轉捩點。

  傳聞,2004年伊始,當時就任國家發改委主任的馬凱召開八個部委進行煤層氣開發利用的情況匯報,會上各代表積極發言,其抑制不住的激動令威脅煤礦安全生產的“頭號殺手”變廢為寶。隨后3月中旬,國家發改委、國家煤炭工業局相繼向國務院有關領導提交了《關于我國煤層氣資源開發利用情況的調查與發展建議》、《關于加快我國煤層氣產業發展的建議》兩份報告。

  可喜的是,政策利好也頻頻傳來,2006年煤層氣開發被列入“十一五”能源發展規劃。“十一五”期間,國內將規劃建設主要煤層氣輸氣管道10條,線路全長1441公里,設計總輸氣能力65億立方米。

  據知情人士向本刊記者透露,尚未出臺的《新能源產業振興發展規劃》正在醞釀之中,煤層氣產業也將被納入其中,并確定兩個新建的煤層氣產業化基地———山西沁水盆地南部和鄂爾多斯盆地。

  另一熟悉煤層氣行業的知情人士也告訴本刊記者,國家可能要成立煤層氣基地,山西會是一個重點。

  而之前提到的2004年的轉折,也可以從至今仍被爭奪的沁盆地南部事件論證。據悉,自從取得沁水南部403億的煤層氣探明儲量后,國家沁水南部煤層氣開發利用高技術產業化示范項目開工,掀起了新一輪的煤層氣開發熱潮。

  班均也告訴本刊記者:“雖然全國煤層氣分布廣泛,但適合開采的現在有兩塊,一塊是沁水盆地,一個就是鄂爾多斯盆地東緣。這兩個地方現在已探明儲量比較大,從經濟上適合于開采。目前開發煤層氣主要集中在沁水南部,所以沁水是唯一能夠進入商業化運營的地區,因為它的自然條件是最好的。”說到沁水,班均興趣盎然。

  如同驚險刺激的尋寶,作為兵家必爭之地的沁南,目前有近3000口井。據資料披露,從2005年至今,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石油”)在山西沁水盆地和內蒙古鄂爾多斯盆地已鉆近1000口煤層氣井。目前已經在山西沁水建成我國第一個整裝煤層氣田商業化運營項目—數字化煤層氣田示范工程。而另一家行業巨頭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聯公司”)在沁水盆地經營區塊的產能達到了4.5億立方米,占了將近一半。

  有知情人士預測,2010年后我國煤層氣產業將獲得飛躍式發展。09年中石油計劃投入30億元開發煤層氣,中聯公司則已經投入了20億元,而在之前的12年里中聯公司僅投入了不足3億元。

  廣闊的資源和利好的政策為煤層氣產業的發展保駕護航。2007年2月7日,財政部和稅務總局聯合下發《關于加快煤層氣抽采有關稅收扶持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7】16號),同年4月20日,財政部下發了《關于煤層氣(瓦斯)開發利用補貼的實施意見》(財建【2007】114號),中央財政按0.2/立方米對煤層氣開采企業進行補貼。目前,煤層氣抽采企業將享受增值稅先征后退政策;煤層氣企業進口設備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煤層氣價格由供需雙方協商確定,國家不限價;政府每年提供30億元國債資金用于煤礦安全技術改造項目,其中大部分資金用于煤礦瓦斯治理;煤層氣發電不僅優先上網,同時享受脫硫補貼電價。

  這“一攬子”利于煤層氣發展的優惠政策和措施理論上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但據山西某能源公司老總對本刊記者透露:“各種優惠政策只是杯水車薪。這根本解決不了實際難題。”那么,實際難題在哪兒?

  五大難題與創投機構忙著審批和參會的忙碌狀態截然相反的是外資公司。近日,記者走訪了某外資公司,其曾是參與合作勘探開發的主要外國公司之一,也是一家專業的煤層氣開采公司。目前,公司在中國的業務暫停,其負責人對本刊記者說,”我們外方現在都在待命。”究其原因,2008年4月,國土資源部曾下發《關于加強煤炭和煤層氣資源綜合勘查開采管理的通知》,明確提出將對煤炭和瓦斯礦權重疊問題的雙方進行協商。據了解,盡管一些外資公司考慮重返中國煤層氣市場,但部分公司仍然選擇了撤離。

  然而,外資公司的難題只是煤層氣產業難題的冰山一角而已。

  難題1矛盾叢生

  /央企與地方爭食/央企爭食,使得一些地方其他企業無法利益均沾。

  資料顯示,目前全國已有25家企業包括3家央企(中聯公司、中石油、中石化)和22家地方企業擁有煤層氣礦業權。從數據不難看出國家平衡央企和煤企“利益均沾”的意圖。

  然而,山西某能源公司向本刊記者反映,現在開采資源的分布極不平衡,中石油和中聯公司占據了半壁河山,其倚靠央企的巨大實力壟斷煤層氣行業,令民營資本很難進入。

  一位知情人士對本刊記者透露,晉煤集團沁水藍焰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藍焰煤層氣)沒有被賦予開采煤層氣權,卻一直在采氣。又因為藍焰煤層氣是在中石油的地盤上采氣,中石油當然強烈不滿,指其非法開采,藍焰煤層氣則解釋:“你們不采氣,我們就沒法采煤。”但終于,2009年年初,山西工商局頂不住外界壓力,宣布藍焰煤層氣屬非法開采作業。但時至今日,藍焰煤層氣仍然沒有停止采氣的步伐,上述人士還透露,藍焰煤層氣已經從沁水修了一條管道通往晉城市,運輸煤層氣。

  其實,從煤層氣被挖掘出商機的那天起,爭奪資源的硝煙就從未停止過。

  說道煤層氣,不得不提到中聯公司的名字。“它曾是一家全行業壟斷公司。”創立于1996年的中聯公司,是經國務院批準,由原煤炭工業部、地質礦產部、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共同出資組建的從事煤層氣資源勘探、開發、輸送、銷售和利用的國家專業公司。當時享有對外合作進行煤層氣勘探、開發、生產的專營權,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等方面享有國家規定的自主決策權。所以,后來外資機構進入中國的煤層氣領域基本都是與其合作的。只不過后來,其獨家壟斷局面不復存在。2009年,經過股權轉讓,目前中聯公司作為中國中煤能源集團全資股份的煤層氣專業公司。

  在中聯公司的門戶網站上,能查到很多關于煤層氣的資料。之前就有業內人士告訴本刊記者,想找煤層氣的資料和動態,就要去中聯公司的網站,那里的資料很全。

  中聯公司相關負責人對本刊記者表示:“這個不存在壟斷不壟斷的問題,大家都有自己的開采區域,各自在自己的領域內采氣就行了。”“國家政策很明顯,會集中支持中聯公司等幾家煤層氣企業,民營企業要想分一杯羹,最好跟他們合作,開采完了之后按利分成。”

  /外資撤資困惑/2009年4月,澳大利亞礦業巨頭必和必拓退出中國項目的新聞如同一枚重磅炸彈在業內炸開了鍋。由于礦權重合問題,必和必拓不得不揮一揮衣袖,無奈退出山西。

  此舉也令整個煤層業業界深思。

  必和必拓是澳大利亞最大的礦業公司,也是全球第二大礦業公司。自2004年必和必拓與中聯公司“聯姻”在中國開展煤層氣項目后,進展一直不順。5年間,項目一直未能正式投產,截至退出之時只打出了4口礦井。于是,其不得不宣布5年的“婚姻”走到盡頭。

  刨根問底,必和必拓此次退出,并非如外界傳言“出售非主營業務”,而是由于中石油與中聯公司的分家所致。

  相對于必和必拓的撤離,還有很多的外資公司滯留在國內等待。上述外資公司負責人對本刊記者表示,實際上延續下去的法律程序一直沒有走完,“我們就好比懸在空中,接下來不知道跟誰合作。相關文件沒出臺之前,我們已經跟中聯公司簽了合同,當然合同是有期限的,期限到了必須延期,現在延期也沒有途徑,只能待命。比如勘探打氣,氣已經出來了,你要繼續作業下去,但現在氣不能營業了,只能白白浪費。除了排向空中,就是用火把點燃燒掉。”說到現在的狀況,該負責人一臉無奈和惋惜。

  外資進入中國煤層氣市場是在2006年以后達到高潮的。2006年,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加快煤層氣抽采利用的若干意見》,給予外資開發煤層氣很大優惠政策,包括增值稅先征后返等。

  /中聯分家/中聯公司曾是國內唯一一家擁有對外合作專營權的公司,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和中煤集團合資,各占50%的股權。2008年,中石油和中聯公司分家,帶走了50%的煤層氣區塊,并成立了中石油煤層氣分公司。

  那是因為在2007年,國務院就出臺的一紙公文,讓一直享有我國煤層氣對外專營權的中聯公司失去了專營權。

  經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合作開采陸上石油資源條例》第三十條規定:“對外合作開采煤層氣資源由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國務院指定的其他公司實施專營,并參照本條例執行。”言外之意,中聯公司開始出現了競爭對手。

  時任中聯公司總經理的孫茂遠曾對媒體表示,煤層氣市場的適度開放短時間內不會對中聯公司的發展造成影響,反而是一種激勵。

  但知情人士對本刊記者表示:“原來中石油和中煤能源各占50%股份的時候,兩家配合得相當不好,一直什么也做不成,把煤層氣資源的開發給耽誤了。直到2008年,中石油跟中煤能源私下達成共識——分家單干,兩家公司從中聯公司各分走了一半煤層氣區塊。”但當時中聯公司對外宣稱是“股權調整”。即2008年3月,國務院國資委決定對中聯公司股權進行調整,之后5月份以《關于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調整框架協議有關意見的回復》批準中聯公司股權調整方案,2009年4月7日通過《關于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國有股權協議轉讓有關問題的批復》。交割工作結束后,保留在中聯公司的區塊共27個,其中,對外合作區塊14個。

  除了中聯公司,煤層氣領域的另一新霸主——中石油在煤層氣領域的雄心也日益顯露。去年年底,中石油在陜西省韓城市煤層氣勘探開發工作會議上放出消息,將于近兩年投資15.81億元開發韓城煤層氣項目,其中今年將完成投資10億元,達到日供氣20萬立方米的能力。

  難題2礦權重疊

  談起煤層氣產業的現狀,業內人士都會提及煤炭和煤層氣礦權重疊問題。在我國,煤層氣屬于國家一級管理礦種,由國土資源部管理;而大部分煤炭資源的探礦權和采礦權卻由所在地方政府管理。由于利益驅動,以及政策水平等原因,一些地方政府在設置煤炭礦權時,往往不考慮煤層氣礦權,最終導致“重煤輕氣”、“以煤搶氣”等矛盾,也為安全生產埋下了隱患。

  本來,煤炭和煤層氣是同一儲層相伴共生的礦產資源,兩者唇齒相依,彼此依存,但在具體項目開發中,往往會出現同一煤田內煤層氣資源和煤炭資源重復登記、礦權大面積重疊現象,造成煤層氣開發與煤炭開采相脫節。而越界勘探開發又引發爭議不斷,這一系列難題令煤炭和煤層氣成為一對冤家。

  那么,有沒有解決辦法?有,那就是先采氣、后采煤。

  瓦斯不除,礦無寧日。“先采氣,后采煤”模式如果能落到實處,煤炭公司則有動力抽采煤層氣,并顧及后續煤炭開發。“壓力最大的還是煤炭安全生產。目前國內能源結構中90%以上依然是煤炭,但是,有煤炭的地方就有瓦斯,導致礦難時有發生,政府也很頭疼,想盡辦法解決這一問題,而先采氣、后采煤就是最關鍵的模式。但由于現在煤價高挺,煤炭公司急著采煤,并不急于采氣,所以導致采氣進度緩慢。”一位知情人士對本刊記者解釋。

  而當記者致電某國內煤業公司時,相關負責人表示:“礦權重疊的問題一直都存在,沒什么好的解決辦法。”在大規模開發利用煤層氣方面,由于在經濟效益方面采氣與采煤的相差太大,導致煤炭企業沒有內在的動力為此做投入。

  難題3技術落后

  美國、澳大利亞的煤層氣產業之所以發達,一方面是資質條件、資源豐富,另一方面其整個市場經濟也很發達。比如,一個公司來打井,如果打不出氣來,就走人,換第二撥人進來再打。“中國也應該學習這種模式,民營也好,外方也好,大家都來參與,這樣才有市場效應,才能最終找到氣。如果一方獨霸,打出來的氣也只能浪費,而且把大家公平競爭的機會也都拿走了,從長遠來說,對這個產業是沒好處的。國家對傳統能源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戰略,這沒問題,但煤層氣產業對技術的要求比較高,特別是對煤層、儲存都要有深刻的認識,鉆井技術也要達到相當的標準。未來,在煤層氣領域,國家應該更加開放些。目前國外做煤層氣的都是小公司。”上述外資公司負責人對國外和中國的煤層氣市場都比較了解,故提出建議。

  該公司一位外國管理人員則告訴本刊記者:“在美國,開采和管道甚至可以包給個人,只要按比率分給州政府或聯邦政府利潤即可,而且個人報批的部門只有一個,即州政府或者聯邦政府,這樣就避免了重復報批過程。另外,采油和采氣的證是可以通用的。”班均對此表示:“美國和澳大利亞政府在最初的開采階段,也是國家給予了大量補貼和政策支持,等年用氣量達到10億立方以上,具有了商業價值時,原來的鼓勵政策才慢慢淡出的。”“煤層氣挖掘技術在國外是很成熟的,但每個地方的地質條件不同,國外的技術拿到中國來,必須根據中國的地質特征不斷進行摸索。應該說從2005、2006年以來,采氣、打井這些技術基本得到了解決。垂直井我們自己可以打,投入比較小,單井的出氣量,包括采氣的利用率還比較低。未來的發展方向是多分支水平井,以前這項技術主要用在石油開采上。雖然中石油也在探索,但其現有的技術還不是特別成熟,希望未來獲得突破。技術其實是一個不斷摸索的過程,時間長了干得多了,自然也就解決了。”雖然目前中國的鉆井技術還不能與外國技術同日而語,班均卻充滿了期待。

  資料顯示,由于我國煤層氣地質條件復雜,且普遍存在滲透率低、煤層軟等特點,造成煤層氣地面開發只在局部富集區優選區塊取得成功,且單井產量低。主要原因是未能找到適合我國煤層氣地質條件的生產技術和工藝。一方面,井下抽采難度大,抽采瓦斯濃度低(<30%);另一方面,雖然我國已經研發出低濃度瓦斯輸送和利用技術,但目前尚未大規模推廣應用,導致當前大量低濃度瓦斯沒有得到有效利用。

  難題4管道暗戰

  班均始終認為,目前管道運輸才是制約煤層氣產業發展的核心瓶頸。

  據悉,2008年12月,“端氏—晉城—博愛煤層氣輸氣管道工程”開工建設,這是列入國家煤層氣開發利用“十一五”規劃的第一條跨省區煤層氣管道輸送項目。這條把山西沁水盆地煤田的煤層氣向河南輸送的主要管道,起自山西省沁水縣的端氏鎮,終點到達河南省博愛縣的磨頭鎮。

  目前,中石油在沁水的煤層氣輸氣管道已建成,連接到已建成的西氣東輸管道上。中石油確實擁有非常大的優勢。煤層氣可與常規天然氣混輸、混用,因此,擁有西氣東輸管道的中石油,自然在煤層氣的遠距離輸送方面將節省大量成本,有無與倫比的競爭優勢。

  由此,外界猜測,管道問題也是中煤和中石油分道揚鑣的導火索。

  “另外,國家還批了一條從山西沁水到河南博愛的一條跨省的煤層氣管道,差不多98公里,現在正在建,應該年初能夠建好。”班均透露。

  現在河南缺氣很嚴重,包括許多管道都空置,加不上氣,這條管道直接可以供應河南部分地區市場,投入要幾十億,甚至上百億。參與煤層氣管線的機構則涵蓋了四五家,包括河南本地、中煤能源、民營企業、山西國企等,修這條管線體現了利益均沾原則,煤層氣產業下游的積極性都可以調動。中石油總是擅長自己做項目,跟地方協調的難度就比較大,畢竟地方還要協調自己的利益。如果把資源都拿走了,卻把污染留給地方,地方肯定不愿意,所以實施混合所有制更能調動地方的積極性。這從施工時間上就可以看出來,中石油修的管道一共35公里,從2008年6月就開始動工了,到2009年的9、10月份才完成,中石油又不缺技術、不缺錢,為什么這么慢呢?關鍵是各種利益要協調。現在管線已經完成了,但以后開采、安全生產檢查、環保,還得地方來做,這些也都存在一些矛盾。一位資深業內人士分析。

  反觀國外的管網系統非常發達,不管采多少氣都可以接運輸管道,這與當地政府出臺的激勵政策分不開。“國內煤層氣之所以做不起來,關鍵在于沒有發達的管網。而在這樣的前提下,政府的激勵政策相當程度上是走空的。”上述外資公司負責人說。

  另據介紹,運輸方式中除了管道外,還有壓縮煤層氣(CNG)和液化煤層氣(LNG)。CNG每次運輸的量少,運輸半徑在150公里以內,主要給汽車加氣;LNG是高能耗的,實際上國家發改委也并不鼓勵這種方式,因為它耗大量的電力一下冷凝到零下160度,然后裝車,到另外一個地方,又得用大量的水,把它再汽化,這種能源運輸方式耗能特別高。但是山西地方反映,如果開采出來沒法賣怎么辦?所以現在國家也批了一些LNG項目,已經投產了。但是,這種不是一個大的主流方向。“管道肯定是未來的主流,也是目前制約這個行業進一步發展的一大瓶頸,相信這個瓶頸在2010年會得到緩解。”班均強調。

  難題5政策突破

  “產業發展難達預期的背后,實際是相關利益方的口水戰不斷,以及市場在法律框架內外的明爭暗戰。煤層氣產業亟需新的政策‘突破口’,來平息市場各類矛盾。”山西某能源公司負責人對本刊記者提及煤層氣難題時,一肚子苦水不知向何處吐,“目前主要是政策不穩定。”“我們也都在等一個新政策的出臺。”外資公司也異口同聲表示,“大家希望能加速煤層氣的發展,但實際上國家的很多政策還沒定下來,誰可以做、怎么做都沒有說明。國家一句話,說要振興煤層氣產業,于是眾人豁出去打井,搶地盤,根本不在乎技術,反正只要能出氣就行了。開采煤層氣,到底有沒有經濟效益?有沒有這個技術?等到完全掌握了這個技術,需要多長的時間?外資又該選擇與誰合作?能與誰合作?”外資公司的抱怨不絕于耳,甚于本土的民營資本。

 




責任編輯: 江曉蓓

標簽:煤層氣 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