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邁向“后整合時代”的思考

2010-01-20 09:13:03 中國煤炭報   作者: 蘇日娜  

轟轟烈烈的山西煤炭資源整合在2009年畫上了一個漂亮的句點。截至目前,重組煤礦協議簽訂率已經達到98%,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采礦許可證變更已超過80%,辦礦體制明顯優化,產量逐月逐季增長,經濟效益開始顯現……

現在說成績,還太早。能夠“統”起來,對行業的示范意義遠大于短期收獲。這是因為,山西煤炭經濟既可以看作是行業發展的“微縮版”,也可說是痛點。早幾年,各地整合資源,雖然方法、進度各異,但成績不小。山西起步不晚,但難度最大。如今,啃掉了這塊最硬的骨頭,必定帶動未完成整合的省區加快腳步。而此輪過后,煤炭資源整合的速度必將放緩,依靠整合形成的規模擴張將暫告段落,煤炭行業將迎來“后整合時代”。

改革直指利益核心

說起最艱難的整合,不得不提到山西這場大刀闊斧的改革。

它的力度之大,體現在山西省政府提出了超常規的發展目標:礦井數由2598座減少到1053座,辦礦主體由2000多家減少為130家左右,礦井生產規模原則上不低于年產90萬噸。

這個目標可以理解為:年產30萬噸以下的煤礦在山西屬于小煤礦,它和年產30萬噸至90萬噸的煤礦一起,被認為是沒有規模效益的煤礦,應當在被重組之列。而提高規模效益,正是山西解決行業發展新、老問題的一劑猛藥。

要知道,煤礦的規模效益與其他工業企業不同,它嚴格受礦床儲量規模的制約,只有當兩者相匹配時才能顯示出來。不匹配就無法注入更多的技術,在煤炭完全成本入價逐步實施的今天,難以實現科技、安全、環境的足額投入,由此牽動的是老煤城最痛的那根神經。

中醫治病,講究經絡療法,好處是去根。給煤城診脈,規模正是經穴,摁下去,觸動利益結成的神經網,疼痛難忍,非要動用行政手段施針刺激,依藥調理,才能收到治病的效果。鼓勵大礦重組小礦,調整兩者比例,正是因病開方。一來,行業特性不適宜多主體過度競爭;二來,民營煤礦尚未達到煤炭行業現代化發展的要求,最終的重組,是果不是因。

更何況,一些小煤礦干脆就是“零規模”。手握大筆資金的投資者一無經驗二無技術,有的根本就沒打算勘查開發,只想在市場上賺一筆走人;拿到煤礦后,一手買進一手賣出,如同擊鼓傳花,幾下就將1億元的煤礦炒到10億元。

在山西,大同煤礦監察分局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前些年片面強調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讓煤炭行業吃了大虧,大同境內很多小煤礦被重組后,沒法繼續開采。這樣看,不是收購價定得太低,而是價格已被市場炒得太高。也因此,山西的舉動,被更多人解讀為驅逐行業熱錢的手段,遇到國際金融危機,供需相對寬松,成就了將煤炭行業發展引入正軌的可能。

格局漸變打開新視窗

山西資源整合的進程算得上順利,這使很多產煤大省看到了希望。一段時間以來,山東、黑龍江、河北、新疆等地都派人赴山西詳細考察其整合情況。有媒體預測,“山西模式”將在全國推廣,資源整合的腳步將大大加快。

這話說對了一半。細分析,“山西模式”有自己的特殊性。一方面,山西確定建礦標準的下限為年產90萬噸,是經過技術論證的。相比之下,其他省區的煤層賦存條件、產能規模與山西不同,不宜一刀切。另一方面,山西歷經多次資源整合,涉及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如今,山西提出的關于采礦權價格補償等手段,多少留有轉型時期政府對礦權界定糾偏的意味。沒有歷史包袱的省區,大可大刀闊斧重定調子。

事實上,更多的省區都在結合實際作判斷。像內蒙古提出新建煤礦、露天開發項目的煤炭就地轉化率必須達到50%以上。河南把新井建設規模提高到年產45萬噸。而陜西省則傳出消息,不會進行大規模的資源整合。“原因是陜西省煤礦分布不夠集中,地質層也往往不一致,不利于大面積整合。”據知情人透露,“該整合的都整合過了,再整合就會造成超強度、超能力、超人才運作,潛在問題很多。”

可見,山西資源整合并不是一個可以簡單套用的模式,它的更大意義在于示范和鼓勵。既然最難搞的山西都能硬起心腸推下去,其他省區有什么理由拖后腿呢?

真正的挑戰來自于整合之后。首先,整合能否在一定時期內維持產儲平衡?山西將全省的年產量由5億噸提高到9億噸,如果勘查速度跟不上,備采資源儲量不足,將極大影響產能的發揮。其次,小煤礦及其他煤礦業主的退出問題能否順利解決,是小煤礦能否真正關死關實的關鍵。再其次,整合后的國有煤礦能否真正做到將“五個指頭握成一個拳頭”,還是個未知數。同時,資源整合和集中化發展為制度創新和強化監管提供了重要平臺,自下而上式的改革令人期待。

近期,多家金融分析機構發表文章,將2010年有望整合擴能的上市公司納入重點關注范圍。這預示著在山西資源整合的帶動下,在新的一年里,將有更多省區、更多企業參與到資源整合的行動中。而此輪過后,大規模重組的資源大量消耗,重組的速度將會放緩,品牌的競爭力將凸顯出來,有人把這個階段稱之為“后整合時代”。

從概念上說,“后整合”,并不意味著品牌整合的結束,雖然說的是整合,其實質還是增長。從現實影響看,未來我國煤炭行業將出現并延續兩大集中趨勢:向西北集中、向大集團集中。在“后整合時代”,這種集中將在增長方式、內容和質量上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特征。這需要煤炭企業高度重視融合,用硬標準、軟實力樹立品牌,也要求行業管理部門建立規范的市場機制和強有力的監管制度,實現企業間有序、規范和有益的競爭。今后煤炭行業良性發展的狀態應該是市場競爭適度,企業利潤合理,生產穩定,安全保障程度高,形成良性的技術進步機制。

同時,雖然經歷了多次整合,但我國煤炭行業的集中度與世界第一產煤大國的地位仍不相匹配。截至目前,我國還沒有一家煤炭企業能夠進入世界500強。今后,跨域區、跨企業重組的難度將越來越大,如何激發整合企業的內在活力,在更廣闊的領域占有一席之地,值得我們思考。




責任編輯: 張磊

標簽:山西 煤炭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