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綠色信貸發力 低碳經濟升溫

2010-01-22 16:14:46 中國環境報

綠色信貸,如何更好地以"信貸調結構"推動"經濟調結構"?新的一年,怎樣才能更好地走低碳之路?今年工業節能減排,將采取什么重點措施來保證目標的實現?水污染治理又有什么新動作?本周媒體對此進行了集中的報道。

發展綠色信貸

在信貸支持地方經濟中,如何充分發揮信貸杠桿效應,推動經濟可持續、有效益的"綠色"增長?金融時報說,大力發展綠色信貸,以"信貸調結構"推動"經濟調結構",中行河南分行不僅有力地改善了自身的資產結構,而且也發揮了綠色信貸的杠桿作用,一批具有自主創新、循環經濟、節能減排等特點的企業得到了支持,一批科學發展示范區和產業集聚區得到了支持,綠色信貸對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催化作用已經顯現。

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了四川銀行業禁入4類項目,著力優化貸款結構。對不符合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以及相關產業政策要求、未按規定程序審批或核準的項目,尤其是國家明令限期淘汰的產能落后、違法違規審批、未批先建、邊批邊建等項目,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信貸支持。

中國金融網說,工商銀行浙江省東陽支行"六招"措施嚴防信貸高增長風險,其中之一就是把握信貸政策與產業政策、環保政策等的銜接,采取"有保有壓"的信貸政策,對一批違反國家環保政策及產品競爭力低下的企業逐步退出。

中新海南網、新華網說,工行海南省分行積極貫徹"綠色信貸"政策,工行對客戶按照環保情況進行分級分類管理,對環保違法違規的企業實行"一票否決",并對環保優良企業加大信貸支持。對存量貸款如果發現有不符合環保要求的堅決退出,有環保風險的及時要求企業進行整改。

人民網在新聞分析中指出,商業銀行在信貸投放中更加注重嚴格控制對高耗能、高污染和產能過剩行業劣質企業的貸款。

南方都市報說,今年銀行在信貸投放上,銀監會明確要堅持有保有控,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產能過剩行業貸款,在促進經濟結構調整中優化信貸結構。

水環境治理動作多

新的一年,各地在水污染防治上采取了哪些新舉措?合肥晚報說,"巢湖湖中害將變岸上寶",合肥將用兩年時間,全力實施巢湖淤泥填塘固基兼濱湖造地工程項目。通過清除湖底淤泥,進一步治理巢湖污染。該報還說,合肥治水將"一河一策",每條河都將有治水處方。

廣州日報報道,東莞和深圳邊界的石馬河成為跨區域污染的最大受害者,解決跨區域環境污染治理,關鍵是切實加強區域間的合作。

黑龍江日報、黑龍江新聞網報道,松花江污染防治仍是重中之重,黑龍江省將探索實施松花江流域水質生態補償制度,以省轄城市為單位,考核主要河流出境斷面水質,對水體污染物超過目標值的城市試行扣繳生態補償金。并全面推行"一河一策",實施河流管理"河(段)長制度"。

重慶晨報報道,水污染不僅是廢水排放造成,燃煤電廠廢氣中的氮氧化物也可能引起氮沉降,而造成水體富營養化。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郝吉明呼吁,燃煤電廠應加快氮氧化物、重金屬等多污染綜合控制,不僅讓天更藍,也讓水更清。

大眾日報報道,濱州27個列入國家《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的項目,要確保2010年6月底前全部完成并通過驗收。

江西日報報道,民以食為天,食以水為先。為確保飲用水安全,江西省環保人努力消除飲用水環境安全隱患,扎實推進全省飲用水源保護工作。

其他媒體也踴躍報道了各地如何推進水環境的保護工作。昆明日報說,昆明今年將繼續深化"河長制";瀟湘晨報說,湖南1500萬農村人口飲水將得到解決;人民政協報說,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采取有力措施,著力打造"碧海"建設目標,呵護藍色家園;現代快報說,挽救太湖水質,生物治水要想取得理想效果,每年需用1億尾花白鰱消滅藍藻;齊魯晚報報道了近日在京舉行的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懇談會;大眾日報說,濰坊在京辦黃三角生態區投資懇談會簽約770億。

探討低碳之路

中國如何更好地走低碳之路?各媒體對此進行了多方探討。中國經濟時報認為,在氣候變化議題上,中國除了在國際談判中爭取更大的發展權外,決策層還要從國家戰略層面上抓緊做好兩件大事:一是2012年前抓緊征收"國內碳稅";二是抓緊研究"稀土—碳排放權"捆綁計劃。文章說,在中國未來經濟發展中,通過做好"碳預算"、加強國際合作、建立"碳匯造林補償基金"等7項對策多途徑探索減排方式,才是解決國際"碳"壓的根本之策。

在綠色建筑發展上,中國建設報發表了上海市建筑學會秘書長曹嘉明的觀點:加快建筑節能建設,應對氣候變化,已是建筑設計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作為建筑城市的設計師,理應率先肩負此重任,把"低碳經濟,綠色建筑"作為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同時,發展"綠色建筑"也是未來建筑設計企業核心競爭力之一。

在節能減排上,經濟參考報報道,今年工業節能減排四大重點敲定,將重點推進投資項目節能評估、重點行業節能減排指導意見、行業能效對標達標、企業節能管理和目標責任評價考核等4方面工作。《了望》新聞周刊說,作為一種"倒逼機制",節能減排不僅極大地促使各級地方政府和企業淘汰落后產能,遏制"兩高一資"產業的泛濫,而且有力地推動了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使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

在財政上,上海金融報認為,積極財政政策更應"做減法"。"調結構、促轉型"需要有增有減,加減協調。從節能減排和發展低碳經濟的角度看,環境稅的適時出臺,也有其必要性。未來國家應加快推進生態補償機制的建設,環境稅,甚至是碳稅的征收將有益于我國向低碳經濟、低碳產業轉型。

2010年新能源汽車發展何去何從?中國經濟時報說,面對日益惡化的城市環境和高能源消耗,向低碳新能源方向發展是當前汽車產業發展的新趨勢和新機會。

中國經濟新聞網報道,深圳成為首個低碳生態示范市;新浪財經刊發了多位專家學者透視低碳熱點,關注世博機遇的觀點;新華網說,綠色經濟、循環經濟成為新世紀的標志,要讓焦化走出污染的圍城。

中國經濟網報道,北京產權交易所2009年成交額躍居全國第一,北京環境交易所已經建成節能環保技術轉讓、CDM項目和生態補償、排污權與節能量3個信息服務平臺,并聯合其戰略伙伴BlueNext環境交易所在哥本哈根正式發布中國首個自愿減排標準——熊貓標準。

上海證券報刊登了利率期貨之父這位芝加哥氣候交易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理查德·山特的話說,水和空氣會創造人類最大期貨交易市場,山特認為,中國在二氧化硫這個指標總量上早有控制,現在中國所面臨的重要大挑戰是,如何使用一種市場化的交易的手段,讓中國企業以最低的成本達到國家強制要求的減排指標。在這個過程中,推出排放權期貨交易或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此外,本周媒體還在其他方面進行了環境報道。新華網推出了題為"內蒙古將強化固體廢物綜合治理利用"報道;南湖晚報傳播了浙江嘉興減排的經驗:去年,嘉興力爭從源頭控制污染,實施"耗水大不批、污染重不批、能耗高不批"的三不批原則,共否決31個化工、電鍍等行業的污染項目。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低碳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