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應對氣候變化中央財政多方出擊

2010-02-02 18:02:40 財政部網站

聯合國哥本哈根氣候大會期間,來自中國財政部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財政政策及效果》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這也是中國第一次向外界公布中國政府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的積極作為,其中詳盡的數據及事例,證明了中國政府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積極的姿態。

應對氣候變化財政政策框架

為應對氣候變化,財政部從四個方面明確了財政政策框架。

首先,加大財政投入,創新運作機制,為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提供有力保障。2000年以來,中央財政共安排1800多億元資金,用于支持節能減排和新能源發展;安排900多億元,用于支持天然林保護工程;安排約2000億元資金,用于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同時,通過863計劃、973計劃、科技支撐計劃等國家科技計劃,加大對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的支持力度。在加大節能減排資金投入的同時,積極創新運作機制。

其次,完善稅收制度,構建有利于節能減排的激勵約束機制。按照激勵和約束相結合的原則,在所得稅、消費稅、增值稅、資源稅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初步建立了有利于節能減排的稅收政策體系。對節約能源資源和減少環境污染的生產消費行為和產品,給予低稅率、減征、免征等稅收優惠支持;對企業從事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的所得免征、減征企業所得稅。

再其次,加大節能環保產品政府采購力度,發揮政府示范作用。中國已經建立了節能產品和環境標志產品優先采購制度,制定了“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和“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清單”。

最后,加快推進資源與環境有償使用制度改革,構建節能減排長效機制。開展礦產資源有償使用改革,建立礦山環境治理和生態恢復責任機制;完善污水處理和排污收費制度。

應對氣候變化財政政策具體措施及效果

在具體政策措施上,財政部主要從12個方面入手,并取得了積極成效。

鼓勵企業實施節能技術改造。借鑒國際碳交易制度,按技術改造后實際取得的節能量對企業給予獎勵,節能量由第三方機構進行審核,可測量、可核實,政府主要是對節能結果進行考核和獎勵。

全面推進建筑節能。推動完成北方采暖區既有居住建筑近1億平方米節能改造,建立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監管體系,啟動高等院校節約型校園建設試點。支持建設371個可再生能源建筑一體化應用示范項目,實施111個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示范項目,在21個城市和38個縣開展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城市示范及農村縣級示范。

鼓勵高效節能產品消費使用。2007年開始實施家電下鄉,對農民購買家電給予財政補貼,重點推廣節能環保產品,如要求冰箱、冷柜能效等級達到二級以上,比市場同類產品節電20%以上。2009年6月,開始實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組織推廣高效節能空調,對生產企業推廣節能空調給予財政補貼。

開展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2009年1月,選定北京等13個城市,在公交、出租、環衛等公共服務領域率先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3年計劃推廣不低于6萬輛,目前已有2000多輛新能源汽車交付使用。

引導地方政府加快污染防治設施建設。2007年以來,中央財政逐年加大投入力度,引導地方政府加快污染防治基礎設施建設,已支持建設9萬公里污水管網,1800多個“三河三湖”、松花江等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項目;已支持1828個村莊開展環境綜合整治,277個村莊開展生態示范創建,一批危害農民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得到有效解決,農村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能力得到加強,受益農民達1300萬人左右。

對經濟欠發達地區淘汰落后產能給予財政補助。2007年以來,中央財政對經濟欠發達地區淘汰水泥等13個行業落后產能給予財力轉移支付,支持經濟欠發達地區淘汰水泥2.8億噸、焦炭8700多萬噸、電力2800多萬千瓦等落后生產能力。

支持主要污染物減排指標、監測和考核三大體系建設。2007年以來,中央財政支持建設了324個污染源監控中心、36個水質自動監測站,對1萬多家企業實施污染源自動監控,在7225個廢水排放口和5472個廢氣排放口安裝污染源自動監控設備,基本形成了國家、省、市、縣四級信息傳輸系統和數據分析平臺。

大力支持風電產業發展。初步建立起覆蓋風資源測評、風電設備產業化、上網電價、稅收優惠等方面的政策體系。如支持開展“十一五”5000萬千瓦的風能資源詳細測量、評價和建設規劃工作;采取“以獎代補”方式,鼓勵首臺套研制生產,支持風電機組技術進步和關鍵零部件產業化。

組織實施“金太陽工程”。從2009到2011年,中國將綜合采取財政補貼和電價優惠等政策,重點支持在大型工礦商業企業、公益性事業單位、偏遠和欠發達的無電地區以及光資源豐富地區,開展光伏發電系統示范推廣應用。

支持生物質能開發利用。一是支持生物燃料乙醇發展。支持830多萬噸燃料乙醇生產,在10省市推廣使用乙醇含量在10%的乙醇汽油,乙醇汽油的消費量占全國汽油消費量的20%左右,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三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國和消費國。二是支持秸稈能源化利用。推廣秸稈氣化集中供氣856處,秸稈固化成型102處,秸稈沼氣集中供氣150處,建成投產生物質發電項目總發電容量613MW(兆瓦),有效緩解秸稈焚燒問題。三是支持建設農村沼氣。到2008年底,農村戶用沼氣達到3050萬戶,各類農業廢棄物處理沼氣工程3.95萬處,年生產沼氣約122億立方米,約1億農村人口受益,為農戶直接增收節支150億元。

大力發展森林碳匯。天然林保護工程實施以來,已累計支持完成人工造林237.99萬公頃、飛播造林303.94萬公頃、新封山育林1115.32萬公頃,減少森林資源消耗9.1億立方米,工程區森林面積與1999年相比凈增18905萬畝,森林覆蓋率增加了5.8個百分點,森林蓄積凈增11.27億立方米。

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截至2009年8月,我國共批準2174個清潔發展機制(CDM)項目,項目預期年減排3.9億噸CO2當量,為減緩全球氣候變化做出了積極貢獻。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氣候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