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現狀與展望

2010-02-20 09:23:01 Focus Energy Media

可再生能源是我國重要的能源資源,在滿足能源需求、改善能源結構、減少環境污染、促進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我國政府一直重視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除水電自上世紀50年代開始蓬勃發展外,自上世紀80年代,風電、太陽能、現代生物質能等技術應用和產業也在政府的支持下穩步發展,小水電、太陽能熱水器、小風電等一些可再生能源技術和產業的發展已經走在世界的前列。

“十五”期間,我國進入了可再生能源快速發展時期,水電建設大中小并舉,開發建設速度顯著加快;通過采取特許權招標等措施,積極推進風電規模化發展;以送電到鄉和解決無電人口生活用電為契機,發展太陽能光伏發電、小型風電,推動分散式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的發展;圍繞改善農村環境衛生條件和增加農民收入,積極發展農村戶用沼氣;通過市場推動,大力推廣普及太陽能熱水器;以技術研發和試點示范為先導,積極推動生物質能發電和生物液體燃料開發利用。到2008年底,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總計約為2.5億噸標準煤(不包括傳統方式利用的生物質能),約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9%,比2005年的7%左右上升了2個百分點,其中水電為1.8億噸標準煤,太陽能、風電、現代技術生物質能利用等提供了7000萬噸標準煤的能源,向2010年實現可再生能源占全國一次能源的比例達到10%的戰略目標走出了堅實的一步。同年開始實施的《可再生能源法》標志著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除水能外,我國資源豐富、近期利用技術較為成熟、開發潛力較大的主要還有風能、生物質能和太陽能,地熱、海洋能利用等在中遠期也有很好的發展前景。我國可再生能源近年未發展的形勢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風力發電規模化發展風頭正勁

在20世紀80年代后期和2004—2005年,我國政府分別組織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全國風能資源普查,得出陸地10米高度層風能技術可開發量分別為2.53和2.97億kW的結論。但是,聯合國開發署太陽能風能資源評價研究對我國風電資源的評價大大高出了國內權威部門的結論,指出,我國可利用的陸上風能資源在十多億千瓦以上,風電實際發展也驗證了這一結論。中國工程院綜合現有的國內風能資源研究成果以及國際機構的研究結果,提出我國陸地風能資源的基本結論:10米高度層理論儲量在40億kW以上,技術可開發量的底線為3億kW,實際可開發面積約20萬km2。如果按照現有的技術水平,在50米高度層上,1km2布置6—8MW風機,我國20萬km2陸地可開發面積上風能技術可開發量可能達到14億kW。風能資源豐富的地區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及附近島嶼,內蒙古、新疆和甘肅河西走廊,東北、西北、華北和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區。另外,內陸也有個別風能資源豐富的地區。我國的并網風電發展從上世紀80年代起步,“十五”期間,風電發展提速,2006年加速發展,總裝機容量從2005年的126萬千瓦增長到2008年的1200萬千瓦(見圖1),年增長率超過100%。風電裝機容量在2004年位居世界第1O,到2008年底上升為世界第4位。

風電特許權項目是促進我國風電規模化國產化發展的重要因素。從2003年開始,國家連續組織5期風電特許權項目,以上網電價和設備的本地化率為條件,通過招標選擇投資者。5期共計49個項目項目,確定了880萬千瓦建設規模,同時有效地降低了風電的上網電價,促進了風電投資多元化,提高了風電裝備國產化和本地化的能力和活力。目前,我國已經基本掌握單機容量750kW以下大型風力發電設備的制造技術,2007年自主研發的直驅和引進技術消化吸收研制的1.5兆瓦風電機組已經投入試運行,1.5兆瓦風電機組開始規模化批量生產,2兆瓦級及以上的風電機組正進入研制階段并開始試運行。在國家風電設備國產化政策的有力推動下,風電設備零部件制造水平也有了較大提高,具備了齒輪箱、葉片、電機等關鍵零部件制造能力,外商已開始在我國采購風電設備零部件。2008年在風電新增市場份額中,國內產品占65%左右,比2005年提高了近30個百分點,國外產品占35%;在累計市場份額中,國內企業55%,國外企業占45%。此外,我國已經建成了250多個風電場,掌握了風電場運行管理的技術和經驗,培養和鍛煉了一批風電設計和施工的技術人才,并積極推動風力發電技術實驗平臺和人才培養機制的建設,為風電的大規模開發和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總之,我國的并網風電已經開始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

根據國家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中提出的目標,到2010年和2020年,全國風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500萬千瓦和3000萬千瓦,2008年又將201O年的發展目標修訂為1000萬千瓦。“十一五“期間,將在我國風能資源豐富的地區,即東部沿海和西北、華北和東北地區,建設30個左右100萬千瓦等級的大型風電項目,從而在江蘇、河北、內蒙古、甘肅、新疆等地形成6個千萬千瓦風電基地,營造出風電場開發的廣闊市場。從2007年和2008年的發展形勢判斷,2010年可望達到3000萬千瓦,2020年實現裝機容量1億千瓦的目標前景良好。風電發展的長期目標是,經過10—15年的準備,大約在2020年前后,使得風電能夠與其他常規能源發電技術相競爭,成為火電、水電之后的第三大常規發電電源,至少達到裝機容量8000萬千瓦,積極創造條件實現1億千瓦,占屆時發電裝機容量的1O%。2040年或2050年實現5億乃至10億千瓦,在屆時的發電裝機和發電量中占據20%以上。為了實現這一戰略目標,需要利用5—10年的時間,在2010至2015年期間,建立起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風電產業體系,為實現長期目標奠定技術、產業和人才基礎。

離網型小風電也是我國風電發展的重要方面,我國已經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小風機產業和市場,到2008年,已經推廣了約38萬臺小型風機(總容量約7.5萬kW)用于邊遠地區居民用電,估計目前有約30萬臺小風機在運行。我國已經形成了單個系統容量從100W到10kW的系列成熟的小風機產品,在2008年生產的50000多臺小風機中,有20000多臺出口到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創造了很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世界各國普遍看好我國的風電市場,國際社會預計,我國能在2020年以后超過德國和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風電安裝國家和最大的風電設備供應國家。根據各方專家的估計,到2020年,我國的風電裝機有可能達到1—1.2億千瓦。總之,我國風能資源豐富,電力需求充足,將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風電市場之一。

二、生物質能發展困難重重

生物質能資源種類繁多,利用技術多樣。生物質能包括農作物秸稈、林業剩余物、油料植物、能源作物、生活垃圾和其它有機廢棄物。目前,每年可作為能源使用的農作物秸稈資源量約為1.5億噸標準煤,林業剩余物資源量約2億噸標準煤,小桐子(麻瘋樹)、油菜籽、蓖麻、漆樹、黃連木和甜高梁等油料植物和能源作物潛在種植面積可滿足年產5000萬噸生物液體燃料的原料需求。工業有機廢水和禽畜養殖場廢水資源量,理論上可以生產沼氣近800億立方米,相當于5700萬噸標準煤。根據目前我國生物質能利用技術狀況,生物質能利用重點將是沼氣、生物質發電、生物質液體燃料等。

我國的沼氣利用技術基本成熟,尤其是戶用沼氣,已經有幾十年的發展歷史。自2003年,農村戶用沼氣建設被列入國債項目,中央財政資金年投入規模超過25億元,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推動下,戶用沼氣已經形成了規模市場和產業;自2000年,畜禽場、食品加工、酒廠、城市污水處理廠等的大中型沼氣工程也開始發展,到2008年底,全國已經建設農村戶用沼氣池約3000萬口,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14萬處,畜禽養殖場和工業廢水沼氣工程達到2700多處,年產沼氣約100億立方米,為近8000萬農村人口提供了優質的生活燃料。同時,隨著沼氣技術不斷進步和完善,我國的戶用沼氣系統和零部件基本實現了標準化生產和專業化施工,大部分地區建立了沼氣技術服務機構,具備了較強的技術服務能力。大中型沼氣工程工藝技術成熟,已形成了專業化的設計和施工隊伍,服務體系基本完備,具備了大規模發展的條件。

2007年7月,農業部頒布了《農業生物質能發展規劃》,提出了到2010年,建成一批農業生物質能示范基地,部分領域關鍵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產業化程度明顯提升,農業廢棄物利用范圍和規模明顯擴大,農村生活用能結構明顯優化,農民從農業生物質能產業中獲得的收益不斷提高,農業生物質能在國家能源消費中的比例和地位不斷上升。到2015年,建成一批農業生物質能基地,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體系基本建成,開發利用成本大幅度降低,初步實現農業生物質能產業的市場化。生物質能產業成為農業發展的重要領域,對促進農民增收、改善農村生活條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用日趨明顯,成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力量。到201O年,全國農村戶用沼氣總數達到4000萬戶(新建1800萬戶),占適宜農戶的30%左右,年生產沼氣155億立方米;到2015年,農村戶用沼氣總數達到6000萬戶左右,年生產沼氣233億立方米左右,并逐步推進沼氣產業化發展。年,新建規模化養殖場、養殖小區沼氣工程4000處,年新增沼氣3.36億立方米;到2015年,建成規模化養殖場、養殖小區沼氣工程8000處,年產沼氣6.7億立方米。

除沼氣外,我國其它生物質能技術的應用仍處于產業化發展初期。在生物質發電方面,已經基本掌握了農林生物質發電、城市垃圾發電、生物質致密成型燃料等技術,但目前的開發利用規模還有待擴大。到2006年,全國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超過220萬千瓦,其中蔗渣發電170萬kW,碾米廠稻殼發電5萬kW,城市垃圾焚燒發電40萬kW,此外還有一些規模不大的生物質氣化發電的示范項目。截止2008年底,共投產150多萬千瓦。生物質氣化以及垃圾填埋氣發電方面,2007年投產10多萬千瓦,在建20萬千瓦。目前全國已有10多個生物質直燃發電項目在建,裝機規模超過20萬千瓦。混燃項目裝機約50萬千瓦。但是,對于達到2010年和2020年生物質發電裝機500萬千瓦和3000萬千瓦的發展目標,仍需解決資源分散、原料收集成本高、原料供應的連續性和保證度等問題。

在生物液體燃料方面,為了緩解石油供需矛盾,國家積極推進生物液體燃料技術的研發和試點示范工作。“十五”期間國家批準建設了4個以陳化糧為原料的生物燃料乙醇生產試點項目,形成年生產能力102萬噸,自2004年,先后在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南、安徽5個省及河北、山東、江蘇、湖北4個省的27個地市開展車用乙醇汽油試點工作,2006年產量達到了165萬噸。2007年以來,國家開始限制以糧食為原料的燃料乙醇的生產,燃料乙醇的發展勢頭變緩。近期內我國生物液體燃料的重點技術研發方向是利用非糧食原料(主要為甜高梁、木薯以及木質纖維素等)生產燃料乙醇技術,以及以小桐子等油料作物為原料制取生物柴油技術,并建設規模化原料供應基地,建立生物質液體燃料加工企業。目前,以甜高梁、木薯為原料的燃料乙醇和以小桐子為原料制取生物柴油已開展了小規模試驗,為我國大規模開發利用生物液體燃料積累了經驗。預計到2010年,燃料乙醇的年生產能力將達到約200萬噸,生物柴油的年生產能力可達到20萬噸,總計年替代200萬噸成品油。與此同時,我國的部分企業正在研究開發以秸稈、木材等非糧食為原料的生物液體燃料技術,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可望在2010年前后形成規模化生產能力。但是總起來看,不論是生物質發電還是生物液體燃料的發展,達到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的目標,局勢撲朔迷離、困難重重。

三、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超常規發展

我國具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太陽能較豐富的區域占國土面積的2/3以上,年輻射量超過60億焦耳/平方米,每年地表吸收的太陽能大約相當于1-7萬億噸標準煤的能量,具有良好的太陽能利用條件。特別是西北、西藏和云南等地區,太陽能資源尤為豐富。

太陽能光伏發電是目前成熟的技術,其應用的市場障礙主要是成本過高以及硅材料的短缺,目前光伏發電的成本仍在4—6元/千瓦時左右,與商業化應用有相當的距離。但是,自2004年,在國際光伏市場尤其是德國、日本市場的強大需求的拉動下,我國的光伏產品生產能力迅速擴張,包括晶體硅片和太陽能電池的生產能力、以及太陽能電池組件的封裝能力都大為增加,形成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國際知名度的光伏電池生產企業。2000年,我國光伏組件的生產能力不到10兆瓦,但截止到2008年底,我國光伏電池產量達到了2500多兆瓦,居世界第1位,出現了跳躍式發展。自2006年以來,一些光伏生產企業又鑒于光伏產業鏈的發展不平衡的局面,即上游環節(硅錠/片的生產)能力小,下游環節(組件的封裝)能力大,造成國際市場多晶硅原料的緊缺和漲價,開始考慮投資硅材料的生產,2007年已經形成了1000噸左右的生產能力,2008年可能生產4000噸的生產能力,估計2010年我國的光伏發電產品產量可能突破5000兆瓦,成為世界最大的光伏電池生產國。

在太陽能光伏市場應用方面,2002—2004年,國家組織實施了“送電到鄉”工程,中央和地方財政共安排47億元的資金,在內蒙古、青海、新疆、四川、西藏和陜西等12個省(市、區)的1065個鄉鎮,建設了一批獨立的光伏、風光互補、小水電等可再生能源電站,其中光伏電站占大部分,應用了1.7萬千瓦的光伏電池,促進了國內光伏產業的興起。但由于光伏發電價格高昂,與主要依賴于國際市場的蓬勃發展的產業相比,國內光伏市場發展步伐稍緩,但一直處于穩步發展和上升狀態。特別是各地結合城鎮建設,推廣屋頂計劃、路燈等太陽能發電產品的應用,使得我國光伏發電應用呈上升趨勢。到2008年底,累計光伏發電容量為20萬千瓦,其中40%左右為獨立光伏發電系統,用于解決電網覆蓋不到的偏遠地區居民用電問題。此外,通信等工業領域和光伏消費品的市場份額也在增長。

考慮到經濟成本和支持我國光伏產業持續發展的需要,我國的光伏發電采取了穩步發展的原則和策略。在今后5—10年內,我國的光伏發電系統的應用一方面還將以戶用光伏發電系統和建設小型光伏電站為主,解決偏遠地區無電村和無電戶的供電問題,將建設光伏發電20萬千瓦,為200萬戶偏遠地區農牧民(即目前我國1/3的無電人口)提供最基本的生活用電;另一方面,借鑒發達國家發展屋頂系統的經驗,在經濟較發達、城市現代化水平較高的大中城市,在公益性建筑物和其他建筑物以及在道路、公園、車站等公共設施照明中推廣使用光伏電源,此外,還將開展大型并網光伏系統的示范,為在光伏發電成本下降到一定水平時開展大型并網光伏系統的大規模應用做準備。到2010年和2020年,光伏系統在這3個方面的應用總量將達到約40萬千瓦和180萬千瓦。

四、太陽能熱水器市場穩步推進

在太陽能熱利用方面,目前最廣泛應用的技術是太陽能熱水器,主要用于提供生活洗浴熱水,為提高中小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到2008年,我國太陽能熱水器總集熱面積運行保有量約1.35億平方米,年生產能力超過2500萬平方米,比2007年增長1O%,使用量和年產量均占世界總量的一半以上。太陽能熱水器已基本實現了商業化,形成原材料加工、產品開發制造、工程設計和營銷服務的產業體系,同時帶動了玻璃、金屬、保溫材料和真空設備等相關行業的發展,成為一個產業規模迅速擴大的新興產業,目前有1300多家有一定規模的太陽熱水器生產企業。尤其是我國自主創新的真空管熱管技術,技術水平居于世界領先地位,真空管熱水器在我國得到廣泛應用,年產量超過1600萬平方米,占世界真空管熱水器市場的90%以上。同時真空管熱水器以其優良的性能,出口亞洲、歐洲、非洲等幾十個國家。

近年來,隨著與建筑結合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建設完成了一批太陽能熱水器與建筑結合項目,太陽能熱水器與房地產項目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的理念逐步被建筑行業所接受。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活動的開展,為太陽能熱水器在農村地區的推廣應用提供一個很好的契機,越來越多的農村的新農村改造項目使用太陽能熱水器,北京等一些地區還開始利用太陽能熱水器為農戶供暖。2005年底,建設部頒布了太陽能熱水系統與建筑結合的技術規范,2007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建設部聯合召開全國太陽能熱利用大會,鼓勵地方出臺太陽能熱水器強制應用的政策,承諾加大對太陽能熱利用的支持力度,進一步擴大了太陽能熱水器的市場。

除了太陽能熱水器外,我國正在開發和擴大太陽能熱利用的領域,包括太陽能供暖、制冷空調、海水淡化、工業加熱、太陽能熱發電等諸多領域,已經開始前期的研究和示范系統建設工作。根據2008年的初步統計,如果不考慮水電和傳統的生物質利用,在我國7000萬噸標準煤的其它再生能源利用量中,太陽能熱水器就提供了1/3以上。太陽能資源潛力巨大,熱水器利用技術成熟,具有經濟性和市場競爭力,在我國的熱水器市場方面出現了電熱水器、燃氣熱水器和太陽能熱水器并駕齊驅的局面,因此太陽能熱利用在我國的可再生能源利用中,甚至在今后的能源的供應中能夠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

我國將繼續在城鎮推廣普及太陽能與建筑結合、太陽能集中供熱水工程,并建設太陽能采暖和制冷示范工程。在農村和小城鎮推廣戶用太陽能熱水器。目標是到2010年,全國太陽能熱水器總集熱面積達到1.5億平方米,加上其它太陽能灶、太陽房等太陽能熱利用,年替代能源量將超過5000萬噸標準煤以上。2008年下半年不期而遇的金融海嘯的影響已經從美國蔓延到全世界,從金融體系擴散的實體經濟,并開始對我國的經濟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國際上主要的發展機構開始大幅度下調對包括對我國在內的主要經濟體發展速度的預期,覆巢之下無完卵,此次金融危機將不可避免的對世界可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關于2009年發展形勢的判斷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世界各國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政策沒有變化,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增長趨勢不會發生大的變化.

首先是美國國會延長了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政策,2009年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上網的退稅政策得以延續,美國可再生能源發電市場的發展得到了法律的保障;二是,日本恢復了停滯了兩年的光伏發電補貼政策,日本光伏發電市場將重新啟動;三是,中國政府進一步規范了可再生能源發電上網電價(國家發改委價格司核準了10多省區、70多個項目的風電和光伏發電項目的上網電價和提高了生物質發電上網電價),規劃6個千萬千瓦的風電基地,并準備啟動大型光伏并網發電項目的特許權招標,可再生能源發電市場環境得到一定的改善;四是,歐盟各國的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得到各自政府的批準,可再生能源市場需求得到保障,因此,盡管會收到金融危機的影響,但是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基本面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其快速增長的勢頭,尤其是具有價格競爭力比較優勢的風力發電的快速增長勢頭,將會得以保持。

2、主要依賴投行支持的光伏發電產業將遭遇融資瓶頸,重新洗牌不無可能

除了日本的夏普、京瓷等少數企業之外,包括我國在內的大多數光伏發電企業,近年來的發展和擴張,得益于風險投資的傾力支持,自2005年開始,我國的光伏發電企業先后有17家在海內外上市,募集了發快速擴張的資金,形成了尚德、英利、賽維、天合等10多家大型企業和數百家光伏發電中小型企業,也催生了徐州中能、洛陽中硅、星光硅業等~批多晶硅生產企業。但是,不容否認,2005年以來的光伏發電產業發展存在著“泡沫”。估計,2009年,遭受金融危機沖擊最大的也可能是這些企業,與年初相比,在美國上市的光伏發電企業的市值下降幅度均在80%以上,進一步的融資將會變得十分困難,加之國際光伏發電產品需求市場的不確定性,大型企業的快速擴張可能受阻,中小型企業的增長將更加困難,除少數具有價格競爭優勢的企業之外,國內一批多晶硅原材料生產企業,可能面臨更加殘酷的市場競爭。2009年我國和世界光伏發電市場雖然會仍然保持增長的勢頭,但是,增速將大幅度下降,進而轉變為消化近年來形成的市場泡沫,整個行業開始重新洗牌不無可能。

3、糧食價格上揚和石油價格下滑對生物液體燃料的發展影響巨大

2006年下半年以來開始世界糧食危機造成的糧食價格上揚,使得世界各國政府開始保護糧食市場,包括我國政府在內,開始大幅度提高糧食收購價格,加之國際油價一路下滑,飽受爭議的以糧食和糖類為原料的生物液體燃料的發展將會收到糧價上漲和石油價格下滑的雙沖壓力,進一步增長的困難很大。而以纖維素為原料的第二代生物液體燃料技術尚未成熟,2009年,生物液體燃料的發展前景不會十分光明,陷入停滯也不會是天方夜譚。我國生物液體燃料的發展在2007年以來,已經開始陷于停滯,2009年的形勢也不會有的大改觀。四、風電建設速度取決于電網建設,集中和分散相結合是中國風電發展的主要方向

世界大多數國家風電發展主要以分散的小型風電場為主,我國起步階段也是以5萬千瓦以下的小型風電場為主。由于我國風電資源主要分布在華北、西北和東北,以及東南沿海地區,尤其是國家實行風電特許權招標項目,促進風電項目規模化發展以來,我國風電集中規模化發展成為主流,由此而產生的電網接人和電力輸送問題將成為風電大規模發展的主要瓶頸。解決這一矛盾的主要途徑:一是理順各方面的關系,加快電網建設步伐;二是加速發展分布式風電,在電網覆蓋地區,實施供電側人網。因此,2009年除了國家正在規劃的幾個大型風電基地的建設需要電網建設的配套之外,對于分布式風電的入網的技術和政策問題也會提上議事日程。

五、可再生能源發展前景廣闊任重道遠

我國具備發展可再生能源的豐富的資源條件和一定的產業基礎,近年來的可再生能源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其中一些技術已經達到或接近商業化發展水平,從資源、技術和產業的角度,在近期都有大規模發展的潛力。政府對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給予了充分的重視,根據我國制訂的發展目標,2020年可再生能源的發電比例可以達到15%以上,2040年之后可以達到30%或更高的水平,成為重要的替代能源。經過近年來的培育,可再生能源已經開始在我國的能源供應中發揮作用,今后5—10年將是我國風電、光伏發電和生物質能大規模利用的起步階段,能否抓住機遇,打牢基礎,迅速形成可再生能源市場和產業,是推動可再生能源規模化應用的關鍵所在。總之,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潛力巨大、前景廣闊,但是技術和產業的發展方面還存在諸多障礙,任重而道遠,需要政府的積極扶持,需要產業、研究機構等社會各界持之以恒的努力。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再生 現狀 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