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坎昆峰會五大懸疑

2010-03-15 10:26:38 《財經國家周刊》   作者: 劉玉印  

3月1日,全國政協舉辦學習講座,邀請中國氣候談判首席談判代表解振華作有關報告。再次顯示中國對氣候談判的重視。

已經提出辭職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長德波爾說,迄今已有109個國家就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發表的《哥本哈根協議》向秘書處作出積極回應,其中包括中國。

2010年聯合國首次氣候變化談判將于4月9日在德國波恩舉行。此外,聯合國計劃今年再組織兩次主要談判,一次于5月31日至6月11日仍在波恩舉行,另一次于11月29日到12月10日在墨西哥坎昆舉行。

2010年的三場氣候會議,最具挑戰性的還是年底的坎昆峰會。目前,人們對坎昆峰會最為關注的有五大疑問。

疑問一:會議程序能否透明?

在聯合國內,各國代表最為關心的問題是下一步氣候變化談判的程序。發達國家堅持認為應提高談判的效率,繼續以小團體形式進行談判。而發展中國家則堅持認為氣候變化涉及每個國家的利益,必須保證所有國家的參與性才能保證最終成果的公正性。

哥本哈根會議最為人詬病的就是程序問題。有專家認為,這既與東道主丹麥想青史留名而試圖主導會議進程有關,也與哥本哈根會議期望值被無限拔高有關。根據聯合國議事規則,如果某國代表要求就程序發言,會議主席應馬上請該代表發言。

2009年12月19日凌晨4時,部分對"協議"不滿的國家要求就會議程序問題發言,但丹麥首相拉斯姆森置之不理。某拉美國家一位女代表情急之下,拿出刀子將自己的手指割傷,并憤怒地說,"難道你們只有在看到我們的鮮血之后,才能重視我們的要求嗎?那現在我就讓你們看一看!"會場頓時亂作一團。

目前,坎昆峰會的東道國墨西哥正在緊張地與各方接觸,期望從中找到既可以發揮最大作用,又不違反議事規則的捷徑。但事態如何發展,氣候會議是否會再出現血淋淋的場面,值得關注。

疑問二:聯合國能否發揮關鍵作用?

2010年,在潘基文的日程表上,氣候變化仍是頭等大事。他不斷與各國領導人會晤,推動談判進程取得進展。但潘基文將發揮什么樣的作用?最終坎昆會議的結果會不會還像去年哥本哈根會議那樣飽受爭議,最后使秘書長成為大家指責的對象?

在2009年初聯合國施政報告上,潘基文把2009年稱為"氣候變化年",發誓要在年底的哥本哈根會議上推動各國達成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為此,他奔走南極、北極,專門考察因全球變暖而導致的冰山融化情況,試圖以此喚起國際輿論對氣候變化問題的關注。

潘基文還任命了數位前國家領導人擔任聯合國氣候變化特別代表。特別代表的任務就是說服各國領導人提升對氣候變化問題的重視,從最高層面推動氣候變化議程的進展。但哥本哈根的談判進程令秘書長一直焦慮。他數次與各國領導人、東道國領導人進行溝通,試圖借自己的影響力勸說各國做出妥協、讓步。

當最后的協議出來后,潘基文非常興奮,但他沒有想到拉美部分國家對此并不買賬。因為協議從實質、程序上來看,都未能滿足他們的要求。所以當拉美代表血濺會場后,他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他要求東道國領導人出面,直接跟部分拉美國家領導人溝通,爭取他們的理解與合作。但這一要求未能獲得東道國的認可。

萬般無奈之下,秘書長本人出面,逐個與反對協議的國家領導人面談,甚至就會議出現的程序問題向對方道歉。2009年12月21日,當潘基文在聯合國大樓內向各國代表介紹哥本哈根會議情況時,面對部分國家的指責,眼淚不禁流了出來。

疑問三:歐盟是否會被美國繼續代表?

哥本哈根談判的失敗方中應該包括歐盟。

歐盟向來在氣候變化問題上表現積極,當前氣候變化國際談判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歐盟在主導。客觀地講,歐盟作為一個整體在履行《京都議定書》的規定上比其他發達國家和地區做得好。所以,歐盟也一直認為自己最有資格在氣候變化談判中發言。

但歐盟的實力不是美國的對手。在談判中,也只能看美國的意愿行事。美國認為,當前的國際合作框架不公平,沒有納入中國、印度這些新興大國,如果希望美國加入強制減排的話,必須要求中國、印度也一起加入。為此,歐盟便不遺余力地幫著美國向中國和印度等發展中大國施壓,要求他們也加入強制減排,而全然不顧既有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page]此外,歐盟早早宣布,歐盟在2012至2020年間的減排承諾為20%,還表示,如果其他大國都加入減排,歐盟愿意把這個指標提高到30%。臨近哥本哈根會議時,英國首相布朗、法國總統薩科奇等相繼宣布了提供資金等政策,試圖從多個層面主導國際談判的進程。

鑒于此,歐盟以為哥本哈根會議取得成果--最起碼取得如歐盟所愿的成果,應該問題不大。但沒有想到,會議開始后其進程便完全脫離了歐盟操控。首先,丹麥、英國等組成的"哥本哈根承諾小組"起草的談判文案遭拒絕。歐盟廣受批評。到會議最后時刻,美國總統奧巴馬在與"基礎四國"(中國、印度、巴西、南非)會談時,向四國領導人拍胸脯保證,他可以代表歐盟的意見,如果他與"基礎四國"領導人達成一致意見,他說服歐盟各國領導人沒有問題。于是,本來希望壓服美國的歐盟被美國"代表"了。

會后,歐盟各國領導人憤懣之情溢于言表,但又不敢指責美國,于是找中國發泄,指責中國應為哥本哈根會議未達成如期目標負責。不過,歐盟在氣候變化領域努力多年,基礎雄厚。在新一年里,歐盟應該會吸取哥本哈根的教訓,免得再被甩到一邊。然而,談判現場瞬息萬變,歐盟會發揮什么樣的作用,仍是未知數。

疑問四:美國是否會再出風頭?

美國國會的態度將直接決定奧巴馬政府在國際談判上的表現,而2010年是美國國會中期選舉年。每到選舉年,美國國內政治趨于消極。已有消息人士指出,2010年美國國會通過相關氣候變化法案的可能性為零。

自1997年《京都議定書》通過以來,美國的消極表現就一直受到國際社會的指責。而奧巴馬上臺讓國際社會看到了希望。奧巴馬宣布的在2005年基礎上減排17%的指標,雖然離《京都議定書》和國際社會的期望值都相距甚遠,但比布什政府姿態要高一些。不過,美國國會的態度非常明確:不能影響美國經濟的發展;中國和印度必須跟美國一樣強制減排。沒有國會的合作,奧巴馬將一事無成。

《哥本哈根協議》讓奧巴馬賺足了分數。雖然最終大會沒有通過這個協議,但協議畢竟使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大國在自愿基礎上參與減排,這將對美國政府推動國會改變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態度發揮一定的作用。然而,完全取消美國與發展中國家在減排問題上的有區別的責任,而且對經濟發展不產生任何影響,恐怕任何國際協議都不會取得這個效果。

疑問五:中國會否進退為難?

在排放總量上,中國已逼近美國;在人均排放量上,中國不及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強制減排將對中國經濟的發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害。與此同時,應對氣候變化、發展清潔和可再生能源、實現可持續發展,也符合中國的長遠利益。

同時,美國已把國際社會的目光全都聚到中國身上:只要中國參與減排,美國就參加。可以說,全世界都在矚目中國。

2009年9月,奧巴馬在聯合國老調重談,聯合國大會廳漠然。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走上講臺后宣布四項措施時,各國領導人沸騰。美國媒體異口同聲稱贊中國。早在哥本哈根會議前夕,中國政府宣布的減排指標已與發達國家做出的承諾不相上下。

然而,發達國家認為中國還可以做得更多。在減排審核機制方面,某些國家對中國抱有誤解,心存疑慮。在哥本哈根會議期間,有些國家要求中國自主減排目標應接受國際核查。為了消除國際社會的疑慮,中方強調已經將減排行動寫入《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并受國內法律和輿論監督。同時,中方表示將進一步完善國內統計、監測、考核辦法,改進減排信息的披露方式,增加透明度;也愿意自愿地、主動地做一些說明或澄清,可以考慮與各方進行國際交流、對話和合作。

這些表態體現出,中方認識到氣候變化是全人類面對的共同挑戰,為達成協議,在非原則性問題上,也需要有"妥協"精神。中國在一些問題上做出妥協,正是展現了參與全球氣候行動的最大誠心。

哥本哈根會議一落幕,中國代表團便開始新一輪談判的準備。哥本哈根會議原來決定2010年的談判會議僅于6月份安排一次。但考慮到各國在許多議題上仍存在相當大的分歧,一次會議肯定不能解決諸多分歧。1月24日,中國聯合印度、南非、巴西等國發表聯合聲明,要求《公約》主席團增加談判會議的次數。這一要求得到了發展中國家的響應。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坎昆 氣候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