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氣候變化研究,中國應有效發聲

2010-03-15 13:18:55 科技日報   作者: 錢煒  

從“氣候門”事件開始,不到半年時間內,IPCC(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已遭遇了至少“五重門”。鑒于IPCC報告是氣候變化談判的科學基礎,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日前宣布,將成立獨立的調查委員會對其進行調查。

同時,來自國家發改委的消息稱,今年的國際氣候談判將從原定的2次增加至4次。一邊是科學爭論還在進行,一邊是國際談判還將繼續,中國要如何通過自己的研究在國際社會中更清晰、更有效地發聲?對此,代表委員們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問題頻出的“灰色文獻”引用為何難以避免

IPCC最近一次的質疑風波被稱為“亞馬遜門”——該組織第四次報告指出:“氣候變化將威脅到40%的亞馬遜雨林。”此結論援引于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報告,該報告作者聲稱,他們的依據來自《自然》雜志。但很快人們發現,原文指出這一威脅來自砍伐,并非來自氣候變暖。

而在今年年初,IPCC首度公開認錯,承認其對喜馬拉雅冰川“很可能將在2035年消失”的結論,數據來源可疑。該結論也來自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報告,而這一結論又來自1999年《新科學家》雜志對印度冰川學家賽義德·哈斯奈英進行采訪的報道,后者已經坦言,《新科學家》的文章很大程度上曲解了他的意思。

“這大部分都是‘灰色文獻’惹的禍。”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委員林而達曾參與了多次IPCC報告的編撰工作,他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這樣表示。

他解釋說,“灰色文獻”指的是未經同行評審或未在學術期刊上發表的文章,也包括各國政府部門的權威報告,甚至一些非英文的學術論文有時也被當作“灰色文獻”。“目前的質疑,幾乎全集中在由第二工作小組撰寫的關于‘影響和適應’這一部分中。相比較而言,這也是引用‘灰色文獻’最多的部分。”

“如果完全不引用‘灰色文獻’,那么恐怕在IPCC的評估報告里,發展中國家的聲音會更弱”,林而達指出,發展中國家往往由于科研水平較為落后或語言的限制,經過國際同行評審的學術論文本來就比較少。而有些領域,權威的科研成果也可能很少。“引用灰色文獻關鍵是要透明,也要有嚴格的程序。”他強調說。

中國學者對IPCC評估的參與不夠

據林而達介紹,人們常說的IPCC工作報告,其實有三個層面的意思:最基礎的是長達3000頁的“大報告”,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100多頁的技術報告和只有三四十頁的決策者摘要。

他告訴記者,IPCC工作組在編撰出大報告的草案后,會以電子郵件和網上公布的形式,向各國科學家們征求意見。“在第4次評估報告的意見征求中,IPCC編寫組收到了9萬多條修改意見,最后因為意見不一致等原因,大約有幾千條沒有被接受。”林而達指出,在此評審過程中,中國學者的參與性遠遠不夠。

“國內學者提出的意見很多只停留在建議把‘should’改成‘would’這個層面上,有些意見也不闡明理由,難以讓編撰者注意。而國外學者往往都是對一條結論提出半頁紙甚至是幾頁紙的修改意見。因此,某種意義上,我國科學家在這方面是‘失聲’的,至少是參與不夠的。”究其原因,林而達認為,是因為前些年我國學者對氣候公約及IPCC關注的氣候變化問題的重要程度認識不夠、深入研究不夠。

國內研究應更具針對性

林而達表示,從科學研究實際出發,目前國內缺少的是對國際談判針對性強的研究。科技工作者要準確了解公約相關科學問題的尺度和定義。“比如說碳收支,氣候公約關注的是人為引起的碳排放及碳吸收,為此還確定了一些嚴格的定義,并由此談判各種法律條款,而我們的一些研究成果不能區分人為引起的碳的變化和自然引起的碳變化,這樣的研究數據對談判的支持就很有限了。”

他的觀點,得到了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副院長丁仲禮院士的呼應。據丁仲禮介紹,中科院目前正在組織啟動一個“應對氣候變化的碳收支認證及相關問題”的先導性科技戰略專項。他指出:“關于我國農業、森林等生態系統碳收支、固碳潛力的基本數據還很缺乏,而這些數據都將為我國在關于‘三可問題’的國際談判中提供科學依據。”

此外,丁仲禮表示,我國對氣候變化的研究投入不小,也開展了大量的工作。而目前研究最大的問題在于缺乏獨立性。“科學家應當有質疑的科學精神,但現在有些學者卻是人云亦云,所做的工作只是在不斷‘販賣’IPCC的觀點,缺乏獨立的思考和判斷。”

“同樣的數據,用不同的分析手段,就能得到不同的結論。NIPCC用的是和IPCC一樣的數據,為什么他們就能說出不同的觀點?”丁仲禮如是說。他希望國內的學者能對氣候變化的基礎問題,特別是溫度對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的敏感性、氣溫自然變化的幅度及速率等問題做真正的獨立研究。NIPCC即非政府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為國際反IPPC的主要陣地。

而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光電研究院副院長顧逸東院士則表示,目前,我國對于氣候變化研究的綜合性不夠,力量分散,應加強研究的系統性和項目的頂層設計。同時,他強調,氣候變化屬于基礎性研究,不能有急功近利、浮躁的心理,“沒有個5年、10年是不可能有階段性成果的,我們要有耐心。”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中國 氣候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