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上億電力建設項目為何難落地

2013-08-16 07:45:26 長沙晚報   作者: 張懷中  

6月至8月,從280萬千瓦到464.3萬千瓦,長沙電網負荷直線增長,兩個月來,電網負荷已連續10多次刷新紀錄!

快速增長的負荷背后,是全市用電需求的迅猛增長,幅度為42年以來所罕見,長沙電網接近滿負荷水平運行。

雖然今夏電力供應基本無憂,但由于一些變電站建設工程受阻,電網“輸電通道”出現梗阻,局部供電區域出現“有電送不進”的卡脖子現象,一些電力線路出現重載、過載情況,成為長沙電網安全度夏難以回避的現實問題。

故障背后

電力線路重載運行需減負

“這個月我們這里停了兩次電!”8月以來,城東重要供電線路——10千伏德政線連續兩次出現故障,影響到東方家園、新世紀家園等地用戶的正常供電,很多居民對此感到很無奈。

胳膊一般粗的電纜竟然被燒斷?!記者從國家電網長沙供電公司獲悉:德政線連續出現故障,主要原因是電力線路重載運行。故障發生后,電力部門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由于電纜損毀嚴重,經過20多小時的搶修,德政線才得以修復。

長沙供電公司副總工程師鄧銘介紹,今夏城東的馬王堆、湘湖、高橋大市場周邊供電形勢極其嚴峻,電網設施絕大部分重載超載運行。比如德政線的額定電流為428安,今夏卻一直在500安至550安之間運行。電力線路重載,故障幾率大增,周邊地區正常供電受到影響。

隨著長沙城東用電負荷的增長,在此區域新建一座110千伏變電站,已經迫在眉睫。

事實上,城東110千伏五一村變電站,一直是電力部門積極推進的項目,它一旦建成,就可以新出一條或多條10千伏線路,向沿線供電,為德政線過載的電力線路減負降溫。現在,五一村變電站建設資金、土地、設備均已落實,但因故遲遲未開工,這使得城東供電受到很多制約。

用電增長

年用電量3年增長一半多

隨著長沙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城市規模的擴大,人口集聚度的增加,全社會對電能的需求越來越強烈。

2009年以來,長沙電網最大負荷從295.3萬千瓦,上升至464.3萬千瓦,年均增速超過10%;年用電量從135.36億千瓦時上升至2012年的200.4億千瓦時,年均增速達13.8%。目前長沙最大用電負荷,約相當于全省最大用電負荷的五分之一。

電力負荷的快速增長,急需堅強電網的承載和輸送。而加快長沙電網建設,又成為城市發展的基礎和前提。

2009年至2013年,長沙共完成電網基建投資約51.84億元,完成武廣高鐵專變、楚溈、延農、浦沅、余家灣、月塘等一批220千伏變電站建設;110千伏及35千伏輸變電工程共有71個項目投產,新增變電容量228.17萬千伏安,新增線路357.7公里;城市配電網共完成377個項目,新建10千伏電纜線路551.5公里,架空線路235.4公里,新增變壓器474臺。

在電網負荷、電量屢創新高大幅增長的情況下,電網建設為長沙工業發展、經濟增長提供了強大的能源支持。

建設難題

每年上億元電力項目難落地

電力是以電能作為動力的能源。電力保障靠什么?首先要有電源的可靠支撐,二是要靠堅強電網的有效承載。

然而,不知從什么時候起,變壓器布點,變電站落地建設,就遭遇了公共廁所般的尷尬:它們大家都需要,但都反對建在家門口。

五一村變電站建設就遭遇了此類尷尬。類似情況在全市其他地方也存在,如220千伏馬欄山變電站、110千伏太平變電站等,均是解決城區負荷緊張的重要電網建設項目,但都因各種原因遲遲不能落地建設。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長沙每年有1億元左右的電力建設投資項目難以落地,進而影響到了電網的安全。

由于高溫晴熱天氣還將延續,電網負荷可能進一步增長,推進電力建設刻不容緩。“電網建設項目需要一定的建設周期,變電站如不能開工建設,周邊區域的供電將受到嚴重影響。”長沙電力部門呼吁全社會理解和支持電力建設,爭取相關輸變電建設項目早日動工。

化解心結

變電站輻射其實可忽略不計

變電站建設為何遭遇尷尬?主要原因是人們擔心變電站的“輻射問題”。變電站究竟有沒有輻射危害?事實上,2005年10月,世界衛生組織就曾發布過科學家歷經10年跟蹤監測的研究結果,證實變電站等屬極低頻電場水平的非電離輻射,“不存在實際危害健康的問題”。

前不久,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電磁環境研究室也對電磁爐等家用電器和高壓線、手機基站等的電磁輻射量進行了測試,確認距離220千伏變電站50-60米遠,輻射數值即衰減成環境背景值,可以忽略不計。測量結果表明,變電站附近電磁輻射環境安全。

那么,變電站為何不建到遠離居民區的地方呢?專家解釋,因每座變電站都有其供電半徑,因此變電站必須建在用電負荷中心,而不能建到郊區。

如何解開人們對變電站安全問題擔憂的心結,讓惠及民生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順利實施,這是各方都應思考的問題。而加強普及科學知識,解答市民提出的各種問題,也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只有這樣,才能讓人解除疑慮,支持電網建設。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