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全局政治經濟而言,能源仍處于工具理性的層次,是服務于前者的。因此,隨著美國政治經濟實力的恢復和提升,美國當下的能源格局變動是否持續,仍存在不確定性。但有一點需要明確,美國能源格局變動具有很強的工具性,難成經濟規律,其他國家不能亦步亦趨,要走自己的能源發展道路。】
近年來,美國能源領域格局出現巨大變動:一是石油消費自給率提高,二是頁巖氣革命。如果細心觀察,會發現美國能源格局變動的時點分布很是微妙。美國石油消費自給率和天然氣產量提高的啟動時間大概肇始于2005年,真正發力的時間卻在2008年以后。2010年美國石油消費自給率還比2000年低了0.03個百分點,2007年美國天然氣的產量仍比2001年低了近100億立方米。美國能源格局變動的這種時點分布真的僅僅是一種巧合嗎?
如果不考慮環境保護和石油未來利用等因素,美國提高石油消費自給能力可以說絕非難事,不至于拖到近幾年;美國頁巖氣其實搞了40多年,如今說是某個技術突破實現產量大規模擴張,似乎有些牽強……美國能源格局變動還真不能局限在能源圈里看世界。如果跳出能源看能源,說不定還能看出一些玄機來。
美國能源格局變動中的“守”
只要將考察的視角放得廣一些,視線放得長一些,就不難發現,美國能源格局變動被冠上“革命”頭銜似乎有些夸大其辭,這場能源格局變動其實多少有些無可奈何。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美國新經濟泡沫破裂,實體經濟新的增長點難以再尋。在地球的另一端,新興經濟體卻借助后發優勢,依托人口紅利、市場紅利和資源紅利等因素,經濟規模不斷擴張。2003年,“金磚四國”概念的提出無疑給美國敲了一聲響亮的警鐘。發達國家俱樂部的一些國家也不安生,1999年歐元誕生,德國在世界經濟的領導地位不斷提高。進入新世紀以來,美國的國際關系也好不到哪兒去,2003年伊拉克戰爭不僅沒有得到一個意愿中的伊拉克,反而形成了一個不符合美國口味的什葉派新月帶,并帶動自家后院委內瑞拉等國頻頻對己叫板。美國世界經濟競爭力、國際關系控制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經濟上只能一時靠復雜金融衍生品大搞垃圾債券忽悠世界,結果還是“傷人一千、自傷八百”,搬起石頭砸了自己腳,弄得金融危機爆發,并影響全球經濟。國際政治上,利比亞戰爭中,美國只能躲藏在后面放冷槍;敘利亞化武危機,美國更是喪失了過去一呼百應的霸主氣勢。
但美國畢竟還是美國,資源豐富,技術雄厚,進攻不足,但打個防守反擊還綽綽有余,能源成為了美國提高戰略優勢的緩沖器。經濟上,還難以找到帶動實體經濟的新增長點,那就從降低實體經濟的運行成本著眼吧。頁巖氣大規模開采可以提高能源供給、降低能源價格,那就讓它放開了干;一些石油出口國不靠譜,還不小心讓俄羅斯有些做大,自己國家本就石油資源豐富,那就求人不如求己,還是自力更生的好。因此,2008年金融危機無疑是一針強心劑,美國石油自給率和天然氣產量出現跳躍式增長,2012年美國石油自給率比2005年高出15.3個百分點,天然氣產量比2005年高出1703億立方米。
美國能源格局變動中的“攻”
盡管美國能源格局變動稱不上雄赳赳、氣昂昂,但世界老大做出如此舉動,對世界能源領域的影響不可小視,對世界經濟和國際關系的影響更需引起重視。在能源領域,美國石油消費自給率的提高促使WTI價格一改高于布倫特價格的傳統態勢,前者低于后者反而成為常態,最大差值竟高達22.18美元/桶,美國石油成本相對世界其他地區大大降低。頁巖氣產量大規模擴張不僅大大降低了美國天然氣的價格,對中東國家LNG出口、俄歐天然氣貿易造成嚴重影響,還使得全球煤炭價格大幅度下跌,甚至促發中國一些煤炭名城產生經濟地震。當下,美國是西方經濟復蘇最快的國家,2009年美國GDP下降3.1%,2010年就恢復增長2.4%,并在隨后年份保持大約2%的GDP穩定增長率。相比之下,2009年歐元區GDP下降了4.4%,恢復卻慢,2012年仍下降了0.6%。在國際關系上,美國的主動權也得以提升,對伊朗主動實施進口禁運,伊朗卻不斷向美國示好,2013年9月24日,伊朗還同意就核問題展開六方會談。
就全局政治經濟而言,能源仍處于工具理性的層次,是服務于前者的。美國能源格局變動并不是沒有代價,至少美國的生態環境會受到影響。因此,隨著美國政治經濟實力的恢復和提升,美國當下的能源格局變動是否持續,仍存在不確定性。但有一點需要明確,美國能源格局變動具有很強的工具性,難成經濟規律,其他國家不能亦步亦趨,要走自己的能源發展道路。
(作者:郭慶方 為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工商管理學院教授;汪振波 為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工商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