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專家解析西南旱北方沙塵暴原因

2010-03-24 08:37:00 三秦都市報

氣象專家認為,高溫少雨是出現我國西南干旱的直接原因。從大氣環流形勢看,入冬以來,南支槽偏弱,來自印度洋的西南暖濕氣流比較弱,致使水汽供應不足,加之南方地區氣候對厄爾尼諾現象的響應滯后,西南地區容易出現氣象干旱。

對于沙塵暴的形成,陜西省氣象局副局長杜繼穩稱,由于受西北氣流的控制,北方大部地區天氣晴朗,氣溫迅速回升,一旦遇到冷空氣,大風掀起沙土,便易頻現沙塵天氣。19-20日的強沙塵暴天氣過程起源于蒙古國,主要沙源地分別位于蒙古國境內和內蒙古自治區。“為何日本、韓國等地也受到影響?”杜繼穩表示,地球轉動,大氣氣流自西向東,所到之處如遇植被狀況不好,又把當地的沙塵卷起,日本、韓國等地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出現了浮塵天氣。

發展低碳經濟應對氣候變化

陜西省環境保護廳副廳長王新榮在氣象日報告會上表示,從去年召開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看,氣候變化問題已進一步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他說,我國在一次能源消費構成中,煤炭占69%左右,而我省卻占到了75%。根據《陜西省“十二五”能源發展規劃(討論稿)》,預計“十二五”期間全省新增煤炭消費量1.5億噸,按現在的資源消耗、污染控制水平和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預測,到2015年全省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污量將較2010年增長50%以上。而發展低碳經濟、實現綠色增長,無疑為我省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一條新的途徑。

暖冬依舊是大趨勢

據省氣象局科技減災處處長羅慧介紹,我省氣候變暖趨勢明顯,降水呈明顯減少趨勢,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發生頻率增大、高溫、熱浪頻發。平均氣溫不斷升高,自1956年以來,陜西省平均氣溫每10年上升約0.2攝氏度。未來50年陜西省年平均氣溫呈現增加的趨勢,增加的可能幅度為1.15-2.10攝氏度。未來50年陜西省年降水的年際變率較大,旱澇發生的頻次增加。

昨日,在氣象日報告會上,陜西省氣象局副局長杜繼穩說,整個氣候在大氣變化中總趨勢是變暖的,期間難免出現一些極端天氣事件。比如去年11月我省首場暴雪,來得早,強度大,創了我省60年氣象記錄之最。當時很多市民感覺天氣比較冷,而非專家所說的變暖。但事實并非如此,根據氣象相關標準,某年某一區域整個冬季(全國范圍冬季為上年12月到次年2月)的平均氣溫高于常年值或稱氣候平均值(常年值一般取近30年平均)時,稱該年該區域為暖冬,否則為冷冬。按此定義,我省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冬季平均氣溫高于氣候平均值,屬于暖冬。

學校要把氣象災害防御知識納入課程

據介紹,即將于4月1日起執行的《氣象災害防御條例》已明確規定,學校應當把氣象災害防御知識納入有關課程和課外教育內容。對此,中小學校和高校應當把防災減災和應對氣候變化知識納入到日常的教學中,尚未將氣象科普教育納入日常教學的學校,應盡快在相關學科中滲透一些必要的防災減災科普知識。目前,各級氣象部門正竭盡全力讓氣象科普走進農村、走近農民、走進社區、走進列車,力爭實現氣象科普宣傳在農村和城市的均等化,使處于弱勢群體的農民隨時隨地都能享受到科普大餐。

未來100年陜西人均水資源量減少40%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呂學都博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氣候變暖帶來多方面的影響:首先,中國主要作物品種的布局也將發生變化,如華北目前推廣的冬小麥品種(強冬性),因不能滿足春化作用對低溫的要求,將可能被其它類型的冬小麥品種(如半冬性)所取代。陜北蘋果的種植區域要向北擴。其次,根據水文模型模擬結果分析,未來50~100年,陜西、寧夏、甘肅、山西等

北方省份年平均徑流深減少2%~10%。氣候變化將進一步加劇寧夏、甘肅、青海、新疆、山西、陜西等北方省的水資源短缺,人均水資源量減少幅度為20%~40%。預計到2050年中國西部極高山地區冰儲量將大幅度減少。再次,如不采取適當措施,在21世紀內,一些被認為為“瀕危”的物種將會滅絕,“受到危害或脆弱”的大部分物種將會越來越稀少。

最后,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健康具有多重影響,有些影響是正面的,但多數是負面的。如果熱浪的頻率和強度增加,那么死亡和患嚴重疾病的危險性也會增加,高齡人群和城鎮人口尤其如此。在溫帶地區的許多國家,暖冬和較少的寒冷襲擊會減少與寒冷有關的死亡。冬天減少的死亡數遠遠超過了夏天增加的死亡數。極端事件頻率和強度的任一個增加,如風暴、洪水、干旱、臺風,都會通過各種方式對人類健康造成不良影響。這些自然災難能夠直接造成人員傷亡,也可通過損毀住所、人口遷移、水源污染、糧食減產致使饑餓和營養不良等間接影響健康,增加傳染病的發病率。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沙塵暴 氣候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