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煤制氣:治霾治出更猛污染?

2014-01-24 08:35:36 騰訊評論

導語

治霾是現在中國繞不開的公共議題。減少煤炭使用,改變能源結構,是一條必經之路。所以去年,煤制氣產業(yè)迅猛發(fā)展。卻不少人擔憂,認為這會為環(huán)境帶來更大災難。如何看待呢?

一、煤制氣有治霾的好處,就一個勁兒上項目

1、不管是制造還是使用煤制氣都大大減少了顆粒物等主要大氣污染“恐怖分子”

北京的7600億元治霾計劃里裝了哪些“藥”?煤制氣應該不可少。去年有報道披露,“第一個由國家發(fā)改委核準的煤制氣示范項目將于2013年年底實現對北京供氣。”北京燃氣集團還出資了這個項目。北京應該是全國第一個大規(guī)模用上煤制氣的城市。那么,這個“藥”對北京來說奏效嗎?答案是肯定的。煤制氣其實就是通過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學反應,把煤炭給變成和天然氣差不多的“人工合成天然氣”,主要成分也是甲烷。用起來和天然氣本尊是差不多的。換而言之,類似PM2.5這種人見人恨的東西是大大減少了。

那么,在生產、氣化的過程中,會不會有顆粒物等大氣污染物呢?這不用擔心的。大的廢爐渣會被集中處理,而細小顆粒本身就是高溫氣化的材料。另外的空氣“恐怖分子”,諸如硫化物、氮氧化物等,技術上也能夠在生產過程中就得到比較好的控制和回收。

2、所以在大氣污染防治計劃公布后,煤制氣突然變成了“熱門行業(yè)”

2013年9月發(fā)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大氣污染“國十條”)要求,到2017年實現我國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降到65%以下。國十條在加大清潔能源替代中又專門提到了天然氣、煤制氣、煤層氣。如果直接用天然氣來代替這部分煤的話,那么我國自己的產量肯定有巨大缺口。而我國又是產煤大國。把煤炭給改成天然氣豈不是一個一石二鳥、事半功倍的做法?

所以,在去年一年,煤制氣項目開始了井噴,從發(fā)改委拿到“準生證”的項目有20多個。而且這些項目基本都是央企在運作的大項目。有測算顯示,未來三年煤制氣的投資規(guī)模就有2400億元。

二、治霾是有著落了,可它有四大別的環(huán)保緊箍咒

1、第一道緊箍咒叫耗水量巨大,不巧,我國煤多的地方卻缺水資源

煤制氣行業(yè)是煤化工的一種。雖然和其它的煤化工伙伴們比,煤制氣耗水算少的了,可是和頁巖氣這種傳說中很費水的資源開采項目比,煤制氣竟然還要大。智庫世界資源研究所(WRI)去年發(fā)表的一份研究結果顯示,國十條行動計劃中的煤制氣的發(fā)展規(guī)劃將有可能使得短缺的水資源進一步受到威脅。

有一個概念叫耗水量,指在輸水、用水過程中通過蒸騰蒸發(fā)、土壤吸收、產品帶走、人和牲畜飲用等各種形式消耗掉,而不能回到地表水體或地下含水層的水量。這份報告就分析說,在煤制氣的生產過程中,會有相當一部分水因工藝消耗或蒸發(fā)不能回到水體。而頁巖氣的生產雖然也需要巨大的水,可是水體并不會消失,經過處理后甚至還能循環(huán)利用。

那么,到底要多少水呢?報告舉了個例子,如果每年至少有40億立方米的氣體從內蒙的工廠輸送到北京,那么,生產這些煤制天然氣將消耗320億升淡水,足以滿足100萬位內蒙當地居民全年的生活用水需求。

目前,大部分的煤制氣選址集中在內蒙和新疆。而這兩個地方本身水資源也不豐富。放大來看,也是如此。根據國家統(tǒng)計局的數字計算,山西、內蒙、新疆、陜西這四個省份的煤炭儲量占全國的68.36%。但是水資源總量僅占全國的6.46%。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就是,煤制氣企業(yè)得和其它工業(yè),和農業(yè)生產搶水。

有暫時的解決辦法,就是水權置換,不過意味成本攀升。比如很多地方農業(yè)用水遠大于工業(yè),且效率不高,企業(yè)可以用投資節(jié)約型農業(yè)灌溉設施的辦法來置換一定的用水。當然,這就意味著成本的攀升。

2、第二道緊箍咒叫污水處理隱患,有辦法治,但不能說靠企業(yè)自覺就好

煤制氣有污染嗎?當然。污染不往空氣里走了,那就到了廢水中。廢水能處理嗎?當然可以將危害大大降低,可光憑企業(yè)自覺可不行。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研究員陳家仁在接受采訪時說,目前成熟的煤制氣技術已經有三種,國內目前上馬的煤制氣項目大多采用碎煤固定床加壓氣化這種,其優(yōu)勢是生產成本較低,但劣勢是大量含酚廢水難以處理。此外,中國環(huán)境報一篇名為《能源轉型煤制氣能否挑大梁?》的文章稱,煤制氣生產過程還伴隨著有毒的硫化氫和汞的排放,如未能進行妥善的凈化處理,將對周邊環(huán)境形成潛在的健康威脅。

這些污染都是有辦法處理的,可也不能指望企業(yè)自覺“增加成本”。比如瑞銀證券一份報告稱,用一種誕生于1883年的工藝就能把硫化氫中的硫提取,轉化為可以賣錢的硫磺。另外,酚水經過處理也可以大大降低酚濃度。不過,企業(yè)處理這些又要成本,自己不會那么自覺去做。

3、第三道緊箍咒叫作二氧化碳,整個溫室氣體排放量其實增高了

煤制氣,其實涉及到兩個過程,一個是把煤變成合成天然氣的生產過程,另一個是在終端使用的過程,兩個過程都會產生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在一起就可觀了。首先引爆中國煤制氣環(huán)保危機這個話題的就是美國杜克大學的學者發(fā)表在《自然》旗下的子刊《自然—氣候變化》(Nature Climate Change)上的一篇學術文章。該文章稱,目前(中國)九個獲批項目的合計371億立方米/年煤制氣產能,生命周期內,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是常規(guī)天然氣的7倍。這個數字被質疑有些夸大,那別的數據呢?2013年初,清華大學學者做第一署名人的、在《能源政策》(Energy Policy)雜志發(fā)表《煤制氣:中國能源安全與碳減排的解決之道?》一文提到,和其它同類產品比,煤制氣的二氧化碳排放要高出20%到108%。而瑞銀證券的研究人員更是把煤電廠和煤制氣發(fā)電做了比較,結果整個周期,煤制氣發(fā)電產生的碳排放比煤電還多。

也不是沒辦法,不過得找到二氧化碳處理渠道。在煤制氣的過程中好好地捕捉和儲存二氧化碳,是成本和技術問題。另外,大量的二氧化碳不能一直堆在那里,就得賣給需要的企業(yè),運輸管道也是個問題。

4、第四道緊箍咒叫作能源效率,中西部煤制氣再長途跋涉到東部用,要消耗更多煤

上述清華學者的論文另一個主要的論述方向就是效率問題。本來,把煤轉化成氣這個過程的轉化效率挺高。不過煤制氣經過漫長的管道從西部運到東部,然后再取暖、燒菜、發(fā)電用,能源的轉化率就低下去了。清華大學的團隊就用了北京、上海等地的數據,通過模型發(fā)現,對于采暖、用電和家庭炊事3種城市燃氣的用途,直接燃煤技術路線的能耗比煤制天然氣技術路線的能耗分別低19%、54%和38%。一些能源學者和研究機構的估算也差不多。這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做同樣的事情,要耗費更多的煤。

這就很難辦了。有專家建議,就近建設發(fā)電廠,然后再西電東輸效率會提高很多。不過,電網既不是那么好建設,也不是那么好接入的。

通過以上分析,也就難怪國內外很多專家學者都憂心忡忡,擔心這四個戴在煤制氣頭上的緊箍咒發(fā)作,甚至擔心這會造成“環(huán)境災難”(杜克大學報告語)。

三、四個環(huán)保緊箍咒足以警示,不能“此地治霾,彼地遭災”

1、某種程度上,在現有條件下煤制氣這種能源結構調整方式就是污染“東西大挪移”

每一道緊箍咒都有或多或少解決的辦法。但是,四道扣在一起就顯得困難重重。不解決的話,到底是誰在吃虧?著名能源經濟學者林伯強在一篇名為《煤制氣未改能源結構 只是轉移了污染排放》的經濟評論里就說,“大規(guī)模發(fā)展煤制氣替代燃煤,實際上只是將污染排放從東部轉移到西部,從整體上增加全國的排放量,也不利于應對氣候變化。”

2、總之,有錢治霾是好事,但“拆西墻補東墻”不行,“顧短不想長”不行

大氣污染“國十條”中是這樣說的,“制定煤制天然氣發(fā)展規(guī)劃,在滿足最嚴格的環(huán)保要求和保障水資源供應的前提下,加快煤制天然氣產業(yè)化和規(guī)模化步伐。”“最嚴格”和“保障”二字是前提。前些年就有一次煤制氣的產業(yè)大井噴,由于各地盲目上項目,隨后審批被收緊。而如今,卻因為“霧霾”之名,煤制氣去年又成了炙手可熱的行業(yè)。相信隨著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出臺大手筆的治霾措施,在天然氣資源緊張的情況下,煤制氣會更受大城市或者說經濟發(fā)達地方的追捧。

不過,煤制氣或許能夠作為一時的緩沖,但是能源結構中的煤炭消耗其實并未降低,甚至因為其低效率還增加了,畢竟不是長遠之策。

有人說,中國就是煤多,煤就是便宜,不能浪費這種優(yōu)勢,要自主。但煤制天然氣也不是很好的自主辦法。在1984年,美國建起了全球第一座煤制氣工廠——美國大平原公司。這也是現在全球唯一一個煤制天然氣工業(yè)化示范項目。美國后來的煤轉化氣工廠,都不生產純甲烷,而是一種混合氣體,全部直接用來發(fā)電。大平原項目雖然依然在運行,不過多次被政府補貼,投入巨大。而和中國不同的是,這個項目就負責給周圍民眾供氣,并不用長途運輸,且二氧化碳捕捉儲存后會輸送給加拿大的石油公司,因為在石油開采中可用到二氧化碳。大平原花了三十年摸索出來的成功經驗或許可以個別復制,但要想規(guī)模化很難。而有那么巨大的投入去做煤制氣,可能還不如把錢、技術投入到如何開采中國的頁巖氣上,在對環(huán)境保護上,后者的緊箍咒可能還要少一些,只涉及廢水等問題。而且不管是哪個國家的經驗都是,重點是改變整個能源的消費結構。

結語

如一位能源分析師說的,“能源轉型是踏踏實實的‘增氣’,而不是‘制氣’。”霧霾的禍首早就經過各種“剝皮”了,也不是沒有對策。可在各地普遍加大治霾投入時,煤制氣這個典型問題也說明了甄別對策的重要,拆拆補補也不是辦法。




責任編輯: 張磊

標簽:煤制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