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綠色跨越鋪就低碳發展路

2010-03-25 16:03:12 中國新聞周刊   作者: 王健   

依托自身優勢,發展可替代清潔能源;依靠科技和管理,實現節能減排;未雨綢繆,布局新能源開發;創新機制,探索綠色跨越新路徑。中國石油正在鋪就一條低碳經濟發展之路。

2009年末的哥本哈根氣候峰會并沒能針對全球氣候變暖開出良方妙藥。在國際關系錯綜復雜的糾結和各種政治力量的角逐和博弈之中,世界氣候變化的最終解決方案依舊懸而未決。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政府鄭重承諾,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至45%,并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毫無疑問,低碳發展已經成為中國發展的必由之路,并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設定、方針確立、戰略規劃和路徑選擇提出新要求和新方向。

作為發展中的大國,中國面前的現實挑戰是:如何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開創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低碳發展之路,以環境友好和可持續發展實現中國的綠色跨越。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其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任何行業和企業必須適應這一趨勢,才能贏得主動,贏得未來。作為中國能源型企業的“共和國長子”,中國石油早已開始了自己的努力和嘗試。

依托自身優勢 大力發展可替代清潔能源

低碳之路如何走?很多人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新能源上。但目前在中國剛剛起步的新能源,在短期內并不可能大量替代化石能源。2008年,中國能源消費構成中,水電、核電、風電等新能源所占比重僅為8.9%, 而煤炭的比重高達68.7%。

資源稟賦和特殊國情決定了當前乃至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以化石能源中的清潔能源替代高污染低能耗傳統能源不失為一個非常現實的解決方案。

天然氣就是這樣一種清潔能源。使用天然氣能減少二氧化硫和粉塵排放量近100%,減少60%二氧化碳排放量和50%氮氧化合物排放量,并有助于減少酸雨形成,延緩溫室效應,從根本上改善環境質量。它稱得上是向低碳、無碳能源過渡的橋梁。

所以,天然氣是目前低碳經濟發展的現實選擇。而大力發展天然氣,改善現有能源消費結構,成為石油石化行業在探索低碳發展之路過程中責無旁貸的任務和目標。

中國石油早已經將開發利用天然氣作為實施清潔發展的重要內容。現已建成了川渝、塔里木、鄂爾多斯(12.78,-0.35,-2.67%)、柴達木等四大氣源以及西氣東輸、陜京二線等天然氣管道,供氣范圍覆蓋了26個省、市、自治區。供氣沿線城市的空氣質量得到了有效改善和提高。

2010年2月24日,歷經4年建設、投入運行5年的西氣東輸管道工程順利通過國家驗收。正是這條清潔能源大動脈,每年可替代2800萬噸煤炭,約減少二氧化硫排放83萬噸、二氧化碳排放6000萬噸。其中,陜京一線就使北京市每年減少燃煤396萬噸,減少飛灰、廢渣100多萬噸。如果這些灰塵落在城區,厚度將達30厘米左右。得益于天然氣的使用,11年來,北京市少用燃煤已經超過4000萬噸,北京藍天數從1998年的100天增加到2009年的285天。

預計到2015年,國家規劃新建干線管道長度將達到2.4萬公里,管道總里程4.8萬公里,屆時將形成西一線、西二線、西三線川氣東送線等主干管網,建成一個橫貫東西、縱貫南北的天然氣基礎管網。

昔日的絲綢之路聞名世界,今天中國石油的能源大動脈同樣令人矚目。將清潔的天然氣源源不斷送到千家萬戶,積極推進可替代清潔能源的使用,中國石油為低碳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依靠科技和管理 實現節能減排

“要切實加強節能減排工作,把環保事業長期不懈地抓下去,讓子孫后代生活在天更藍、水更綠的自然環境中。”《2009年政府工作報告》 —— 溫家寶

節能減排是發展低碳經濟的必由之路。中國石油作為中國最大的國有能源企業之一,節能減排不僅僅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動力驅使,更是企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和迎接低碳經濟的重要戰略選擇。

正如中國石油總經理蔣潔敏所說:“始終將節能減排納入發展戰略,堅持走‘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節能發展、清潔發展之路,努力提供清潔、優質、高效的能源產品,這是中國石油的發展方針。”

科技進步是實現節能減排的重要推動力。中國石油在“十一五”期間分別實施“十大節能工程”和“十大減排工程”,選擇成熟可靠的先進節能節水和環保減排技術,推進實施節能減排科技示范工程。在油田開發和煉油化工業的關鍵環節實施優化集成技術改造,使節能減排達到最大化最優化。[page]通過科技創新,二氧化碳如今派上了新用場。目前,一項重大試驗——二氧化碳驅采試驗已經在大慶、新疆等多個油田進行。這項實驗也被列入國家“863”專項發展計劃中。二氧化碳驅采利用的是電廠、煉化企業等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對生產過程中的二氧化碳進行捕捉和封存,是中國石油從源頭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措施之一。

科技創造輝煌。2 0 0 6 年至2009年,集團公司所屬企業獲各級環境保護類的科技成果獎勵共35項,形成稠油污水回用注汽鍋爐、煉化污水回用、鉆井及井下作業清潔生產和生態環境保護等四大類環保新技術。

節能減排僅僅有技術創新是不夠的,加強管理是關鍵。為此,中國石油成立了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節能減排工作的統一領導。同時,調整強化了節能減排工作管理職能,逐級分解和落實節能減排目標。逐步完善了節能減排的組織管理體系、統計監測體系和指標考核體系,建立了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和激勵機制以及專項投入機制。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科技創新和強化管理的雙重努力下,中國石油的節能減排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公司已經提前完成了“十一五”的節能減排目標。我們有理由對中國石油的綠色跨越和低碳發展抱有十足的信心和希望。

新能源開發:綠色跨越的飛翔之翼

如果說節能減排鋪就了通往低碳經濟的必經階梯,那么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就是為綠色跨越插上了飛翔之翼。

作為能源消費大國,中國開發和利用新能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一方面,中國具有豐富的新能源資源儲備,開發利用前景十分廣闊。另一方面,低碳時代的來臨也使得新能源開發和利用技術成為未來國際經濟的制高點,在新能源領域積累的技術和產業優勢不但能夠在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保障能源供給,更能在未來低碳經濟的國際競爭中獲得巨大的優勢。

新能源開發的戰略意義有多高,中國石油肩上的使命和責任就有多重。在沉重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的驅使下,中國石油近年來結合自身優勢,積極參與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制定有效的戰略目標和實施規劃,投入了大量資源,不斷提升我國新低碳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出現的創新機制。

所謂碳交易,即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其基本原理是,交易的一方通過支付另一方而獲得溫室氣體減排額。購買方可以將購得的減排額用于減緩溫室效應從而實現其減排的目標。

碳中和則是另外一種減緩全球變暖的創新努力。利用這種環保方式,公司或個人通過計算自身日常活動直接或間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計算抵消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經濟成本,然后付款給專門企業或機構,由他們通過植樹或其他環保項目抵消大氣中相應的二氧化碳量。

作為中國大型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中國石油深知自己在探索機制創新的低碳發展之路上擔負的重要責任。率先垂范和自身積極參與,并不足夠完全履行社會責任。通過和相關機構合作,積極搭建碳交易和碳中和平臺,努力推進機制創新,打造中國低碳先鋒,從而彰顯中國石油的企業社會責任。

有交易就要有市場,碳交易同能源綜合利用水平。

按照《中國石油“十一五”新能源業務發展規劃》的總體要求,目前中國石油的新能源開發和利用工作進入一個良好發展的階段。

煤層氣開發穩步推進,累建產能3.3億立方米。燃料乙醇初具規模。燃料乙醇總規模即將達到55萬噸。生物柴油蓄勢待發。地熱發電逐步實施:中國石油在華北油田開展的地熱先導性實驗,取得了突破。油頁巖先導示范工程準備就緒。

開發利用新能源是應對能源、環境挑戰,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根據新能源發展戰略研究專家預測,隨著石油的世界性大量消耗,不久后全球將面臨資源短缺的現實問題。未雨綢繆,中國石油在我國新能源未來的開發和利用領域中定會成為積極的推動者和堅定的實踐者。

推動機制創新,探索低碳新途徑

低碳作為未來經濟的發展方向,不僅需要技術創新,而且需要機制創新。碳交易和碳中和正是在樣需要透明和公平的市場平臺。在深刻地認識到碳交易市場機制的重要性后,中國石油全資子公司中油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與芝加哥氣候交易所、天津產權交易中心合資成立的天津排放權交易所,成為全國第一家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家綜合性排放權交易機構。

作為利用市場化手段和金融創新方式促進節能減排的國際化交易平臺,天津排放權交易所的成立和運行大大有助于我國運用市場手段提升能源效率、推動節能減排、改善環境、應對全球氣候變化。2009年已經完成中國首筆二氧化硫排放指標交易。

在碳中和方面,中國石油也做出了積極的努力和嘗試。中國石油早在2007年就和國家林業局、中國綠化基金會合作成立了中國綠色碳基金。基金先期由中國石油集團捐資3億元人民幣,用于開展旨在以吸收固定大氣中二氧化碳為目的的植樹造林、森林管理以及能源林基地建設等活動。據估算,中國石油集團的這些捐款用于造林,今后10年內將吸收固定二氧化碳500萬噸至1000萬噸。

中國綠色碳基金的設立,不但為中國石油自身提供了一個低碳發展的平臺,還為企業、團體和個人志愿參加植樹造林以及森林經營保護等活動,更好地應對氣候變化提供了有效渠道。現在已經有多家企業和個人通過基金平臺中和自身碳匯。同時有效放大宣傳效應,提升社會低碳意識。

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所說:“建立中國綠色碳基金,積極實施以增加森林儲碳能力為目的的植樹造林、保護森林等林業碳匯項目,這是在中國碳匯事業和生物質能源發展進程中邁出的重要一步,是具有前瞻性和深遠意義的一件大事。”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綠色 低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