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新能源產業難題待解

2014-03-25 08:16:35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作者: 劉繼峰  

能源與環境問題是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兩大突出問題。而新能源產業則是保障能源安全、優化能源結構、促進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保護生態環境、調整產業結構的戰略選擇。近年來,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各地方政府都推出各項政策支持新能源產業發展。然而棄風棄光棄水現象頻頻出現,光伏、風電等行業產能過剩,給新能源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籠罩上一層陰霾。

“目前新能源領域的政策已經很多,現在需要的是能夠落實到位,落實問題需要能源主管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共同協調和統籌。”對于新能源領域近年來頻頻出現的一系列問題,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有著更為深入的理解和認識。

不容忽視的產能過剩

“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和《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明確了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7個戰略性新興產業。2012年,國務院頒布《“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進一步明確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任務和政策措施。”在孟憲淦看來,新能源被列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足以說明我國對發展新能源的重視程度。

“新能源代表新經濟具有很強的生命力。但現在新興產業一哄而上,缺乏有序發展,有可能形成新一輪產能過剩。”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朱宏任曾對我國的新能源產業發展敲響警鐘:“要防止重復建設給行業發展帶來新的嚴重困難。”

“新能源形成產能過剩的主要原因還是政企不分,政企不合理情況下導致的唯GDP的結果。”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計表示,目前新能源已成為各地大力發展的重要產業,在成為地方政府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同時,也可能產生新的產能過剩。

“光伏作為新興產業落地后,短期內成為各地招商引資的對象,地方政府給土地、給政策支持、給電價優惠,使得光伏園區近年來在全國遍地開花,結果造成光伏產品在全球范圍內供大于求。”孟憲淦告訴記者,中央政府大力推動新能源產業的初衷是好的,但一些地方政府官員過于追求個人政績,對光伏盲目進行低水平重復建設,最終導致產能過剩情況的發生。

德勤日前發布的《2013中國清潔技術行業調查報告》稱,由于此前嚴重的過剩局面一直未能根本改觀,2013年我國整個光伏產業鏈產能過剩仍很嚴重。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以來,國內光伏業產能達40吉瓦,實際出貨量僅11.5吉瓦,這意味著結構性產能過剩狀況依然明顯。

國家能源局最新統計顯示,2013年我國風電新增裝機1360萬千瓦,累計并網裝機達到7500萬千瓦,年發電量1400億度;核準在建容量5667萬千瓦;風電利用小時數超過2000小時,平均棄風率為10%,比2012年降低了7個百分點。

“根據統計,2012年風電發電量為1000億千瓦時的時候,當年棄風電量為200億度。2013年在風電發電量增至1400億千瓦時的情況下,棄風量為150億千瓦時,情況確實有所好轉,但形勢依然嚴峻。”據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中心主任李俊峰估算,150億度棄風電量的經濟損失大約為75億元,相當于150萬噸的煤炭消費量。

“在我國優質風電資源的集中區,當地的消納能力不足,而且遠離用電負荷中心,在跨區輸電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又運不出去,造成棄風大量出現。”李俊峰認為,相關部門必須重視電網規劃和建設與新能源發展銜接不夠的問題,盡快解決電力跨區輸送問題。

自主創新亟待加強

世界自然基金會近日發布《中國的未來發電》報告稱,倘若中國能從現在開始加快應用現有及未來可預見的節能技術,出臺更加嚴格的節能標準,同時加強對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支持,并逐步擴大可再生能源發電率,那么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將占中國總發電量的80%。報告進一步提出,如果一切條件合適,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最高可達83%,其余17%將主要來自燃氣發電。

“當前,新能源的推廣在技術、公眾接受、成本以及商業模式上還存在一些問題。但從長遠看,新能源的推廣有利于國家經濟發展,是可持續的。”在剛剛結束的第三屆海西國際新能源產業博覽會暨高峰論壇上,廈門大學能源研究院院長、首批中央“千人計劃”入選者李寧如此表述。

“我國每年對新能源的財政補貼都用于市場,而歐美日等國家就非常清楚,產業要發展必須讓技術處于領先地位。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演講時指出,只有科技進步才是解決美國目前問題的關鍵。因此,美國大量的資金都用于新能源技術的研發。”孟憲淦呼吁,國家應該是集中力量進行科技攻關、提升創新能力,實現科技進步是一個長期的戰略性問題,必須高瞻遠矚地布局。

“過去人們稱光伏產業"三頭"在外,即原材料在外、市場在外、技術設備在外。光伏企業的關鍵設備基本上都是進口,這樣的新能源產業基本缺失核心競爭力。”孟憲淦指出,光伏是非常典型的新能源產業,認真研究其在發展中的問題,能對新能源產業的發展起到很好的借鑒作用。

兼并重組做大市場

前幾年,我國光伏產業因缺乏政策引導,各地在利益的驅使下一哄而上光伏項目,盲目發展,粗放擴能,造成光伏產能過剩,產品核心競爭力不強。再加上歐美對中國光伏產品進行“雙反”調查,曾經如火如荼的光伏產業急速陷入嚴冬,光伏產品價格暴跌,國內80%以上的光伏企業處于停產和半停產狀態。由于市場持續低迷,大部分中小企業關門進入“休眠”狀態。

為重新啟動光伏市場,行業主管部門開始著手淘汰落后產能,推動產業升級整合。然而,2013年第四季度以來,國內再度掀起了光伏電站的投資熱潮,光伏產品需求量出現歷史性突破。對此,專家預計2014年光伏行業兼并重組力度將進一步加大。

自2013年9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后,11月又公布了第一批符合《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的企業名單,通過審核的企業達到80%,全國有25家、江蘇有5家企業未能通過最終審核。一家光伏企業負責人指出,不符合《條件》的多晶硅企業,大部分是因為2012年停產或者減產,造成當年產量低于年產能的50%。企業建電站的主要資金來源是銀行貸款,合格企業目錄一出,不合格的企業在貸款、稅收方面的難度必然加大,甚至可能貸不出款,屆時將有不少的不合格企業將因此無法生存。這也是行業兼并重組的必然選擇。

據了解,工業和信息化部還將有第二批、第三批審核,但預計獲得“合格證”的光伏企業將非常有限。此外,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在研究起草《光伏企業兼并重組實施意見》,與部分省市及國開行等深入溝通,推動有意向的部分光伏企業先期開展兼并重組。根據安排,未達標企業須在國家政策指引下,通過兼并重組、技術改造等達標。

國家能源局一位官員表示,光伏行業調整結構的結果是,只需要五六家龍頭制造企業就夠了,原先的幾千家肯定是太多了。對于光伏企業的境況,李俊峰表示:“兼并重組不可以靠政府,必須由企業去做。”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也強調,重組是一件很難的事,必須要按照市場規律去做,國家應減少政策干預。

“淘汰落后產能和不具備競爭力的企業是光伏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發展新能源產業,市場能做的事情,政府就不要參與。”孟憲淦表示。種種跡象顯示,我國光伏行業的洗牌正在加速。




責任編輯: 曹吉生

標簽:生態文明,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