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困獸之爭 新能源汽車發展之歷程

2014-05-04 12:57:32 財新網

狼,終于來了。特斯拉的到來,再次引發了中國人對新能源車的關注。這波純電動車熱潮,因為與IT、互聯網及電商模式的接駁,吸引的眼球遠遠超出了以往。特斯拉是電動車“替代汽車”的救世主,還是僅僅一個激進新穎的商業模式?結論還有待劇情的深入。

過去的五年,中國剛剛正從上一輪電動車大躍進中走出來。2009年全球金融海嘯,科技部門寄希望純電動車實現“彎道超車”,搶跑全球汽車業。電動車熱幾乎成為舉國體制:決策層期待戰勝危機的突破;地方志在科學創新的業績;企業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然而,卻因嚴重低估電動車研發和世界技術水平的差距以及推廣的難度,大筆“學費”砸下去,各種規劃卻基本落空。

按照2009年中國政府公布的《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年以純電動車為主的新能源車產量就要達到50萬輛,占汽車總銷量的5%;但直到2013年底,真正賣到消費者手中的純電動車只有數千輛。

從有百年歷史的有軌電車到城鄉數以億計的電動自行車,在中國人看來,純電動車技術門檻最低,彎道超車的把握最大。盡管在發達國家,純電動車只是新能源車技術路線并進的眾多選項之一,在中國卻成為“孤注一擲”的首選。

但漸行漸知,電動車不但要有傳統汽車研發制造的功底,還要有動力電池、集成控制、電機等方面的創新突破。當許多中國的電動車專家教授被跨國公司請出國門參觀,看了人家的電動車研發手段和驗證流程時,方才感慨天外有天,與之相比絕不在“同一起跑線上”。所謂 “彎道超車”,只是中國人關起門來的臆想。

泡沫和喧囂終將過去,一批腳踏實地的中國企業會脫穎而出。比亞迪、北汽等一批執著于新能源車研發的企業如今信心滿滿地提出,即將推出堪比特斯拉的車型。

新能源車路線圖

2001年1月,底特律,新世紀第一個國際車展。對豐田汽車公司社長張富士夫的專訪給我留下難忘的印象。時逢全球汽車業一輪大兼并,我問他,豐田如何迎戰這次資本大潮?他的回答似乎和企業重組并無關聯:新世紀的主動權在那些掌握節能環保最新技術的企業手里。

從奔馳發明第一輛汽車開始,迄今已有128年,汽車技術現在面臨著革命性的變革——包括先進的動力能源、電子控制和新型材料。而在新能源車的探索方面,所有跨國公司都采取了全面研發、齊頭并進、不同時間節點各有側重的戰略。

我見過國內許多主管官員和電動車專家,一味主張在純電動車“一棵樹上吊死”。然而,不知道新能源車的體系內涵與外延,不了解新動力能源技術研發應用路線圖的內在邏輯,奢談新能源汽車發展,無異于盲人摸象。

各國汽車業經過無數曲折和彎路,在2010年前后,終于就動力能源技術的“路線圖”形成共識,由近及遠的排列分別是:一、傳統汽車的高效動力總成和生物柴油、乙醇等生化燃料;二、混合動力;三、純電動車(只適合作短途);四、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和增程式電動車;五、氫燃料電池車。由于氫能源蘊藏豐富、排放為零,是新能源汽車的終極方案。

在新能源車的技術路線選擇上,除了傳統發動機的優化,“電驅動”將成為貫穿混合動力、純電動、增程式、氫燃料電池的核心技術平臺,所有新能源都要轉化為電能儲存并驅動汽車運行。從廣義上說,新能源車都是電動車。

內燃機優化仍是主流

直至今日,全球每年生產的8000萬輛汽車基本都是內燃機汽車,內燃機動力總成的科技創新一直是汽車業節能減排的主攻方向。比如渦輪增壓和缸內直噴技術(簡稱FSI),大大提升了汽油在發動機里的充分燃燒;而雙離合變速箱(簡稱DSG)的發明,使變速箱換擋過程的能量損失幾乎為零。

節能減排,不光是動力總成技術創新的目標,也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包括減小車身的風阻系數、車身輕量化、降低輪胎摩擦阻力、電器設備智能化和能量管理等多種學科。

在全球,汽車節能減排的一個大趨勢是柴油發動機的采用。由于一系列先進技術的采用,柴油發動機的油耗只有汽油機的三分之一到一半,排放中的碳顆粒和有害物質比上世紀80年代降低了90%以上,令人刮目相看。

2010年秋,我先后訪問沃爾沃和雪鐵龍,得知沃爾沃在瑞典銷售的柴油轎車與汽油車比例在2000年是1∶9,到2009年猛增到9∶1;雪鐵龍2009年在歐盟銷售的轎車,70%是柴油車。

柴油不僅來自石油。在歐洲,油菜籽、速生秸稈等都是綠色柴油的新來源。在中國,“地溝油”是人們餐桌上的夢魘,但經過處理,“地溝油”恰恰是生物柴油的好原料。

在可預見的將來,傳統汽車依然是世界汽車業的絕對主流,因而傳統動力優化的意義格外重大。大眾中國前總裁范安德從2007年到2010年,在中國推行“動力總成戰略”,把大眾在中國生產的轎車油耗和排放降低了20%。年產2000萬輛汽車的中國,如果能夠全面的降低油耗和排放20%,就意味著為市場提供了400萬輛油耗和排放全部為零的新車,這一效果何等震撼。

中國汽車業的能源科技研究和開發,傳統內燃機汽車的能源優化應該排在優先考慮,它是節能減排戰役中站在地上的那條 “腿”,站的穩,邁出去尋路新能源的那條“腿”才得以支撐。

正文未完,請點擊分頁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