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國內制造業還在為高成本發愁,瘋漲的原材料價格,不斷擠壓著大大小小的生產型企業的利潤,然而風水輪流轉,如今,曾經風光無限的煤炭、鋼鐵、電解鋁等產業一個個陷入過剩泥淖,幾乎呈現全行業虧損的局面。而其產品價格的持續走低,使得位居下游的生產型企業感受到了經營好轉的絲絲“春意”。
煤炭行業已成虧損“重災區”
近日,隨著多家煤炭行業的上市公司披露了一季報,展現出行業的困局,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大幅下滑,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
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國內大型煤炭企業虧損面已擴大至44.4%。即便是作為國內煤炭行業的領軍者,中國神華在當前持續低迷的行業環境下也難以獨善其身。雖然一季度盈利超百億,但相比2013年同期仍下降了近10%。
令人擔憂的是,雖然不少地方政府出臺了諸如減免稅費、促進煤炭銷售等支持政策,但全國煤炭市場過剩的局面卻難以根本改變。
平煤神馬集團一位相關人士表示,雖然神華集團5月初略微上調了煤炭價格,但是可以看到目前煤炭價格幾乎沒有上漲的動力。其透露,現在平頂山煤炭的板車價格普遍在每噸400多元,比兩年前少了近300元。
雖然近期煤炭價格出現了小幅回升,但在業內人士看來,主要還是靠神華和中煤的提價拉動。“國內的需求量沒有因為中央的刺激政策而出現明顯上漲,上游煤炭企業的庫存量不小,下游需求又放緩,如果政府不出臺相關的保障政策,今年煤企賠錢基本將成為現實。”上述人士表示。
即便如此,煤炭業依然有可能面臨更加艱難的局面。行業人士告訴記者,雖然目前一些煤企已經出現坑口價低于開采成本的情況,但在進口煤沖擊、國內消費需求難以回升以及新能源的替代推進等三方面因素作用下,煤炭價格將迎來一個探底過程。
不僅煤炭生產賠錢,搞運輸的也叫苦不迭。
鑫生物流總經理梁棟告訴記者,現在做煤炭運輸的企業大多也陷在虧損的泥潭里,至于何時能賺錢,誰心里都沒底。
他舉例說,去年一車4000噸的動力煤,運到湖北利潤大概有3萬元,而目前毛利潤不足兩萬元。“這還不算可能因為抽檢不合格或是耽誤運輸時間而造成的損失,不賠錢就謝天謝地了。”上述人士表示。
按照行業人士的說法,現在的商品煤平均售價已經低于2007年的時候,由于下游用戶需求不振,煤炭產品供大于求,下跌是必然。而且第二季度是傳統的煤炭銷售淡季,行業還將繼續承壓。
電解鋁與鋼鐵成為“難兄難弟”
早在去年年底,中國有色金屬協會副會長文獻軍就曾表示,2013年電解鋁的產能可達到3200萬噸,遠超國家“十二五”規劃中2015年時產能2400萬噸的目標。
而有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實際生產電解鋁2194萬噸,過剩率超過30%。屋漏偏逢連陰雨,一方面是產能過剩,一方面是國際鋁價持續3年的下跌。數據顯示,LME鋁從2011年5月份的最高價每噸2802美元見頂后一直下跌,跌到2014年2月份的1671美元。
而電解鋁行業的窘境從行業巨頭中國鋁業半個月前出爐的2014年一季報的數據中,得到了充分“展示”。
由于受制于電解鋁產能嚴重過剩,電解鋁和氧化鋁的銷售價格持續下滑,中國鋁業一季度虧損21.57億元,較2013年同期增虧11.81億元。
據悉,今年中國鋁業主要產品電解鋁和氧化鋁的銷售價格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10%和5%左右,這也導致其虧損增加約13億元。
而數據顯示,進入2014年以來,鋁價一度跌落到12500元以下,并持續低位徘徊,成為近20年的歷史低點,加上不斷攀升的人力、物料和運輸等成本,使行業內多數企業苦不堪言,國內電解鋁企業一季度的虧損面已經超過90%。
與電解鋁一樣,鋼鐵行業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兒去,同樣作為嚴重過剩產業,二者可謂難兄難弟。
日前,寶鋼股份出臺了6月份主要鋼材產品出廠價格政策,其中對多個產品價格進行了下調,幅度在50元/噸至200元/噸之間。
然而這已是寶鋼股份連續第二個月全面下調鋼材產品出廠價,其出臺的5月份價格政策大幅下調50元/噸至150元/噸不等。寶鋼股份之所以連續兩個月全面下調出廠價,正說明其對行業前景的不樂觀。
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一季度,國內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8688億元,實現利潤-23.29億元,同比減少56.04億元,累計虧損面達到45.45%。
上游寒意,下游暖意
僅僅是在幾年前,以礦產品、橡膠、有色金屬、化工產品、農資、能源、建材、輕工原料、鋼材等為代表的各類原材料價格的大幅走高,使得下游部分制造行業幾乎陷入了零利潤的境地。
然而時過境遷。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今年第一季度,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利潤同比下降41.2%,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19.9%,有色金屬礦采選業下降15.6%,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13.6%,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下降6.3%,5個行業利潤合計同比減少394.6億元,下降17.7%。
伴隨行業的不景氣,煤炭、電解鋁、鋼材價格均達到近年來最低點。而上游的寒意,則讓下游的企業感覺到了絲絲“春意”。
匯金源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杜小雨告訴記者,如果按照定向采購來看,上游原料承壓確實可以讓下游企業利潤變高。
其舉例說,如果電解鋁在定向采購時價格為12700元/噸,加上每噸3000元的加工費用,一噸鋁材出廠價15700元。但是鋁材加工需要周期和進貨,進貨時電解鋁價格下降到12500元/噸,那么企業每噸加工費用可以多賺200元。
而這一傳導作用延伸到更為下游的領域,則愈加明顯。新鄉安化制造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劉明表示,過去上游煤炭、鋼鐵價格極高,下游制造業利潤空間很小。而現在這個情況確實正在改變。
以其公司為例,過去在煤炭和鋼鐵的采購上,占到了企業經營成本的70%以上。一臺價值900萬振動篩銷售到馬來西亞,利潤只有30萬元左右。
“但是現在同樣的機器,同樣的銷售價格賣到東南亞,利潤能夠增加到50萬元左右,原材料成本也下降到公司經營成本的六成以下,這就是最直接的體現。”上述人士表示。
一位市場人士告訴記者,諸如汽車、電子設備制造等行業,今年的利潤都不錯,同比增幅普遍在60%左右,其中主要因素就是成本的回落,而這與上游大宗商品價格走低有直接聯系。
企業擴產能,政府調結構
數據顯示,2013年,河南省鋁材產量776.5萬噸,占全國28.13%,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94億元,利潤44.98億元。
而將其對比電解鋁行業當下的狀況,則顯得更加耀眼。而趁著上游低迷,從而在下游擴產,成為不少企業的選擇。
杜小雨告訴記者,匯金源鋁業今年準備在永成投資112億元建設鋁加工、鋁銅再生利用項目。據公開資料顯示,該項目占地4500畝左右,預計2018年建成。項目建成后可為鋁精深加工產業園提供充足的鋁液等原材料,打造從再生資源回收、鋁銅金屬再加工到鋁型材加工,再到汽車、空調等零部件制造,更加完整的產業鏈條。
“除了政府的促進和企業的戰略外,也是看好未來的市場擴展和需求。借助能源下跌的態勢,下游加工企業的利潤能夠形成一定的剪刀差。”上述人士表示。
資源型企業步履艱難設法自救,制造企業則趁著好光景擴產能,而對于以能源行業為主導產業的地方政府而言,則面臨更為艱巨的任務。
據資料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以內蒙古、山西、河北為代表的某些省份,其經濟增速已經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這也與其經濟結構過度依賴煤、鋼鐵等能源以及資源型產業不無關系。
而如何調整以能源為主的單一的產業結構,豐富產業鏈條,強化打造新的支柱產業,突破傳統的單一資源型產業的制約,恐怕將是一些地方政府亟待解決的問題。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