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北京國際車展上,空前新能源車參展陣容無疑映射出未來汽車發展趨勢,新能源汽車并不是近幾年才開始發展,全球各品牌汽車廠商均在早些年就將新能源汽車作為發展計劃的重要部分。今年開始,內地城市陸續推出普及和推廣新能源車的政策,其中主要政策措施就是購車補助和加緊建設公共充電設施。不過很多消費者發現,想要在自己居住的小區內安裝充電樁難度依然很大,從而給消費者購買充電車的信心潑了冷水。
繼北京今年開始分配新能源車指標后,上海市政府近日發布《上海市鼓勵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暫行辦法》,對純電動乘用車的補貼額度為4萬元/輛,對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含增程式)的補貼額度為3萬元/輛,補貼力度和舊辦法一致。而對于燃料電池汽車,新辦法規定,燃料電池乘用車和商用車的補貼標準則分別高達20萬元/輛和50萬元/輛。
蘇州在5月19日召開的全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會議上,蘇州市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標準正式出爐。純電動汽車成為最大的受益者,市民如果買純電動汽車,將獲得最少8.1萬元的補貼。
20日,湖北武漢市政府推出9條優惠政策推廣新能源汽車。市民購買一輛新能源小轎車,不僅免征車船稅、不用交ETC通行費、武漢市內行駛不受尾號限行、充電免費,還能享受最高12萬元的政府補貼。
調查顯示,消費者目前最關心的問題不僅僅是購車補貼,而是在購買新能源車后充電的問題。北京市發改委曾透露其正在起草的《北京市示范應用新能源小客車自用充電設施建設管理細則》,提出2014年全市將建成1000個直流快速充電樁,實現中心城區和近郊區縣全覆蓋。為了緩解消費者的“里程焦慮”,在公用充電設施方面,北京市將于今年上半年建成100個快充網點。
但即便如此,目前仍有不少北京市民因建樁難而對購買純電動汽車持觀望態度。據北京汽車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夏寶山介紹,自2月26日首期搖號后,共有1428位市民直接配置了新能源汽車購置指標,但目前新能源車的私人購買量還是較低,多數消費者因充電難題而對電動汽車持觀望態度,購買積極性并不高。
北京市2014年兩輪新能源汽車搖號已經結束,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已經進入買車階段。然而,電動汽車“賴以生存”的充電樁安裝問題仍然沒有快速有效的解決。現在北京市民申請建充電樁的關鍵一步是,必須填寫新能源小客車購車充電條件確認書,這其中包括購車意向書、固定車位產權或使用證明、物業蓋章同意的申請書、現場環境照片等書面材料。也就是說,充電樁要進小區前提是需要有固定停車位和獲得小區物業同意,而現在協調的難點都集中在物業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