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國家有關部門對新能源汽車的鼓勵和肯定,上至中央、下至地方,都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支持政策加速落地。近日又有消息稱,工信部擬叫停新能源汽車地方保護,取消新能源地方目錄。以筆者看來,表面上,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緩慢是由于電池成本高、銷售價格貴、充電設施缺乏,其實關鍵的原因是地方政府的保護主義。對此可參考特斯拉在上海的發展模式——只要地方政府愿意支持,充電樁不是問題,牌照也不是問題。
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最發愁的是自己的產品只能在本地消化,難以賣到其他示范試點城市,而更廣大的全國市場因為沒有政府政策的支持也成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蠻荒之地。“十城千輛”還沒來得及總結經驗教訓,新的新能源汽車推廣試點又匆匆上馬,還是原來的武器,還是原來的一套披掛,會是什么樣的結果呢?據了解,在目前全國40家新能源汽車試點應用城市中,北京和上海最先推出所謂的“地方目錄”。
地方保護嚴重阻礙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自2009年中國推廣新能源汽車以來,一些示范推廣試點城市先后推出地方準入標準。比如北京要求進駐新能源汽車企業必須在北京擁有自己的整車廠,上海要求新能源汽車要在6秒以內加速到每小時50公里,同時百公里耗電要低于15度。而深圳則要求入標的電動汽車續航里程須不低于300公里。新能源汽車企業在地方保護主義的泥潭中繼續掙扎求存。受地方保護影響,一個普通消費者在所在城市很難買到一輛地方目錄之外的心儀的電動汽車,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供需得不到有效釋放。
新能源汽車競爭包括三大方面:技術創新、協同創新和產業化。和國外發達國家相比,中國新能源汽車在技術上不具備優勢。但我們具有超大規模國家的市場優勢,產業化優勢主要取決于市場優勢。所以,取消地方保護主義有助于釋放國家的市場優勢,加上產業協同創新機制建立,這一優勢將帶動市場的整體聯動效應。如果這個市場優勢再發揮不出來,在全世界新一輪新能源汽車競爭中,中國就無優勢可言。所以,全國統一市場,統一目錄,不能再搞地方限制。只有取消地方保護主義,國內新能源車市場才有機會破局。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