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中國地調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獲悉,由該中心組織實施的計劃項目“中國西部主要大型盆地碳酸鹽巖油氣資源調查評價”取得豐碩成果。
兩年多來,該項目在鄂爾多斯、塔里木、四川等盆地碳酸鹽巖油氣領域完成了28千米剖面實測、50口鉆井巖芯描述、4350千米二維地震資料解釋、137幅成果圖件、4710項次樣品測試等大量實物工作量,為我國西部碳酸鹽巖油氣資源研究和勘探積累了豐富的第一手野外資料。該項目取得的具體成果包括:
西部三大盆地碳酸鹽巖成藏理論研究取得新進展。項目首次系統劃分了臺地邊緣類型并建立了模式,精細刻畫了四川盆地寒武紀巖相古地理,明確了塔西南及塔東玉爾吐斯組烴源巖控制機制,厘定了鄂爾多斯盆地西緣、南緣下古生界兩種不同邊緣礁灘相帶的分布規律,編制了三大盆地巖相古地理圖、儲層分布圖、烴源巖分布圖等基礎圖件。
提出了3個新類型和3個新層系,明確提出了勘探新方向。3個新類型為:三大盆地古隆起斜坡帶層間巖溶,四川盆地裂陷槽兩側高能帶及鄂爾多斯、四川盆地局限臺地相白云巖。3個新層系為:三大盆地寒武系白云巖,鄂爾多斯盆地奧陶系中下組合及四川北部山前帶上二疊-中三疊統。
優選了9個碳酸鹽巖勘探重點新區帶,包括:四川盆地的川中-川東南古隆起斜坡帶(寒武系-下奧陶統),川東北米倉山-大巴山逆沖帶前緣(P3-T2)高能相帶;鄂爾多斯盆地的古隆起東側奧陶系中、下組合潮緣灘相白云巖,西北緣開闊臺地邊緣相帶白云巖、低能礁、沖斷帶下盤大型隆起構造帶;塔里木盆地的麥蓋提斜坡-瑪東奧陶系風化殼,滿西低凸起奧陶系層間巖溶、巴東良里塔格組臺緣帶、塔中-巴楚寒武系鹽下,塔北深層白云巖。
在鄂爾多斯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兩個新領域勘探獲重大突破。在鄂爾多斯古隆起東側的奧陶系地層中組合實施鉆探8口井,均獲日產百萬方以上高產氣流,發現多個含氣富集區。在塔中古隆起東部中深1井獲高產工業油氣流,首次發現寒武系鹽下原生高產油氣藏,解決了塔中主力烴源巖問題,對推動對深層白云巖的勘探意義重大。
建立產學研合作平臺,創新了油氣資源調查項目運行機制。科研院校、油田以項目為平臺加強了交流,項目成果得以及時應用,指導油田勘探。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