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前一日,默克爾曾參觀了位于成都的一汽大眾西南基地。此次訪問把汽車工業發展勢頭迅猛的成都設為首站也足見德國對本國車企在華發展之重視程度。而一汽大眾作為國內汽車品牌的領頭羊,為德系車在中國發展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試圖打破產能瓶頸
在2013年,一汽大眾國產車型銷量達到1,526,288輛,同比增長18.4%。今年年初,一汽大眾總經理張丕杰曾表示,2014年的產量目標是170萬輛。”實際上自今年三月開始,一汽大眾已連續三個月蟬聯月度銷量冠軍,持續的熱銷使其幾近達到“供不應求“的程度。由此看來,對于一汽大眾來說,相對于設法通過改變營銷體系、拓展渠道等方式來增長銷量,產能方面的不足才是其最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因此,近日來一汽大眾為突破產能局限性選址建立第五工廠的消息被炒得沸沸揚揚。而此次關于生產基地聯合聲明的簽署也使選址問題基本上塵埃落定。
目前一汽大眾已擁有長春、成都、佛山三地四個工廠。其中長春一廠、二廠均投產一汽大眾車型及奧迪車型,總產能分別為66萬臺;成都工廠產能已提至45萬臺,主要生產新捷達和速騰;佛山工廠同于長沙工廠,生產大眾和奧迪系列車型,總產能達60萬。四個工廠的年產能總和為171萬輛。根據一汽大眾2018戰略,未來或將有更多新車型引入,因此產能方面的擴充已刻不容緩。
加碼新能源
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不斷推廣和市場的逐漸壯大,一汽大眾為適應市場趨勢也瞄準了新能源。今年3月底,國家主席習近平造訪德國時,曾與默克爾共同出席并見證了大眾與一汽簽署協議儀式,此次協議旨在進一步擴大產能并適合中國新能源發展趨勢主推新能源汽車。而默克爾此次訪華也恰恰在力求加強兩國新能源汽車的合作。
由此看來,兩份協議的簽署似乎遙相呼應,顯示了中德兩國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重視。節能環保作為汽車行業未來發展的主題,在政府不斷出臺相關政策的同時各大車企也開始陸續對其加碼,在致力于發展自身企業的同時響應政府環保政策。
迄今為止,一汽大眾曾在2013年推出過一款純電動車-開利,開發基于2012款寶來,預計將于今年在佛山工廠正式投產,這也是一汽大眾在新能源車領域的首項研發成果。
路透社曾指出,盡管一汽大眾去年全球973萬輛銷量有三分之一來自中國市場,但在中國投產環保車輛方面卻較為落后。佛山工廠二期生產新能源汽車的計劃和此次協議的簽署相信是一汽大眾針對此項工作不足而做出的彌補,同時為迎合未來市場發展趨勢而奠基了基礎。
小結:
隨著一汽大眾的迅速發展,其將不斷滿足市場的需求而調整企業戰略和方針,建立新廠、加碼新能源等舉措旨在擴充產能、開辟新領域,這也均在大眾集團發布的“趨向未來”發展規劃之內,綜合一汽大眾的現有產銷數據和戰略布局來看,其提前實現2018戰略目標或許也并非無望。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