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上“統一標準”的高地,搶占市場先機,在這一點上,中國和德國顯然達成了共識。德國總理默克爾昨天現身清華大學,與中國工信部部長苗圩一同出席中德電動車充電項目儀式。中德兩國今后將在電動汽車相關充電標準方面開展合作,中德電動汽車的充電接口將完全統一,也就是說,未來德國的寶馬、大眾、奔馳和中國的長安、比亞迪、北汽等車企的新能源汽車將采用統一的充電接口。
中德的這一舉動,能給中國和德國的汽車業帶來多大影響?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對此做詳細解析。
經濟之聲:目前全球充電接口標準主要有哪幾種?這個標準里包含哪些內容?
羅磊:一般來說,充電接口標準分為四類,就是歐、美、日、中四大塊。所謂的標準就是充電接口的尺寸,包括它的形狀,包括它的電壓、電流等技術標準。
經濟之聲:統一充電接口的標準是不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羅磊:如果標準不統一的話,對于使用者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事情。統一標準也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各個國家、各個企業在制定新能源汽車過程中,可能是先從企業發展考慮,在設計上是有難度的。
經濟之聲:提到新能源汽車,大家最先想到的應該是特斯拉,雖然開放了相關技術專利,希望搶先“下手”電動車標準,但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的腳步還是沒能趕上德國總理默克爾。為什么中國會和德國率先統一電動車充電接口的標準,可能出于哪些考慮?
羅磊:汽車企業之間的合作,中國跟德國合作的范圍應該最大,而且德國汽車在中國市場上的銷量、份額也最高。相對于美國車來說,德系車在中國老百姓心目中的口碑、分量、份額都是高于美系車的?;谶@種考慮,現在德系車的很多企業都在發力于新能源汽車的設計跟制造,奔馳、寶馬、奧迪都在全力推進新能源汽車的計劃。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跟德國有著合作的前期優勢,中國跟德國率先統一電動車充電接口標準,應該過渡會比較順暢。
有人預測,今年我國新能源車型的銷量將突破10萬輛,明年很可能依然將實現翻番式增長,達到20萬輛。通過中德的合作,新能源汽車能否得到普及?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發表他的觀點和看法。
經濟之聲:在今年北京國際車展上的1134輛車中新能源汽車就占有79輛,同比份量明顯增加。這無疑是向外界發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我國將借助發展新能源汽車,實現汽車工業領域的彎道超車。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彎道超車可能性有多大?
林伯強:這個可能性還是蠻大的,因為咱們現在有很多優勢。首先,動力很足。這個動力可能來自于兩個方面,一個是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高。石油是威脅中國能源安全的最大因素,在有效抑制石油需求方面,電動汽車應該是一個主力,因為目前2000萬輛汽車當中如果相當一部分是電動汽車的話,我國的石油需求就會得到有效抑制。另一個,我們的增量市場很重要。這個增量可能為電動汽車產業提供一個廣闊的發展空間,也可以提供一個比較好的利潤空間。
接下來是技術問題。我們目前的技術力量比較充足,以手機跟網絡技術為例,我們的發展從來都是跳躍式的。
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彎道超車是有可能的,關鍵是政府以什么方式來做,有多大的決心。因為電動汽車有很多的問題,單單靠市場是解決不了的。
經濟之聲:國內目前新能源汽車發展緩慢的主要瓶頸在哪里?
林伯強:最重要的還是電動汽車量的問題。實際上目前老百姓買電動汽車的少,這應該是政府思考的問題,政府必須把這個量給逼出來。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比如說北京的搖號政策,如果電動汽車不需要搖號,就可以促進電動汽車的發展。另外一個,必須把充電樁這些基礎設施建設好,通過政府補貼和優惠的政策鼓勵投資者參與充電樁建設。這兩者必須同時做,單單補貼電動車,收效甚微。
經濟之聲:充電樁的運營到底賺不賺錢?因為電價很便宜,充電的費用能不能比肩加油的費用?
林伯強:理論上講,充電樁應該是賺錢的,假定說國家電網公司完全配合的話,電費跟油費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在現實當中,充電樁由誰來做,動力在哪里,這是政府需要來把握的東西。首先必須讓這些做充電樁的人感覺到,在較短的一段時間內可以有盈利的預期,那他們建設充電樁的積極性就大了。
經濟之聲:在新能源汽車方面,中國的技術能力到底行不行,過不過硬?
林伯強:就目前而言,我們的技術還是不如人家。比如跟特斯拉比,還是差一大截。關鍵是大家的心不在那,真正的大汽車廠商投入到電動汽車領域的比較少。最核心的問題是,如果大家對電動汽車的量有足夠的期待,而且政府把發展新能源汽車提高到比較高的高度,當全國一些比較大的汽車廠商開始投入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話,解決技術問題應該是很容易的。
經濟之聲:另外還有一個問題是安全問題,有資料顯示,包括特斯拉在劇烈碰撞的時候,安全的問題可能還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如何看待?
林伯強:我覺得安全性應該也不成問題。首先,那些只是一些個案,不具有普遍性。第二,我覺得這跟有沒有足夠的投入有關系。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