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出臺的最為重要的引入民資的政策,就是在基礎設施等領域推出80個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建設營運的示范項目。此舉標志著鐵路、公路、港口以及重大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等領域都將引入民間資本這股新生力量,并且為相關領域帶來足夠的活力。
中投顧問金融行業研究員霍肖樺表示,我國目前向民間資本敞開的領域有金融領域,如實體銀行、互聯網金融等;此外,鐵路、清潔能源、港口、公路、石化以及現代煤化工等行業也開始向民間資本敞開大門。截至今年5月份,上述行業投資項目超過80個,涉及資金總額達萬億元。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無疑為上述舉措作了很好的注腳:2014年1月份~5月份,民間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00,131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9.9%。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占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的比重為65.1%。
“從最新發布的數據來看,民間資本在整個投資方面占比在提升,這體現出了民間資本在我國投資方面的作用正在逐步加大。”銀河證券相關行業分析師表示。
業界人士也認為,這是一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是通過包括投融資體制改革在內一系列改革取得的成果。而民資投資的口子已經被撕開,但這僅僅是個開始。可以預料的是,未來民資將在我國經濟中占據更加重要的地位,我國經濟也將因為民資的加入而更加活躍起來。
民資投資大幕已拉開
今年上半年,我國民間投資亮點頻頻。一方面,全面清理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加快改革工商登記制度、進一步建立完善權力清單制度,民間投資環境不斷改善;另一方面,民間投資開始進入一些具有自然壟斷性質、過去由政府資金和國企投資主導的領域,民營企業的活力和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王欽敏在日前召開的“2014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調研報告”發布會上表示,今年6月~7月,國務院對新一屆政府成立以來有關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開展了全面督查,全國工商聯受國務院委托,承擔了對“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向非國有資本推出一批投資項目” 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的第三方評估工作。評估報告已于8月上旬報國務院。報告認為,首批向社會資本開放的示范項目的提出,是民間資本進入壟斷領域的破冰之舉。
國家發展改革委固定資產投資司司長黃民在日前舉行的例行發布會上透露,今年4月份國務院決定向社會資本推出的80個示范項目,5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投資清單目錄之后,已有社會資本在跟蹤這些項目,做前期的投資準備。項目中民資已確定的比例占20%左右,有些項目已經“名花有主”。
“中國經濟進入到民間投資唱主角的新時代。”中國民營企業聯合會會長、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保育鈞在以“政商重構市場還權”為主題的2014網易經濟學家年會夏季論壇上表示。
從北京市統計局獲悉,今年上半年北京民間投資實現快速增長,上半年全市完成民間投資1141.6億元,同比增長27.5%,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38%,比上年同期提高6.3個百分點。
各地在吸引民資方面更是頻頻出招。公開資料顯示,6月23日,江西省面向非國有資本開放300個示范項目,擬引入2701億元非國有資金;6月25日,甘肅省首批推出100個基礎設施等領域鼓勵社會資本投資項目;6月26日,廣東省97個總投資2120億元重大項目向民間投資招標; 6月27日,重慶市屬國有重點企業面向非公資本推出110個共2650億元合作項目;稍早前的6月中旬,陜西省也推出39個項目向社會資本開放,總投資約 2704億元,涉及先行選擇交通、水利、信息基礎設施和天然氣開發、新能源開發、文化產業等共6個領域;今年更早的2月底,河南省推出400個重大項目對民間資本開放,涉及總投資達3848億元,這亦是迄今為止河南省對于民間資本最大規模的項目開放。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