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國家各項政策利好外,我們最新了解到,山東省將對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所發全部電量,在國家規定的每度0.42元補貼標準基礎上,再額外給予每度0.05元的補貼,每度電總補貼提至0.47元。此外,建設范圍由屋頂到荒山荒地、鹽堿地、灘涂等區域的擴充,更是為分布式光伏發電打開了更為廣闊的市場。”保利集團新能源公司國內事業部總監韋兆文對經濟導報記者透露。
不過,行業桎梏仍在。資金,對于該行業內的廣大民營企業而言,仍然是最大的瓶頸。“融資難和屋頂產權風險等問題,客觀上還存在。政策的執行落地效果,也需要市場和時間的檢驗。”韋兆文表示。
我的發電站
19日的章丘,終于結束了連日的陰雨,陽光透過云層,毫無保留地灑向大地,也射在蔡承潤開辦的章丘市潤通鋼絲制刷廠(下稱“章丘潤通”)廠房屋頂上成排的光伏面板上。廠房一角,光伏并網逆變器電子屏上顯示的電量數額正快速變化著。
“這就是我自己的發電站。”蔡承潤頗為得意地說道。
作為一名小微企業經營者,隨著近年來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的不斷上升,日益緊縮的企業利潤空間成了蔡承潤最為頭疼的問題:“成本不斷提高,凈利潤下降,這對于小微企業來說是致命的。為了生存下去,我們不得不采取各種方法壓縮成本。但該壓的、能壓的我們都壓了,而收效并不大。”
尤其是用電成本一項,蔡承潤每年需繳納給當地供電公司的電費,占到其經營總成本的15%以上。因此,蔡承潤打起了電費的主意。而近年來分布式光伏發電的逐步推廣,為蔡承潤的設想提供了可能。
但根據企業實際用電情況,建設總規模為92.61千瓦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所需要的近90萬元投資,對蔡承潤而言也是不小的壓力:“對于一家小微企業來說,資金流不會很充裕。據估算,這90萬元的光伏項目投資至少需要6年才能收回成本,但企業性質卻決定了短平快的投資更受青睞。”
不過,經過反復計算,蔡承潤最終還是決定做一次“吃螃蟹的人”。
“在山東省內,章丘潤通算是第一家嘗試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小微企業。”該項目建設方山東奧太電氣有限公司新能源事業部的項目總監劉國平說。
在辦公室里,蔡承潤給導報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根據章丘市供電公司營銷部提供的最新“電量確認單”,自今年1月15日項目正式并網起,截至6月16日,章丘潤通累計發電量4.77萬度,上網抄見電量1.26萬度。因此,按每度電0.45元計算,公司可收取的上網電費收益為5670元;根據此前每度0.42元的國家補貼標準,公司可收到的發電補貼為2萬元;再加上章丘潤通自用3.51萬度電所節省的4.21萬元電費,該項目在5個月內已實現收益6.78萬元。
“有這樣的收益,我已經很滿意了。畢竟分布式光伏電站的使用壽命有25年,國家對此的支持力度也會逐步增強,太陽能資源又十分穩定,企業能獲得的收益是長期的。”蔡承潤說。
不過,蔡承潤也有郁悶的事情:“并網到現在已經8個多月了,國家能源局下發的補貼還沒有到位。這無疑會影響企業的現金狀況,打擊積極性。”
分布式的優勢
近年來,光伏這一新興環保產業,因為產能過剩、惡性競爭、產品價格大幅度下跌等原因,發展之路可謂一波三折,分布式光伏發電也難以幸免。
“前兩年,分布式面臨的市場狀況很不樂觀。國家此前推出的包括山東奉安高新區、淄博高新區等在內的18個分布式光伏示范區,開工率非常低,甚至有示范區根本就沒有動工。日前,國家能源局也對此下達了‘最后通牒’,要求今年9月底前必須開工,年底之前建成規模不得少于2萬千瓦,否則取消示范區資格。”韋兆文透露。
然而,隨著一系列支持光伏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和管理辦法的相繼出臺,行業正顯露出逐步回暖的勢頭。
“從2013年初開始,政府從補貼到協助推廣,對光伏行業出臺了很多支持政策。加之落后產能逐漸淘汰,如今行業產值、產品價格都有回暖,行業出現了復蘇跡象。”卓創資訊光伏行業分析師王曉坤也證實。
值得注意的是,相對于地面光伏電站,分布式光伏電站已被國家能源局擺在了更加重要的核心地位。
“一般而言,大型地面電站在我國西北地區建設,但西北地區經濟相對落后,用電負荷不足,根本不可能就地消納;而且,當地電網建設相對滯后,往東部的電力輸送能力有限,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棄風棄光’的現象。”在韋兆文看來,分布式光伏發電則十分適用于我國東部地區,可針對性緩解發達省份電網的壓力。
據其透露,國家能源局已經明確了分布式在光伏發電市場的主導地位,將來甚至會降低對地面光伏電站的補貼。
在劉國平看來,政策帶給行業的一個明顯利好,便是建設區域向荒山荒地、鹽堿地、灘涂等未利用地及采礦廢棄地的擴展,而且裝機容量上限也從6兆瓦提高到20兆瓦。“事實上,這更接近地面電站,相當于走分布式的審批流程來建設地面電站。這必將引發行業內相關企業的新一輪爭搶。”
資金困局
然而,問題猶在。“資金,依然是大多數企業面臨的最大困擾。”韋兆文坦言。
這一點,劉國平也深有體會:“目前,銀行、投資機構、基金等各大機構對于分布式光伏發電的融資、收益回報均持疑問態度,大多敬而遠之。尤其是分布式這類規模較小的項目,從銀行得到貸款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如今,宏觀經濟并不景氣,企業資金鏈狀況大多不樂觀,即便認可分布式的長遠收益,也很難拿出這筆不小的資金。這給分布式光伏發電的推廣帶來了極大的阻礙。”
“此前,分布式僅能建設在屋頂上,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第三方投資的進入。雖然分布式的壽命有25年,但誰能保證這個屋頂所屬的企業能夠存在25年,或者不被拆遷?能夠獲得產權的荒山荒地、灘涂等,倒可以有效規避此風險。”劉國平坦言。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