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要的能源相關新聞較多,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國社會用電量出現了18個月以來首次負增長。
其次是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482元/噸,本報告期(9月10日至9月16日)與前一報告期持平。
三是盡管國際上利比亞、烏克蘭、伊拉克和中東地緣政治危機持續發酵,但原油價格仍在下跌的。
四是媒體16日報道報道,去年綠色能源已經占世界發電量的22%。根據國際能源署發布的數據,2013年全世界綠色能源的投資總額超過2500億美元,風能、太陽能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強勁速度增長。
五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的2014年中國城市發展高峰論壇暨《2014城市藍皮書》發布會17日舉辦,專家對中國特大城市安全發出警報。
六是9月19日國務院新聞界辦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介紹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年)》,透露近年來中國單位GDP碳排放強度顯著下降,2013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了28.56%,相當于少排放二氧化碳25億噸。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2013年已經達到了9.8%,
國家能源局9月16日發布數據,8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下降1.5%,這是繼2013年2月以來18個月首次出現負增長。與7月份相比,用電量出現負增長的省份上升到11個省,且降幅快速擴大。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正常情況下,用電量增速與經濟增速成正比。增速減緩,反映中國經濟面臨的下行壓力并未緩解。
8月份用電量結構中,工業用電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6%,增速比上月下降了4.5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剛剛發布的8月份工業運行數據顯示,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9%,增速比7月份回落2.1%。
當前,我國工業能耗占總能耗的70%左右,其中鋼鐵、水泥、石化等高耗能產業的能源消費又占到工業能耗的一半左右。用電量波動與這些行業的生產形勢有很大關系。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意味著經濟在今明兩年內增速還將繼續放緩,增速在7.2%與7.5%之間,專家預測用電量增速預計降到5%左右。好消息是盡管用電量下降但工業仍舊增長了6.9%這或許表明中國節能減排、提高能效、發展循環經濟取得了成效,另一方面或許表明中國能源需求增長進入了低速階段。
專家預計,未來幾年國電力需求增速將保持個位數的增長。中國即將如某位專家所說,將接近能源需求天花板?中國能源企業應對此有所準備。
9月17日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發布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482元/噸,本報告期(9月10日至9月16日)與前一報告期持平。或許未來中國煤炭需求也將遇到天花板?
而在烏克蘭、利比亞、伊拉克以及巴以沖突等等地緣政治危機持續發酵的情況下,原油價格不增反跌,是否意味著原油能源供需出現了轉折?
根據國際能源署最近發布的數據,2013年綠色能源已經占世界發電量的22%。,2013年,全世界綠色能源的投資總額超過2500億美元,風能、太陽能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強勁速度增長。
國際能源署發布的《可再生能源市場中期報告2014》指出:2020年水力發電等綠色能源技術可以生產世界電力的26%,目前綠色能源發電能力已經和天然氣發電能力相當。可再生能源目前的投資水平已經低于2011年2800億美元的峰值,只要政府不做提高成本的政策調整,今后幾年的新能源平均年投資額預計將維持在2300億美元的水平。
雖然新建成的風電場和太陽能電場的數量增長很快,但國際能源署堅信,這仍然不能滿足應對氣候變化的需要。在巴西、智利和南非,陸上風力發電已經成為比化石燃料(如煤或天然氣)更為經濟實惠的能源。
據解振華介紹,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也在加速,從1990年-2010年,中國通過節能提高能效,產生累計節能量占了全球58%,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只有9.8%,但是絕對量還是很可觀的,從2005年到2013年,水電裝機容量翻了一番,2倍。風電是提高了60倍,光伏發電裝機提高了280倍,整個中國的可再生能源的裝機容量占了全球的24%,2013年增量當中占了37%。在中國下個五年計劃中國將對煤的消費總量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實行總量控制。
中國能源界投資界應注意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挑戰所取得的積極成果,以此預測中國能源特別是化石能源需求在環保和氣候變化壓力下下降并預先準備。
中國城市發展高峰論壇和2014城市藍皮書發布會主題是聚焦特大城市治理。中國目前擁有特大城市66個,人口規模達到1.95億,占城區總人口52.64%,占全國總人口的14.38%。地區生產總值占全部城市的生產總值的72.37%,占全國地區生產總值的45.61%。從業人員總數達到6221萬人,占城市單位從業人員總數的69.66%,在經濟發展中地位舉足輕重,“城市的成功就是國家的成功。”
但中國特大城市城市病問題突出,中國城市健康發展水平普遍較低,九成為亞健康城市,中國城市特別是特大城市面臨安全風險。而且城市越大風險越大。中國面臨城市可持續發展嚴峻挑戰。
中國面臨的挑戰是霧霾和高房價已經成為宜居城市、生態城市建設的標志性難題,2013年霧霾已波及全國25個省區市,全國平均霧霾天數高達29.9天,創下52年來最高紀錄。中國有三個“30”挑戰,一是全國的平均霧霾天數是在2013年接近30天,二是30%的城市的房價收入比是超過了世界銀行的警戒標準,三是超過城鎮總人口的30%以上的居民是居住在非成規的住房里面。而更大挑戰是部分農民變成市民的意愿下降。
2013年北京的空氣質量優良天數不到一半,重污染天數達到58天,占全年的16%,全年PM2.5達標率僅16。某國駐北京的使館人員發國際上的一級高危地區的安全補貼,這相當于伊拉克戰亂地區的高危補貼。中國城市總體環境問題不容樂觀,全國PM2.5年均最高的20個城市中15個是特大城市。
中國特大城市環境風險集聚。更重要的是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和全要素生產效率問題,有關學者梳理了了過去十年中國城市的全要素生產力(TFP)的狀況,發現58.4%的中國城市在過去的10年當中,TFP沒有明顯的改善,這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這一問題不解決,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將不可持續,中國面臨資源能源瓶頸和生態環境保護難題,解決之道只能是節能減排、提高能源效率、發展循環經濟,加速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才能保障中國能源安全和環境安全。才能保障中國經濟安全可持續發展。
專家建議,中國應大力推進城市的“低碳、環保、生態、綠色”建設,治理城市病應從政府政績考核體系、財稅體制、土地制度、規劃制度、中央地方關系包括城市體系五個方面統籌改革。
綜上所述,中國與世界可再生能源發展已成重要趨勢,中國節能減排戰略和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已卓有成效,在中央與地方政府推進能源革命戰略下,中國化石能源天花板正來臨,中國能源界投資界應預做準備以避免投資失誤。
【中國能源網獨家稿件聲明】 凡注明 “中國能源網”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圖表), 未經中國能源網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