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企業節能減排促推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

2014-09-25 10:58:12 中國經濟新聞網   作者: 胡遲  
  大勢觀察

從企業層面看,我國企業繼續把節能減排作為向低能效浪費與環境污染宣戰的目標任務,采取管理、技術的“雙輪驅動”,以重點項目為依托等一系列措施,節能減排取得新的進展,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但“十二五”規劃的節能減排形勢依然嚴峻,任務的艱巨性不容小視。要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節能減排目標,后兩年單位GDP能耗必須年均降低3.9%以上。企業還需要在未來兩年中繼續努力,力爭在本行業節能減排的關鍵技術上繼續有所突破,不斷提升管理水平,更加有效運用新技術、新手段。

“十二五”規劃以來,我國在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的基礎上,繼續大力開展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設定的能耗降低目標是,到2015年,單位GDP能耗下降16%。時至今日,“十二五”規劃執行已經接近四年。從“十二五”規劃的前三年看,2011年單位GDP能耗下降指標未完成,2012年、2013年均完成年初的預定目標。

日前,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中國企業管理科學基金會聯合發布的《2013年中國企業節能減排狀況報告》顯示,從企業層面看,我國企業繼續把節能減排作為向低能效浪費與環境污染宣戰的目標任務,采取管理、技術的“雙輪驅動”,以重點項目為依托等一系列措施,節能減排取得新的進展,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但“十二五”規劃的節能減排形勢依然嚴峻,任務的艱巨性不容小視。要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節能減排目標,后兩年單位GDP能耗必須年均降低3.9%以上。企業還需要在未來兩年中繼續努力,力爭在本行業節能減排的關鍵技術上繼續有所突破,不斷提升管理水平,更加有效運用新技術、新手段。

一、 企業開展節能減排進展態勢良好

從調查看出,2013年,我國大多數企業的節能減排工作進展態勢良好,企業在節能減排中的主體地位更加突出,企業更加重視節能減排工作,普遍投入大于“十一五”規劃,更多企業建立了節能減排的專門工作機構,完善了相應的規章制度,普遍重視運用技術、管理與政策的綜合手段開展節能減排。大多數企業完成或超額完成本企業及國家的節能減排目標。

源于樣本企業的調查顯示 (下同),31.3%與61.7%的企業分別認為,在 “十二五”規劃已經執行過半之時,已經超過與等于本企業的“十二五”規劃節能減排計劃進度。兩者共計93%(余下7%的企業沒有回答,或者回答不明確)。從本次調查的樣本企業看,絕大多數企業完成計劃進度。

調查顯示,66%的企業回答,本企業在“十一五”規劃就制定了推進節能減排相關制度;100%的企業回答,本企業在“十二五”規劃制定了節能減排的相關制度。50%、45%的企業分別認為,本企業能夠超額完成、基本完成本企業“十二五”規劃的節能減排目標。余下5%的企業沒有回答或者回答不明確。60%、35%的企業分別認為,我國能夠超額完成、基本完成國家“十二五”規劃的節能減排目標。余下5%的企業沒有回答或者回答不明確。

二、 節能減排促進了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

毋庸置疑,始于“十一五”規劃,并在“十二五”規劃繼續進行的節能減排有效地加速推動了我國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從本次調查來看,這種促進作用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1.能源技術創新和裝備國產化成效顯著

近年來,我國能源行業堅持政府引導,建立“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能源科技協同創新體系;堅持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依托工程推進重大能源技術和裝備自主化;堅持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和集成創新模式,走跨越式發展的路子;堅持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積極推動能源裝備“走出去”,我國能源技術創新能力和裝備國產化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有力地支撐了能源產業的安全、健康、可持續發展。

(1)安全、綠色、高效煤炭開發利用水平顯著提升

煤炭先進產能比例持續提升,建設了一批現代化的煤炭安全綠色開采和綜合利用研發平臺,突破了一批重大關鍵技術和裝備;煤礦瓦斯治理、災害防治技術水平顯著提升;煤炭深加工技術和裝備居世界領先水平。

(2)清潔、低碳、高效燃煤發電技術居世界領先水平

已經投入運行的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機組超過60臺,數量和總容量均居世界首位,上海外高橋第三電廠機組供電煤耗達到276克/千瓦時,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成立了國家700℃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創新聯盟,繼歐、美、日之后,在更高起點、更高參數等級開展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領域全面研究;建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氣化技術的25萬千瓦級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 (IGCC)示范項目,為實現更高效率、近零排放燃煤發電技術進行了有益探索和工程示范;等等。

(3)大型水電開發技術和裝備研制能力居世界前列

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水能利用國家,水電裝機規模達到2.75億千瓦,建成了完整配套的水電勘察、設計、施工、維護和技術裝備研發制造產業體系,依托骨干企業和科研院所建設了一批現代化的水電技術研發平臺,建成世界最高的龍灘碾壓混凝土重力壩和水布埡面板堆石壩,大型水電機組成套設計制造能力居世界領先水平。

(4)先進核電研發設計和制造產業體系日趨完善

依托中核、中廣核、國家核電等骨干企業建設了一批與國際接軌的現代核電研發、設計和制造平臺,已具備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站自主設計和建造能力,在建和已投運的紅沿河、寧德等工程國產化率超過80%,單位造價持續降低,陽江核電站每千瓦造價下降到1.07萬元,遠低于每千瓦造價2500美元—3000美元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三代核電自主化依托工程正在穩步建設,以AP1000為代表的三代核電成套設計、制造能力已逐步形成,一大批關鍵設備、材料均已實現國產化;第四代核電技術研發和示范取得重大進展,正在建設20萬千瓦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實驗快堆已實現臨界和并網發電,正推進商用示范快堆建設,釷基熔鹽堆研發進展順利;先進核燃料元件已實現國產化制造,乏燃料后處理中試廠已完成熱試。

(5)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技術創新呈現明顯后發優勢

形成了研發、設計、制造、檢測和認證一體化的完整產業鏈,涌現出一批世界級的風能和太陽能研發制造和檢測認證企業,風電總裝機容量和年投運量世界第一,國產風電機組市場占有率超過90%,開發了與國情相適應的低風速、低溫、抗風沙、抗鹽霧等兆瓦級新型風電機組,6MW級海上風電機組已經下線;光伏電池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60%,技術和裝備水平持續提升,分布式利用廣泛推進,發電成本持續下降,大型光伏逆變器、數據采集與遠程監控系統等關鍵設備均已實現自主化;塔式、槽式光熱發電和太陽能低溫循環發電技術發展與世界同步,正在開展示范工程建設。

(6)大容量遠距離智能化電網技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建成投運多條特高壓交、直流輸電試驗示范線路,特高壓技術和裝備的設計、制造和試驗能力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主要技術裝備全部實現國產化。有序建設了一批世界一流的大容量遠距離輸電、柔性直流輸電、電網安全保障等現代電網關鍵技術研發平臺,電網供電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廣泛開展了多端柔性直流輸電、微電網、間歇式電源并網及大容量儲能等先進電網相關技術和裝備的研發和示范。

(7)油氣勘探開發、輸運和煉化技術水平顯著提升

依托骨干企業建設了一批與國際接軌、覆蓋全產業鏈的油氣技術和裝備研發平臺,研發能力和裝備制造能力穩步提升。常規油氣勘探開采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國際油氣資源開發中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非常規油氣和深水油氣勘探開發后發優勢明顯,中石化重慶涪陵、中石油長寧—威遠、昭通等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建設正在有序推進;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座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海洋石油981”已成功應用于南海“荔灣3—1”氣田,并已開始批量出口;油氣長輸管線技術日臻成熟,大型電驅壓縮機組等核心裝備和材料實現國產化,后續每條管線可節省設備和材料造價100億元,有力保障了西氣東輸、中亞、中緬等長輸管線建設;依托國產裝備建成年產60萬噸LNG項目;千萬噸級煉油工程成套設備、百萬噸級烯烴關鍵設備已實現國產化。

2.節能環保產業的崛起

自“十一五”規劃以來,我國強力推進節能減排促使節能環保產業迅猛發展。2010年9月,國務院在《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中,把節能環保產業作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首,據測算,我國環保產業產值增幅多年超過工業增速。2010年,全國環保產業總產值達5500億元,環保服務業從業單位超過1.2萬家,從業人數約300萬人;2012年,全國環保產業總產值達到8000億元,從業人數約500萬人。從產業生命周期角度看,我國節能環保產業正處于快速發展期,目前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0%,國家規劃要求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速在15%以上。國家發改委有關官員在2014年6月舉行的“2014(第五屆)中國鋼鐵節能減排論壇”上表示,中國培育形成了一個初具規模的節能環保產業,“十二五”規劃的后三年通過增強技術能力可拉動投資需求3.66萬億元,到2015年,總產值將達到4.5萬億元,成為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在2014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明確指出要 “把節能環保產業打造成生機勃勃的朝陽產業”。

與普通的競爭性行業不同,環保產業是一個政策拉動和法規驅動的行業,發展環保產業既要突出市場導向,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也要加強政府引導,驅動潛在需求轉化為現實市場。從政策層面看,國家近年來陸續出臺了《“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環保部關于發展環保服務業的指導意見》等有關環保產業的專項規劃和文件。

根據國家發改委的部署,在投資政策方面,將加大中央資金和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投入力度。國家要求各級政府要設立促進環保產業發展的專項資金,研究制定先進環保產品生產和消費的激勵政策,完善政府綠色采購制度。在稅收政策方面,結合我國稅制改革方面和環保產業工作重點,進一步落實和完善環保產業現有稅收優惠政策,適時調整環境保護專用設備優惠目錄和進口免稅目錄,加快環保產業“營改增”步伐,消除重復征稅,促進環保產業轉型升級。2013年8月,在上半年經濟呈現下行趨勢的背景下,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國務院常務會議特別強調,發展節能環保產業,促進信息消費,順應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盼,不僅有利于破解資源環境制約、釋放消費潛力,而且會拉動有效投資,帶動新興產業成長,是利當前、惠長遠、一舉多得的重要舉措。相關法律的修訂還有望加大環境違法的處罰力度,促進企業更加重視環境治理與環保投入。

政策扶持與現實需求共振的效果已經使得國內實業資本向環保產業聚集。2013年堪稱資本市場的環保元年。環境問題倒逼環保政策密集出臺,環保板塊股價漲幅超過56%。2013年環保板塊上市公司三季報顯示,環保領域的上市公司營收、凈利潤保持高增長。前三個季度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63億元,同比增長19%;累計實現歸屬凈利潤27億元,同比增長17%。其中,大氣、污水、固廢處理與環境監測業務增長較快,仍是環保產業中最大的幾塊蛋糕。大氣污染治理產業收入95億元,同比增長31%,實現利潤9億元,同比增長60%;污水處理收入31億元,同比增長51%,利潤4億元,同比增長28%;固廢處理收入104億元,同比增長32%,利潤10億元,同比增長7%;環境監測收入12億元,同比增長20%,利潤2億元,同比增長9%。

當然,環保產業的發展也并非易事。資料顯示,我國環保產業總體來看,發展水平比較低,與需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企業規模普遍偏小,產業集中度低,比如排在前十位的水務公司污水處理能力不足全國的20%。市場同時還存在不規范的問題,污染治理設施重建設、輕管理,如重點行業廢水治理設施正常穩定運行的不足70%。

(作者單位: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




責任編輯: 李穎

標簽:節能減排,結構調整,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