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改革創新增強能源產業競爭力

2014-10-27 13:51:00 中國能源網   作者: 秦京午  

近日與能源新聞較多,首先是2014中國國際礦業大會10月21日在天津開幕并發布了《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14)》,2013年,我國石油新增探明儲量10.83億噸,天然氣新增探明儲量6159.11億立方米,探明儲量均實現大幅增加。二是國際原油價格最近4個月以來下跌了近25%,加上國際煤炭糧食、鐵礦石等等大宗物資下跌,部分原料輸出國和能源原材料企業面臨競爭考驗。三是中國煤炭價格有回升,但內蒙古前三重試進口煤而超過1400萬噸。四是煤炭稅費改革起步,官員稱帶著中國稅費改革成敗。五是中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超過700萬千瓦,同比增長30.37%,累計裝機容量已接近1億千瓦。

據《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14)》,自2011年起,中國實施找礦突破戰略行動。3年來,全社會找礦投入累計超過3500億元,80%以上源于社會資金。新發現大中型礦產地451個,主要礦產新增察明儲量顯著。與之前相比,45種主要礦產中有37種礦產的探明儲量增長,其中煤、天然氣、銅等22個礦種儲量增幅在兩位數以上,其中煤炭增長10.7%,天然氣增長22.8%,鐵礦增長9.8%,銅礦增長13.3%,鋁土礦增長7.2%,金礦增長30.7%。。僅去年,中國地質勘查投入1246億元,全年完成鉆探工作量2232萬米。此外還公布了中國能源生產與消費結構:2013年全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為34.0億噸標準煤,較上年增長2.4%;消費總量達37.5億噸標準煤,增長3.7%,能源自給率為90.7%,較上年下降1.3個百分點。中國為世界第一大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報告指出,中國能源結構不斷改善,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比重不斷上升。2013年能源生產結構為:原煤占75.6%,原油占8.9%,天然氣占4.6%,水電、核電、風電等占10.9%;能源消費結構為:煤炭占66.0%,石油占18.4%,天然氣占5.8%,水電、核電、風電等占9.8%。但華北地區10月連續三次霧霾天氣表明,中國調整以煤為主的能源生產與消費結構依然任重道遠。

國際原油價格最近4個月以來下跌了近25%,每近日在每桶82美元左右徘徊。世界銀行預測這一輪油價低迷將持續到2015年,專家認為將撼動世界經濟利益格局。油價下跌一般認為有三個原因,一是國際市場,尤其是歐洲與亞洲市場,石油需求低迷。二是由于利比亞和伊拉克原油產量增長,歐佩克9月原油產量達一年來的最高水平。三是美元走挺導致購買力上升,進而拉低石油價格。同時也有陰謀論出臺,認為是沙特與美國聯手壓低油價以打擊制裁俄羅斯。但據預測這將損害石油輸出國利益,據推測如果布倫特原油價格指數跌至每桶80美元,歐佩克國家的盈利預計將會出現20%的下降,此外還會影響其償債能力,讓其無法在不違約的情況下償還所負債務的利息。此外,如果油價下跌過多,美國將被迫削減用于擴大石油天然氣產能的投資,可能會延緩美國頁巖油氣革命進程,更有甚者認為將刺破頁巖油氣"泡沫"造成新的投資融資損失。過去幾年歐佩克一直將原油價格控制在100美元/桶左右。歐佩克將在11月27日討論是否調整目前每天約3000萬桶的產量上限。經濟利益格局上,俄國財政高度依賴能源出口,2013年石油和天然氣占俄財政收入的48%和國內生產總值的8.9%。據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的計算,原油價格維持在104美元/桶才能維持收支平衡。若降至90美元/桶,2015年俄羅斯財政收入將減少1.2%。最近半年,受油價下跌等影響,俄羅斯盧布貶值已經近20%。上周,委內瑞拉一攬子石油出口均價下跌5.07美元/桶,從前一周的每桶82.72美元降到77.65美元。這一消息在委內瑞拉引起不小的震動。因為今年9月中旬以來,委內瑞拉出口油價已經是連續6周下跌,現在每桶油價比6周前減少了12.54美元。國際市場油價持續下跌,也使委內瑞拉處于危險的困境,因為國家外匯收入的96%來自石油出口收入。陰謀論者認為,這是美國與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密謀打壓油價的結果,為的是打擊對手俄羅斯、伊朗和委內瑞拉等國。也有專家認為油價下跌,是中長期內市場供需變化的結果。"美國與歐佩克密謀壓低油價"的說法證據不足。世界銀行日前發布報告說,大多數大宗商品,特別是石油價格的下行可能持續到2015年。對于全球經濟而言,油價大跌相當于一次超大規模量化寬松,將有助于刺激目前時好時壞的全球經濟,預計每天油價下跌會帶來18億美元的"額外之財",相當于每年產生大約6600億美元的資金。從經濟上來說,油價下跌相當于對石油消費國減稅。國際油價持續下跌,原油出口國當然要承受壓力,但是,美國石油生產商同樣會有損失。而有中國經濟學家認為油價下跌對中石油、中海油也是考驗,并建議原油價格如果從每桶80美元繼續下降,中國考慮更大規模的進口原油,國內一些原油生產企業應放假并予以補貼,降低中國外匯儲備和外匯占款,可以減輕外匯儲備過大的壓力。同時還應利用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時機,擴大投資并購國際上能源、礦產資源企業。另據商務部數據,中國今年非金融企業對外投資達749.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2%。石油價格下跌和中國對外投資增長有利全球經濟復蘇。

10月22日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發布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497元/噸,比前一報告期上漲了7元/噸。分析認為近期海上煤炭運價溫和回升預示的需求回暖、開征煤炭進口關稅可能對煤炭進口造成的負面影響、對11月份大型煤炭企業可能繼續調高煤炭銷售價格的預期等積極因素,是促使本期價格指數繼續保持較大漲幅的主要原因。但另一方面信息值得關注,一是澳大利亞貿易部長已獲中國同意,在中澳自由貿易協定達成后,中國將豁免對澳大利亞煤炭的進口關稅。另一家主要煤炭出口國印尼則憑借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與中國簽署的自由貿易協議,已經取得豁免。二是進口煤關稅較低且從價計征在煤炭價格下跌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三是據報道前三季度內蒙古進口煤炭1470.3萬噸,同比增長4.7%。這表明中國能源企業特別是煤炭企業應當增強自身競爭力以面對國際競爭。為增強煤炭企業競爭力,一是企業要調整結構改革創,二是政府需要改革不合理稅費制度以減輕企業負擔。10月23日媒體報道,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在煤炭資源稅費改革工作會上表示,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要求此次改革不能增加煤炭企業總體負擔,各地在落實中要切實做好清費工作;要合理擬定適用稅率。此次推出的煤炭資源稅費改革,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通過后在稅制改革上的破題之作,對于推進其他稅種的改革具有重要帶動作用。就資源稅本身而言,此次改革是資源稅整體改革的關鍵步驟,在清理收費、征收范圍、稅率設計和計征辦法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是繼成品油稅費改革后的又一重大進展。長期以來我國煤炭產品價格偏低,一定程度上造成粗放型的開采和消費模式。實施煤炭資源稅費改革,有利于促進煤炭資源合理開采和集約利用。清費工作是否到位關系到此次改革的成敗。各地應全面清理涉煤收費基金,將煤炭礦產資源補償費費率降為零,停止征收煤炭價格調節基金,取消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原生礦產品生態補償費、煤炭資源地方經濟發展費。對地方政府違規設立的其他涉煤收費基金,堅決取締。今后實行從價計征改革的其他資源品目,均比照上述清費原則處理。結合資源稅費規模、企業承受能力、煤炭資源稟賦等因素,將煤炭資源稅稅率幅度確定為2%到10%,具體適用稅率由省級政府擬定,報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審批。這表明中央政府已重視煤炭企業剩負擔過重問題并著手解決。

從2014北京國際風能大會上獲悉,截至今年6月底,中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超過700萬千瓦,同比增長30.37%,累計裝機容量已接近1億千瓦。專家認為風電的快速發展,得益于中國對風電作為戰略新興產業的定位以及有力的政策支持,"十二五"規劃明確要求,到2015年底投入運行的風電總裝機容量要達到1億千瓦,到2020年風電總裝機容量達到2億千瓦。2013年,在經歷十幾年的高速增長后,全球風電裝機首次出現下降,同比下降21%,中國風電開發建設同樣有所放緩。但中國在國際風電市場中依然保持領頭羊位置,去年我國風電發電量達到1349億千瓦時,成為繼火電、水電之后的第三大電源;同時,風電裝機在電力裝機總量中比重逐年提高,今年上半年已超過6%;而隨著國產風電設備可靠性的提高,風電設備"走出去"取得突破,我國風電設備已銷往全球6大洲的27個國家和地區。在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看來,受益于較穩定的政策環境,我國無論是風電發電企業還是設備制造商都將迎來持續發展,他預計,隨著中國市場的增長,美國市場的恢復和新興市場比重越來越大,全球風電裝機將迎來又一個發展高峰。專家認為在中國勞動人口絕對數開始下降的條件下,中國的經濟增長靠效率提升,而效率高低有五個主要因素決定,技術進步、結構優化、管理改進、勞動力素質提高,制度變革。中國應當推進經濟改革和結構調整以增強中國企業競爭力,特別是清費立稅,降低能源企業特別是煤炭企業稅費負擔,在煤價高昂時有媒體透露,煤炭最終價格中一半是交易成本,中國應當推進體制機制和技術雙創新以提高中國能源企業競爭力,從而保障中國能源安全與環境安全、保障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

(秦京午:資深能源評論員,原人民日報高級編輯。1951年出生,1977年冬參加高考,次年春入南京師范學院(現南京師范大學)新聞專業學習,1982年獲得文學學士,同年進入人民日報,并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系,1985年獲得法學碩士,參與創辦人民日報海外版,負責地礦、能源、機械、環保、海洋、國土等領域報道。2011年底進入中國能源網。)




【中國能源網獨家稿件聲明】 凡注明 “中國能源網”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圖表), 未經中國能源網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

責任編輯: 曹吉生

標簽:創新,能源產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