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社科院:中國排放峰值或2030年后出現

2014-11-05 16:01:45 中國新聞網

中國社科院-國家氣象局氣候變化經濟學模擬聯合實驗室最新研究結果稱,中國排放峰值有可能在2030年之后的一段時間內出現。這一研究成果對我國未來制定減排政策、參與國際氣候談判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11月5日,該實驗室在京發布了第六本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14:科學認知與政治爭鋒》。

綠皮書稱,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表明,全球變暖已成為不爭的事實。中國作為全球溫室氣體第一排放大國,碳排放增長較快,碳排放峰值何時到來不僅是學術界研究的前沿課題,也備受國際社會的關注。

國家氣候中心助理研究員劉昌義等專家近日從工業化、城鎮化、能源、人口、消費需求五個側面研究了我國未來碳排放路徑與峰值問題。

工業部門是我國最大的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部門。對我國工業化進程的分析與預測表明,目前我國的工業化進程總體上處于中期向后期過渡的階段,我國高耗能、高排放的重化工業部門將于2020年前后實現產量峰值,到2025年前后可以完成工業化,進入后工業化時代。

根據發達國家工業化進程與CO2排放的經驗,以及對我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等影響因素的判斷,經過匡算,在基準情景下,工業部門排放將緩慢增加,在2040年前后達到峰值。在低碳情景下,工業部門總排放將在2025~2030年之間達到峰值,預計排放達峰后并不會立即實現大幅減排,而是一段時期內維持這一排放水平,到2040年前后才可能實現排放量逐步下降。

劉昌義認為,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低碳情景較為符合中國現實國情,既可滿足可持續發展所需,又體現了中國作為工業大國和排放大國的減排努力。

城鎮化是影響我國碳排放的重要因素。我國當前正處于快速的城鎮化發展階段,城市的建設對鋼鐵、水泥等高耗能產品的潛在需求巨大,未來城鎮化的發展對我國碳排放峰值的實現帶來巨大的挑戰。

通過對城鎮化影響碳排放機理的探索和發達國家城鎮化發展經驗的分析表明,碳排放強度、人均碳排放以及碳排放總量三者隨城鎮化發展的倒U型曲線不僅各自存在,且峰值依次出現。中國目前已經跨越了碳排放強度的峰值,正在向人均碳排放峰值進一步邁進。

根據發達國家歷史經驗,人均碳排放峰值大約出現在城鎮化率為70%左右的階段。2013年,中國的城市化率為53.73%,接近世界平均水平,預計城鎮化率到達70%大約還需要15年左右的時間,以此推斷中國的人均碳排放峰值可能出現在2030年左右。

中國社科院-國家氣象局氣候變化經濟學模擬聯合實驗室認為,面對這一形勢,未來我國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過程中,應當從人口、社會、經濟、空間結構、技術等多個維度,融入低碳理念,進行科學的規劃,減少城鎮化發展對碳排放的影響,盡早實現我國碳排放峰值的到來。

綠皮書稱,未來消費需求將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與此同時,我國居民的消費模式和消費結構正在經歷轉型,這對我國碳排放具有重要的影響。

通過對我國居民消費碳排放的現狀、特征、驅動因素和發展趨勢的研究,結果表明,我國居民消費峰值年份應出現在2035~2040年間。未來需要對我國居民消費進行科學合理的引導,避免鎖定為高消費、高碳排放的發展路徑,從而加劇目前我國的能源安全,延緩碳排放峰值到來。

中國何時實現碳排放峰值?綠皮書稱,如何通過相關政策更早實現較低的峰值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工業化、城鎮化、能源、人口、消費需求都僅是影響碳排放峰值的不同側面。盡管不同研究視角、研究方法和數據來源等可能導致對碳排放峰值的結論存在差異。

綠皮書表示,綜合來看,當前至2030年前后我國經濟社會仍將穩定較快發展,大力節能減排也將成為“新常態”,我國排放峰值有可能在2030年之后的一段時間內出現,,并在2040年開始逐步下降。劉昌義表示,中國要努力更早實現排放峰值,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