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構建可持續國家資源安全保障體系

2014-11-17 15:38:20 中國科學報   作者: 陸琦  

由李政道先生與中國科學報社共同發起的創新中國論壇此前已成功舉辦三屆。11月15日,由剛剛成立的創新中國智庫這一公益智囊組織執行了第四屆創新中國論壇。

在原有基礎上,中國科學報社聯合了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千人計劃”專家聯誼會、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等多家科研、教育和社團機構,成立了創新中國智庫。該智庫涵蓋自然科學、工程技術以及人文社會科學等多個領域。除定期舉辦論壇外,還將通過整合多方資源,集聚跨界人才,努力建設成新型智庫平臺。

在本屆論壇上,專家們就國家礦產資源保障體系建設問題,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討,提出了很多建設性意見和建議。

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劉建明:

全方位構建國家礦產資源安全保障體系

如何構建可持續的國家資源安全保障體系,一直是我們的重大命題之一。建議突破單純“找礦、買礦”的思路,開源與節流并舉,通過5大途徑全方位構建國家礦產資源安全保障體系。

第一,立足國內,找礦增儲。我國成礦地質條件優越,找礦潛力巨大。全球三大構造—成礦域中,環太平洋域、特提斯—喜馬拉雅域和古亞洲域分別通過我國的東部、西南部和北部;中國大陸發育多期地質構造和多期成礦作用,尤其是中—新生代疊加。因此,我國資源前景良好。同時,我國迄今的探礦/采礦活動主要集中在淺表部,深部(600米深度以下)的找礦潛力不可估量。

第二,開拓境外,以更經濟、更安全的方式獲得更多的境外資源,包括投資、合作、收購、參股、期貨、現貨、儲備等。尤其應抓住目前全球礦產品價格下滑、礦業企業經濟效益滑坡這一機遇,在加大儲備的同時,積極收購、參股、控股國外資源型企業。同時,可以充分利用鎢、錫、稀土、銻、鉬等我國的優勢礦種,與國際社會開展互利共贏的礦產交換,從而改進我國在“資源外交”中所處的不利地位。

第三,研發新資源技術,開拓新型替代資源。礦產資源是不可再生的,傳統資源終將隨其不斷消費而枯竭。同時,新興產業的崛起又對新型礦物原料提出了要求。而且,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全球經濟下滑的背景下,新資源技術催生的新資源產業集群有可能與新能源產業一樣,成為拉動新一輪經濟增長的主力引擎。因此,新資源技術的研發需要全社會,尤其是政府有意識地策劃、培植和經費支持,這也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內容。建議政府出面組建以政府資金為主、企業資金和社會捐資為輔的新資源技術創新基金。

第四,提高礦產資源的回收率和綜合利用率。我國的礦產資源利用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以我國目前資源總回收率30%計,如果總回收率能提高15%,則相當于增加了50%的資源儲量。建議從革新采礦和選礦技術、整改礦山企業、加大法律監管力度3個方面入手。

第五,研發資源節約技術,降低單位GDP資源消耗,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節流”的第二個層面就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變粗放式為節約型,降低單位GDP的礦產資源消耗量,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徹底改變一方面資源貧乏、原材料短缺,另一方面又大手大腳、浪費資源的現象。這需要從技術創新、觀念改變、產業結構調整、價格和經濟機制、資源優化配置、法規監管等不同角度入手。

其實,無論是開拓新型替代資源,還是提高資源回收利用率、降低資源消耗,其核心都是創新(包括技術創新、管理創新、觀念創新),以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也就是說,不是孤立地去考察討論資源短缺問題,而是把破解資源短缺的難題與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升經濟發展質量、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緊密聯系在一起。變危機為契機、變難題為動力,在建設創新型社會的過程中找到破解礦產資源短缺難題的方法。

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中央財經大學統計學院院長賀鏗:

礦產資源規劃應與經濟發展規劃緊密聯系

所謂礦產資源,是指由長期地質作用形成的具有利用價值的自然資源。目前,我國已發現礦種180個,可分為能源礦產(如煤、石油、地熱)、金屬礦產(如鐵、錳、銅)、非金屬礦產(如金剛石、石灰巖、黏土)和水氣礦產(如地下水、礦泉水、二氧化碳氣)4大類。

我國礦產資源總量大,但人均占有量低,是一個資源相對貧乏的國家。例如,需求量大的銅和鋁土礦保有儲量占世界總量的比例很低,分別只有4.4%和3%,屬于短缺或急缺礦產,對外依存度較大。

同時,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是貧礦多、富礦少,開發利用難度大。例如,現已探明的鐵礦資源量有775億噸,應該可以對鋼鐵工業的發展發揮支撐作用。但基本上是貧鐵礦,開發利用水平低,資源優勢沒能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競爭優勢。加上鐵礦石資源保障戰略體系的建設滯后,對外依存度過高,導致當前鋼鐵行業陷入困境。

此外,共生、伴生礦床多,單一礦床少。例如,在銅礦資源中,單一型銅礦只占27.1%,而綜合型的共伴生銅礦占72.8%。由于選礦和冶煉技術沒有注意綜合利用,不僅資源浪費嚴重,而且形成了建設投資和生產經營成本過高的現狀。

所謂礦產資源保障體系,包括礦產資源調查、礦產資源規劃和礦產資源安全保障措施3個方面的內容。

盡管我國在礦產資源調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家底基本清楚,但精確性不夠,許多重要礦產資源的儲量、質量沒有弄清楚,似是而非。以石油為例,我國可開采的儲量究竟有多少,還是不太清楚。

礦產資源規劃與經濟發展規劃緊密聯系。經濟發展規劃決定著對礦產資源的需求。礦產資源規劃實質上是保障國民經濟發展需要的礦產資源開采、供給和進出口計劃。多年來,礦產資源規劃和國民經濟發展計劃脫節是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

礦產資源安全保障體系的重點是稀缺資源如何保障。關鍵在于開源與節流同時進行,著重考量進口的可行性、依存度和安全度;而替代的可行性、包括技術可行性和成本比較等。

礦產資源是工業化不可或缺的物質條件。總體上,我國礦產資源總量不夠,品質不高,屬于礦產資源相對貧乏的國家。

為此,建議采取以下對策:一、立足國內,摸清家底。我國地質條件十分優越,找礦增儲的潛力巨大,應當努力提高勘探水平,找礦增儲。二、強化科技支撐,提高資源利用水平。針對我國貧礦、共生伴生礦床多的實際,應當努力提高采礦、選礦和冶煉技術,盡量綜合利用,減少浪費。三、加強研發新資源技術,開拓新型替代資源。目前,我國涌現了一批研究基礎較好的新資源技術,顯示出良好的大規模產業化前景,其本質就是通過技術創新將石頭或工業廢棄物變成高價值的有用資源。四、加強立法和監管,有效保護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五、充分利用財稅杠桿,鼓勵企業自主創新,努力提高資源回收率和綜合利用效率。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鹽湖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綿平:

實現青海鹽湖資源綜合開發利用

青海鹽湖資源極其豐富。據2013年統計數據,部分鹽類查明資源儲量占全國總量的比重分別為:鉀鹽80%、氯化鋰84%、硼礦25%、硫酸鎂75%、氯化鎂93%、鍶礦50%。

多年來,柴達木鹽湖為實現我國鉀肥部分自給起到了關鍵作用,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重大貢獻。柴達木盆地主要鹽湖氯化鉀資源儲量約92401萬噸、氧化硼1677.03萬噸、氯化鋰1816.69萬噸。除鹽湖中資源豐富外,柴西地下鹵水(油田水)中也含有豐富的鉀、硼、鋰、溴、碘、銣、銫、鍶和銨等資源。

柴達木鹽湖有用組分多,綜合利用價值巨大,但在綜合開發中存在若干亟待破解的技術難題。目前鹽湖多為單一產品開發,尚無在一個鹽湖中開發出多種產品的先例。特別是柴達木鹽湖鋰資源雖然豐富,但鎂/鋰高,鋰與鎂分離技術尚未完全實現工業化;察爾汗每產1噸氯化鉀,同時副產氯化鎂8~10噸,氯化鈉3~5噸(原鹽和尾鹽約15萬噸),數量巨大,遠超過市場容納能力。

此外,雖然鹽類資源總量巨大,鉀鋰等戰略資源遠景尚可擴大,但鉀鹽若強化開發,其儲量有可能不足。例如,察爾汗新近核查工業儲量(含新增儲量)4.017億噸,其開采年限約31年。

鹽湖不同產品銷路差距懸殊。在我國,鉀、鋰、硼等供不應求,而與鎂氯有關的產品產量巨大,產能嚴重過剩。如我國皮江法生產的金屬鎂,產能已達150萬噸,占據世界70%的市場。PVC、燒堿等同樣是產能過剩。對這些產品來說,亟待努力控制生產規模、創新生產工藝、降低生產成本,以增強市場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柴達木是生態脆弱區,水資源相對短缺。例如,察爾汗鐵路以東由于鉀鹽的開發,地下鹵水位下降十余米以上;目前開始引東部河水進行水溶采鉀,對鉀資源和鹽層變化的影響有待監測和評估。

而馬海—昆特依以北水資源匱乏,如大量使用有限淡水資源溶采鉀鹽,將導致河湖濕地萎縮與土地荒漠化、沙漠化擴張的風險加劇。鹽湖副產品氯化鎂和純堿副產品氯化鈣以及產生的大量氯氣,對湖區生態影響較大。因此,該地區是環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重點。

青海鹽湖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應從市場需求出發,先易后難;以鉀為龍頭,以硼、“稀鹵”(溴、碘)等為切入點,重點發展鋰、硼、溴資源,積極推進大宗鎂鈉研發。在推進生產中低端產品的同時,加大中高端產品的研發。要以鹽湖產業轉型升級為目標。

建議加強領導協調和鹽湖資源管理,構建國家層面上高效管理組織,推動鹽湖管理創新;建立國家鹽湖綜合研發創新中心和分中心;設立國家柴達木鹽湖科技重大專項;加強鹽湖資源勘查、基礎研究和水鹽調查監測;構建鹽湖綠色化工產業基地,合理利用淡水資源,推動鹽湖綜合利用;加強鹽湖資源開發的生態環境保護;大力加強人才保障工程建設。

正文未完,請點擊分頁

責任編輯: 曹吉生

標簽:資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