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 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電力
  • 水電
  • “小三峽”湘江大壩被指違規 投資60億元威脅生態

“小三峽”湘江大壩被指違規 投資60億元威脅生態

2014-12-02 13:56:12 財經雜志

湘江北上至長沙市望城區蔡家洲,江面上橫臥著一座巨型大壩——湘江長沙綜合樞紐工程(下稱湘江大壩)。投資達60多億元的湘江大壩,是湖南省的重大項目,涉及長株潭三市及其所轄的14個縣(區),投資之巨、規模之大,有“小三峽”之稱。湘江大壩2009年9月動工,計劃于2014年10月蓄水,動議之初就充滿爭議的大壩,在交卷時刻又陷入困境。

2014年10月底,多家湖南本地媒體做了“大壩正式蓄水”的報道,長沙市政府網站也在第一時間轉載了報道。然而,湖南環保公益組織“綠色瀟湘”發出警示:大壩蓄水在即,而治污進度嚴重滯后,這會威脅湘江生態及水質。其實,自湘江大壩20多年前動議之初,大壩反對派的理由就是建壩會影響湘江水質及生態。據《財經》記者調查,這樣的擔心,涵蓋湖南省政要、環保部門、公益組織及公眾各個層面。

湖南省環保廳法宣處處長陳占軍明確表示:治污未完成之前,大壩不得蓄水。迫于環保方面的要求,湘江大壩由“正式蓄水”變為了“試驗性蓄水”。但一位環保系統人士稱,“試蓄水”等同于“試生產”,湘江大壩在“試驗性”蓄水之前未經環保部門批準,同樣涉嫌違規。

湘江大壩原計劃在11月20日通過水利部門蓄水前驗收工作,現在驗收不得不推后。已晚于計劃時間的湘江大壩,蓄水一觸即發。

真假蓄水

湘江是湖南最大的河流,被譽為湖南的“母親河”。湘江水系跨湖南八個地級市,其中城鎮人口最集中的長株潭城市群,大多數自來水廠都直接從湘江取水。湘江大壩肩負環境提質工程、經濟工程和民生工程,其旨在改善湘江風光帶濱江環境、建設湘江水運大通道及保障城鄉供水。然而,建壩后一個顯而易見的副作用是:庫區的水流速度將減緩,水體自凈降解能力會下降,水環境容量相對降低,這些可能威脅到湘江水質。

為建大壩,經長沙市政府批準并出資,成立了國有獨資公司長沙湘江綜合樞紐開發有限公司(下稱湘江大壩公司),以承擔大壩的投資、建設、運營、管理任務。2014年10月26日,一位湘江大壩公司人士接受本地媒體采訪時稱,湘江大壩2014年11月將全面蓄水。第二天,長沙黨政機關報《長沙晚報》以“湘江大壩下月全面蓄水”為題做了報道,長沙市政府官網全文轉載了這篇報道。此后,都市媒體《瀟湘晨報》報道湘江大壩公司有關人士給出的時間表:大約20天-30天,蓄水可完成。其中,參與《瀟湘晨報》報道的通訊員,正是湘江大壩公司辦公室主任陳慶芳。

按規劃,當前確為湘江大壩的蓄水時間。《財經》記者獲得的一份官方文件提及,湘江大壩預計在2014年10月正式蓄水。早在10月25日,湘江大壩實際上已經開始蓄水——截至10月27日上午11時,湘江大壩上游實時水位為26.5米,下游實時水位22米,上下游4米多的落差正是兩天來“蓄水的成果”。此后水位仍有升高的勢頭。據《財經》記者了解到的數據,大壩的水位曾一度升高到了28.4米——漸近29.7米的目標水位。

但突如其來的質疑聲,打斷了蓄水勢頭。11月2日,綠色瀟湘指出,湘江大壩在治污沒完成的情況下就蓄水,可能威脅湘江水質。3日,湖南省環保廳法宣處處長陳占軍在微博上回應稱,未通過環保部門的環保驗收手續之前,湘江大壩不得蓄水。之后,湘江大壩的水位沒有再往上升。

通常大壩在正式蓄水前,需要通過交通、移民、環保、水利、人防等多個環節的驗收。但是,在環保部門介入之前,11月1日湘江大壩公司庫區部副部長饒志茹對本地媒體稱,治污沒完成,并不會影響湘江大壩的全面蓄水;環保部門介入后,11月8日,湘江大壩公司開始“辟謠”,湘江大壩由“全面蓄水”,改為“試驗性”蓄水。然而,11月10日,湘江大壩公司有關人士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仍強調,公司的任務是建設大壩庫區,環保任務是其他單位在做,“不了解環保方面的要求”。

湘江大壩公司避談環保,出具的一份聲明詳述了“試驗性”蓄水的緣由,稱恰逢秋汛時機,公司為檢驗大壩和庫區的涉水工程是否具備擋水條件,進行“試驗性”蓄水。卻不知在治污未完成之前,“試驗性”蓄水同樣涉嫌違規。

一位湖南環保廳有關人士分析,“試驗性”蓄水等同于試生產,“環保部門沒有批準‘試驗性’蓄水,也是不行的”。

根據環保部《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辦法》第七條規定,建設項目試生產前,應向有審批權的環保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試生產申請。綠色瀟湘相關負責人就質疑:“試驗性”蓄水很可能只是受到壓力之后的說辭,沒有主管部門的批準就進行“試驗性”蓄水,依據何在?

治污滯后

湘江大壩投建三年之后,湖南才提出集中治理庫區污染,同時給出治污時間表——在2014年大壩蓄水前完成治污工作。

2012年10月22日,湘江大壩治污動員大會在長沙召開。時任湖南省委副書記、省長徐守盛及八市市長或分管副市長等出席會議,如此高規格的會議,湖南治污的決心和力度可見一斑。同時,湘江大壩庫區管委會成立,時任湖南常務副省長于來山任管委會主任,長株潭三市的常務副市長任副主任,湖南省發改委、環保廳、水利廳、交通運輸廳等單位分管負責人為委員。管委會負責解決治污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其中長株潭三市政府為治污的責任主體。

根據2012年出臺的《湘江長沙綜合樞紐工程庫區污染綜合防治實施方案》(下稱《湘江治污方案》),治污包括工業污染治理、城鎮生活污染治理、庫區沿岸垃圾處理、庫區餐廳污染治理、港口碼頭污染治理、庫區水岸養殖和沿岸畜禽養殖、河道采沙整治七大方面,涉及治污項目數百個。由于治污過程中,隨時可能發現新的治污點,所以這一數字不斷在變化。

湘江的污染整治,是公眾和媒體關注的焦點;告別湘江污染,則是湖南幾屆政府努力的主要目標之一。2009年全國發生7起重金屬污染事件,湖南就占了5起。雖然近年來湘江的污染事故明顯減少,但2013年5月廣州“鎘米風波”源頭指向湖南等地,可見湘江未能甩掉“重金屬”這頂沉重的帽子。

按照《湘江治污方案》,湘江大壩的治污工作應在2014年10月全部完成,但實際進展嚴重滯后。11月7日,湖南省環保廳副廳長謝立對外稱,目前已完成599個治污項目中的466個。《株洲日報》在8月的一篇報道中指出,株洲市必須完成的湘江大壩株洲段治污工作,進度緩慢,考核指標僅完成六成。其中生活污水治理項目完成率僅2%,9個水上交通安全整治項目和2個水產污染治理項目,仍未啟動。

事實上,截至記者發稿,長株潭三市均未完成治污任務。以排污口改造為例,目前長株潭三市截污進度均滯后。據《財經》記者掌握的數據,長沙共排查出110個排污口,已先后啟動101個具備開工條件的排污口改造工程,目前僅完成52個,預計到今年底完成率可達69%;株洲市共排查出21個污水直排口,截至2014年11月,排污口改造完成率為61%;湘潭市排污口截流工程和管網工程完成率為57%。

治污方案是,針對庫區治污的不同特點,劃分“責任田”,分別由省直屬各部門牽頭認領。據《財經》記者了解,治污進度緩慢的主要原因有三:首先,治污牽涉部門較多,在實際操作中,存在“單打獨斗”的問題;其次,財政對治污項目的資金配套不夠完善,導致一些沒有資金投入或投入較少的項目進度緩慢;其三,部分分管負責人職務有變動,導致工作出現脫節、斷層現象。

湖南省曾對長株潭三市以督辦的形式發文推進治污進度。2014年9月2日、3日,湖南省湘江保護協調委員會督查組前往株洲調研,省交通廳副巡視員陳建強特別強調,湘江大壩即將蓄水,一旦湘江的水由動水變成靜水,可能會影響水質,在大壩蓄水前,要確保湘江株洲段排污口達標,“不要自己排污再自己受污”。

最終,長株潭三市均沒有在2014年10月這個省政府要求的時間節點內完成治污任務。

爭議大壩

湘江大壩最早動議源自1989年。當時作為湘江水電梯級開發的一個組成部分,湖南省及長沙市主要領導提出建壩。和任何一個涉及大江大河的重大工程一樣,湘江大壩從20年前動議起,就飽受爭議,甚至催生出一個專業新名詞——“不可行性論證”,用來論證修建湘江大壩的不可行性。

反對方以環保方面的專家為首,他們最為擔憂的是一旦在湘江上建壩,原來天然河道流速減緩,水體對污染物的自凈降解能力下降,“到時湘江會變成一潭死水”,直接威脅湘江的水質和生態環境。曾在湖南任七年省委書記的楊正午指出,像“湘江筑壩”這樣的大項目一旦建成,原有很多排水系統因為水位抬高會排不出水,很多排水系統都要重建,“一個工程上馬,百個工程報廢的事再也不能干了”。據《南方周末》披露,楊正午提出,要從湘江大壩開始,對大型項目進行“不可行性論證”。

2003年,湘江長沙段出現歷史上罕見的最低枯水位,最低時長沙站的水位比設計水位低1.2米。湘江枯水直接導致長沙市供水緊張,水質也受到嚴重影響。此次湘江枯水事件,為建壩提供了契機。次年2月,湖南省政府召開湘江大壩專題會,在湘江筑壩攔水正式進入議題。在湘江大壩的支持者看來,大壩不僅有保障供水和改善通航的作用,同時,兼有改善濱水景觀、發電、發展水上旅游等綜合效益。

而湖南省政府參事室原副主任程不吾最擔心的是,大壩可能引發湘江水污染問題。他曾用“置之死地而后生”來形容他對湘江大壩的看法。程告訴《財經》記者,在湘江建壩,“是把河流改變為湖泊,是一種生態的改變,肯定會有一系列問題出現,且難以預測”。他與湖南省水利廳原副總工程師聶芳容等在內的八名省政府參事聯名,在2004年9月致信省政府,力陳建壩“對長沙環境將產生破壞性的影響”,要求有關部門“再廣泛征求意見,充分討論”。湘江大壩,建還是不建,一度僵持不下。

然而,“飲水危機”再次推動湘江建壩。2008年10月,湘江長沙段再次創下歷史最低水位,部分水廠不得不依靠二次提水才能保證供水。與此同時,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波及中國,政府出臺了4萬億的經濟刺激計劃,各地政府紛紛申報投資項目。由此,湘江大壩在2009年內“三步跨”,完成了從科學改選壩址、重做前期工作,到實現正式開工。

聶芳容向《財經》記者闡述其多年來一直宣揚的“蓄洪補枯”構想——利用洪水,將其蓄于水利設施中,到枯水季節再釋放以解干旱。否則,湘江大壩把水攔起來后雖可以抬高水位,但水量并沒有增多。同時,水流的減慢會導致湘江稀釋污染的能力減弱。

事實上,即使是大壩支持者,同樣對湘江水質心存擔憂。2003年,在湘江大壩建與不建僵持不下時,時任湘潭環保局局長黃常見在“長株潭經濟論壇”上發表一篇論文指出,湘江水污染嚴重,加快水資源開發已經非常急迫,并提出筑壩攔水的可行性。文章引發激烈爭論。而退休之后,黃常見仍以“市民”身份關注湘江水質。2013年6月,黃常見受湘潭環境保護協會之邀,一同前往湘江大壩湘潭段進行環境調研。由黃常見執筆的調研項目書寫道:“湘江大壩建成后,對湘江水環境安全和水生態環境帶來的影響和變化問題,這既是廣大環保人士所關心,也是長株潭城市群廣大人民群眾所憂慮之事。”

湖南省政府確定湘江治污為“一號工程”,明確治污時間表及責任方,這也是湖南試圖將湘江打造為“東方萊茵河”進程中的重要一環。湖南省環保廳強調,2013年至今,湘江水質總體為優。并給出數據,今年1月-9月,干流18個斷面,全部達標;支流達標率為90.4%。目前湘江干流水質中汞、鎘、鉛、砷、鉻的污染濃度分別比2010年下降33.3%、22.2%、42.9%、58.3%和28.6%。

聶芳容分析這些數據,稱可以用來證明湘江的水質,但不能籠統地說湘江水質是變好了還是變壞了。雖然政府做了很多污水治理工作,近年來還是不斷發生水污染事件。總的來說,政府治污的工作效率趕不上水質惡化的速度。

蓄水風波發生之后,湘江大壩公司和湖南省環保廳分別向湖南省政府作了匯報,等待省政府的指示。11月10日,湘江大壩公司董事長潘勝強對《財經》記者表示,由于治污未完成,湘江大壩蓄水時間待定,“何時正式蓄水,要聽省政府安排,目前沒有時間表”。11月12日,《財經》記者分別向湖南省有關部門提出采訪要求,但截至發稿,未獲回復。不過,湘江大壩公司一位人士稱,蓄水已如箭在弦,“如果要等治污全部搞完,到時候市民可能就沒水喝了”。

11月5日,在湘江大壩蓄水風波趨于平息之后,湖南省水運管理局向湘江大壩公司下發蓄水前驗收的通知。這份《通知》提出,11月20日要對大壩進行蓄水前驗收,通知列出驗收內容共計19項。然而,11月20日,有關部門并沒有對大壩進行蓄水前驗收。湖南省水運管理局有關人士稱,沒有按期進行驗收是因為“想把工作做得再細致一些”,“會稍微延后一點點,但不會很久,馬上會進行蓄水前驗收”。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小三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