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美媒:油價重挫引發對全球經濟增長的新預期

2014-12-09 08:38:41 中國新聞網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8日報道,眼下全球很多高層決策者正在重寫其對美國、歐洲、日本和其他地區的經濟預期,他們堅信大幅下挫的油價將給消費者和制造商帶來意外收益,從而會全面提振全球經濟增長。

最近一段時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美聯儲)和歐洲央行的官員們已經把外界對于原油價格下跌暗示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拋諸腦后。他們反而預計油價下跌將給整體全球經濟注入動力,尤其是那些能源需求較高的國家。

美聯儲副主席費希爾將這種狀況稱之為會給美國經濟帶來幫助的“供應沖擊”。他表示,油價下跌更有望提升而不是降低GDP。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在上周舉行的月度政策會議后表示,油價下跌的影響無疑是積極的。

一些經濟學家們告誡稱,在歐洲經濟面臨衰退、日本努力擺脫自身的經濟下滑等情況下,油價最近幾個月下跌近40%更像是經濟前景黯淡的前奏。不可否認的是,從歷史角度看油價重創一般與經濟衰退有關,因為能源需求在急劇萎縮。

但是這一次,一系列提升供應的因素正在改變許多官員和經濟學家的預期,這些因素包括先進的鉆探技術、利比亞石油供應恢復,以及一些中東的產油國通過低價將競爭對手擠出市場的做法。

美國能源情報署前負責人、目前擔任無黨派智庫機構戰略和國際研究中心高級顧問的卡魯索表示,這次的情況不一樣。

原油價格近期的下跌到底是由供給過剩還是需求減少推動的或將決定未來一年全球經濟的走向。能源價格的走低顯然正對伊拉克、阿爾及利亞和尼日利亞等嚴重依賴石油收入的主要石油出口國造成打擊,對于俄羅斯、委內瑞拉和伊朗等已經面臨嚴重經濟問題的國家更是壞消息。

但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計算,6月份以來油價的大跌有望令日本、意大利和德國等主要石油進口國的經濟獲得近1個百分點的提振。

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7至9月份修正后國內生產總值(GDP)連續第二個季度收縮。當季GDP較前一季度折合成年率萎縮1.9%。

IMF將其對明年美國經濟增長率的預期由此前的3.1%上調至3.5%,部分原因就是預計能源成本降低。

IMF總裁拉加德上周在《華爾街日報》CEO理事會年會上表示,油價下跌之后有人歡喜有人憂,但綜合來看對全球經濟來說是個好消息。

IMF將油價下跌約80%的原因歸咎于供應面因素,如油耗標準、歐佩克的決定,僅有20%是因為經濟放緩導致需求下滑。

摩根大通(J.P.MorganChase)經濟學家認為供應面因素占比要低一些,為55%,而新興經濟體增速放緩要占到40%。不過該行預計,未來兩個季度油價下跌對全球經濟增長提振為0.7個百分點。

油價下跌將降低交通運輸及制造業成本,尤其是航空和煉鋼等高耗能行業。消費者的汽油支出將減少,錢包里就有了更多錢可以用于支出,從而使消費支出有望增長。

研究機構IHS Global Insight表示,如果油價維持在這一水平,那么明年美國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應會比過去12個月多出750美元。

決策者們的一個風險是,把油價的下跌視為凈利好因素可能掩蓋全球經濟疲軟的基本面情況。從巴西到南非再到印度,關鍵的新興市場一年多來一直都在掙扎。

此前的大部分油價大跌都伴隨著衰退,或至少釋放出經濟低迷的信號。上世紀80年代初美國經濟和其他全球主要經濟體的一連串收縮被指將經通脹調整后的油價從1980年4月每桶116美元的高點拖低至1986年每桶25美元的13年低點。在上世紀90年代末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油價也大幅走低。

經濟學家的普遍共識是,當前的油價下跌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歐洲的疲弱增長和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但IEA和其他專家認為,過剩的石油生產是油價走低背后的主要原因。

戰略和國際研究中心的卡魯索表示,主要是因為供應,北美各地石油生產數據強勁,同時部分中斷的供應也開始恢復。

先進的鉆探技術已經使得美國、加拿大以及其他生產商得以增加產量。與此同時,沙特阿拉伯、卡塔爾以及其他歐佩克產油國則維持油井產量不變,以期利用價格優勢將競爭者擠出市場。自從5月份以來,歐佩克計劃外原油產量達到了近70萬桶/日,這些產量主要來自于利比亞。

咨詢公司Rhodium Group的合伙人、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估計,若低油價的情況再持續6-8個月,主要原油進口國家或將看到它們的進口成本下降逾5000億美元。

日本將成為低油價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日本6月份石油進口成本占到了該國GDP的3.6%左右。油價下跌令日本原油進口成本的下降幅度或將近GDP的1.2%。

美國財政部負責國際事務的副部長希茨稱,對于油價下跌將利好日本經濟這一點抱有樂觀且期待的心態。




責任編輯: 曹吉生

標簽:油價,全球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