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我國鐵礦石稅改步履蹣跚

2014-12-16 15:43:20 中國礦業報   作者: 李平  

國際鐵礦石價格一路走低,國內煉鋼廠在經受了國際礦商多年的高價鐵礦石蹂躪之后,終于美美地享受到了廉價大餐。而在煉鋼廠沉醉在低價礦的歡樂中時,我國的鐵礦企業卻已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在這樣的形勢下,國際礦商卻逆市增產,個中動機值得猜疑。

中國冶金礦業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文勝稱,礦業巨頭企圖通過低價擠壓策略來完全壟斷市場,企圖依托低成本優勢,拖垮中國鐵礦業,將我國高成本礦山擠出市場。

劉文勝向國內業界發出警示,按照當前礦山停產率,未來我國鐵礦石對外依存度將超過90%,國內市場將完全被礦業巨頭壟斷,我國鋼鐵工業的命運掌握在他人之手,后果不堪設想。

據中鋼協常務副秘書長、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介紹,國際四大礦山企業力拓、必和必拓、FMG及淡水河谷的離岸成本分別為20美元/噸、25美元/噸、30美元/噸和20美元/噸,即便加上運費,到中國價格也才40美元/噸~50美元/噸。

而國內礦山由于資源稟賦的原因,成本大多在80美元/噸以上。此外,過高的稅負,也成為遏制國產鐵礦石競爭力的一大主因。

實際上,早在1994年,地質礦產部曾就鐵礦石稅負過重問題發出過呼吁。盡管經歷了從1994年開始的4輪調整,但目前國內礦山的稅負水平約為20%~30%,在全球仍屬于最高水平。

今年9月,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下發《關于全面清理涉及煤炭、原油、天然氣收費基金有關問題的通知》時,為國內礦山企業“減稅負”的呼聲再起。

數據顯示,2014年前三季度,中國礦企利潤大幅下滑,國內32家重點礦山企業累計利稅總額150億元,同比下降18.44%,其中利潤總額51.5億元,同比下降24.2%,而企業財務費用同比增長了46.34%。

李新創曾多次公開呼吁政府為國內礦山企業減輕稅費負擔。他認為,國內礦山的稅賦比例降到10%以內才有一定的競爭力。

在國際礦商低價策略的夾擊下,國內許多鐵礦企業虧得只剩褲衩了。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數據顯示,12月5日直接進口鐵礦石62%品位干基粉礦到岸價格為70.38美元/噸,12月平均價格為69.98美元/噸。鐵礦石價格已經連續多日在70美元上下波動,較年初下降了約47%。

在這樣的情勢下,呼吁鐵礦石資源稅改的聲音幾乎一邊倒地撲向了國家相關職能部門。12月6日,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駱鐵軍終于代表官方作出表態,為了使國內、外礦山擁有合理的競爭環境,工信部下一步將會同財政部、稅務總局研究合理征收國內礦山企業稅賦的問題。

與鐵礦企業的急迫心情相比,這樣的表態似乎有些漫不經心。因為,從政策研究到政策出臺是一個難以預測的時間過程,其間還涉及到各方的利益平衡,最復雜的問題是要看中央和地方如何分成。

盡管企業已經是“燒粑等不得熱”,但在業內人士看來,作為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支柱,資源稅改在技術上相對來說比較容易,但必須在解決地方財政問題的基礎上才能順利實施,因此從出臺到貫徹也將會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

稅改方向尚在醞釀

鐵礦石作為與鋼鐵生產最為密切的原料之一,近年來在國外礦山壟斷下始終處于暴利階段。盡管擠壓了鋼鐵行業的獲利空間,國內的鐵礦企業卻也分羹了這種暴利帶來的愉悅,跟著過了一段“捧著后腦殼笑”的好日子。

隨著供求關系的根本性逆轉,這樣的好日子終結了,取而代之的是跌跌不休的市場。2014年以來,國際鐵礦石價格一路下行,給國內礦山企業造成較大壓力。

2014年年初至今,普氏62%鐵礦石指數從134.5美元/干噸降至71.25美元/干噸,最低曾降至68.5美元/干噸,年內最大跌幅逾49%。

“我們曾做過研究,礦價跌到100美元,國內一些礦山就要關閉,而現在已經跌到70美元,部分礦山已經關閉。”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駱鐵軍認為,由于國內鐵礦資源稟賦不好,只能盡量多用國外礦,這并不是產業的劣勢,關鍵是形成合理的價格形成機制。

數據顯示,1~9月國內鐵礦石生產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6947.1億元,同比降低0.3%;利潤總額554.5億元,同比降低14.7%。具體來看,截至今年9月,礦山行業虧損企業數達741家,占企業總數的21.5%,虧損企業單位數同比增長27.3%;虧損企業虧損總額47.4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55.9%。“當前國內已有部分礦山因承受不住壓力而關停,他們面臨的挑戰和壓力單憑企業自身很難解決,需要政府給予政策支持。從戰略角度看,國內外礦山需要保持一定平衡,因此下一階段工信部還要會同財政部、稅務總局研究如何合理征收國內礦山的稅費,使國內礦山有公平的競爭環境。”駱鐵軍表示。

從駱鐵軍的表態可以看出,關于鐵礦石資源的稅改方案尚在醞釀當中。此前也有消息稱,財政部正在醞釀資源稅改革方案的擴容。

自12月1日起,煤炭資源稅率先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從價計征的改革。同時,在全國范圍內統一將煤炭、原油、天然氣礦產資源補償費費率降為零,停止征收煤炭、原油、天然氣價格調節基金等。

我國資源稅開征于1984年,當時資源產品按照“從量定額”的辦法征稅。1993年,財政部發布《資源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為建立和完善礦產資源征稅體制,將礦產資源從無償使用變為有償使用,并逐步提高資源獲取成本。

鐵礦石資源稅征收也是如此,自1984年開始征收,1994年后調整為從量定額征收,征收范圍為每噸2元~30元,并根據礦山不同類型和等級來給予不同的征稅標準。2002年鐵礦石資源稅下調,按規定稅額標準的40%征收,2006年重新向上調整至60%,2012年上調至80%。

據了解,目前國內礦山的稅負水平約為20%~30%,在全球屬于最高水平。顯然,這樣的高稅負大大遏制了國產鐵礦石的市場競爭力。2009年,國家針對鐵礦石稅負問題做過專門調研,此后,業內關于給國產礦減負的呼聲一直不斷。尤其是在鐵礦石供需形勢發生逆轉、價格持續下跌的今天,國內礦山企業已經到了“不減負不行”的地步。今年9月,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下發《關于全面清理涉及煤炭、原油、天然氣收費基金有關問題的通知》時,為國內鐵礦企業“減稅負”的呼聲再起。

專家稱,煤炭資源稅改革先做了嘗試,鐵礦石資源稅改革也會朝這個方向走,但需要先把一系列統計和分成的問題解決好。首先要把鐵礦石資源補償費和資源稅合并,現在很多煤礦都取消了補償費。但這樣操作以后,國家的資源權益如何體現?國外將這兩項合并在一起,稱之為權利金;但中國的資源稅并不是權利金的概念。

此前,鐵礦石資源稅是地方稅種,歸地方所有。專家表示,補償費和資源稅合并之后,最復雜的問題是中央和地方如何分成。因此,鐵礦石資源稅從價計征的改革并不是在短期內就能完成的。

正文未完,請點擊分頁

責任編輯: 曹吉生

標簽:鐵礦石稅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