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煤從各個方面入手,做好了長期過‘緊’日子的準備。”市場低迷、需求萎縮、行業進入“寒冬期”,曾經風光無限的煤炭行業,消沉得讓煤企的領導們惶惶不安。同樣,對于帶著巨大壓力的大同煤礦集團公司(下稱“同煤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張有喜來說,如何使同煤集團這個大型煤炭企業繼續保持發展前進的慣性,而夜不能寐。
毫不夸張地說,即將過去的2014年,對于任何一家煤炭企業來說,是一個極其煎熬的一年。在經歷了十年的甜蜜期后,煤炭企業已經在痛苦中守望兩年,卻仍不見恢復的跡象。
在煤炭產業鏈研究專家、煤炭研究網首席分析師馬俊華看來,2 014年是煤炭企業的“生存年”,企業目前只能先談生存,再說發展。
不過,有業內人士將2014年定為煤炭企業主動轉型和產業升級的“元年”。
但事實上,由于大多數煤炭企業并沒有主動去轉,在經過近兩年時間的持續低迷,逐漸倒閉或被整合。
然而,有些煤企早已開始主動轉型。在這個嚴寒至極的行業“寒冬”,那些先行一步的企業或許可以抱著些許溫暖“入睡”。
“生存年”:“帽子”和“票子”掛鉤
2014年即將過去了,但我國的煤炭行業一直還在“寒冬”中煎熬著。那么,這種煎熬到了那種程度呢?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姜智敏簡短幾句話或許能看出端倪。
在今年11月14日,召開的2015年全國煤炭交易會新聞發布會上,姜智敏透露說,2013年最鼎盛時期,全國的煤炭交易中心有40幾個,但到了今年11份,只剩下20幾個。
也就是說,僅僅在一年的時間里,一半的煤炭交易中心消失了。
交易中心大批量消失,而煤企的日子自然也不會好過。
煤炭市場蕭條下的東北三省,原本無限風光的煤炭企業,如今大都已處在虧損的泥潭里。
據媒體報道稱:“黑龍江龍煤礦業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凈虧損達到45.78億元;與龍煤集團鄰近的吉林省煤業集團有限公司以及沈陽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也分別虧損超7億元。”
而煤炭大省山西省,也出現不少大型煤炭企業虧損現象。作為山西省最大的煤炭企業之一,同煤集團要比全國大多數煤炭企業更早感受到市場危機帶來的沖擊。
“同煤是個老企業,企業辦社會,負擔重,人員多,煤炭下行的壓力感受更深。這就要求我們在確保企業經濟平穩運行的前提下,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構建產業發展新體系,打造煤炭產業升級版。”煤炭行業持續低迷,對于倍感壓力的同煤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張有喜來說,如何取暖過冬成為企業首先要考慮的。
“煤炭價格斷崖式下跌,需求如此疲弱,進口煤對于國內市場的沖擊力度加大,這些都極大地威脅到了國內煤炭企業的生存。”煤炭研究網首席分析師馬俊華告訴新華能源。
市場需求不見好轉,企業首先做的只能是節流。“從井下每一顆螺絲、每一根錨桿的節約,到電力系統精確到克的煤耗指標控制,再到各單位非生產性支出的嚴格把控……”張有喜告訴新華能源,同煤集團只能從各個方面入手,做好了長期過“緊”日子的準備。
“復雜的國內外形勢讓決策變得更加困難,而這也預示著巨大的挑戰。”在張有喜看來,危機考驗著決策者的判斷和智慧,而同煤在這場前所未有的大考驗中如何交出自己出色答卷,無時無刻不考驗著決策團隊的意志。
據新華能源了解,每月6日,同煤集團的董事長和總經理都會主持召開經營分析例會,一筆一筆算成本,一項一項定措施,一件一件抓落實;將成本壓縮指標與負責人的“帽子”和“票子”掛鉤。今年采購計劃將再降10%,生產成本再降10元,各項費用再壓縮10%,各單位減虧增盈10%。
對于同煤集團來說,曾經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掩蓋了機制體制的缺陷。如今隨著市場需求的退潮,改革勢在必行。
就是因為從上至下一點一滴的去“扣”,2014年上半年,同煤集團通過內控成本,精細管理共節約各類資金30.8億元。
市場倒逼:企業轉型契機的陣痛
早在7月12日,中國煤炭行業協會發布《關于2014年上半年煤炭經濟運行情況的通報》顯示,由于煤炭供大于求,煤炭價格大幅下滑,企業虧損面進一步擴大,截至7月,全國已有9個省出現全行業虧損,36家大型企業中20家企業虧損、9家企業處于盈虧邊緣,全國整個煤炭企業虧損面超過70%。
“ 在煤炭市場低迷的現狀下,只有主動轉型與升級,企業才能持續健康發展。”據了解,有業內人士將2014年定為煤炭企業主動轉型和產業升級的“元年”。但事實上,由于大多數煤炭企業并沒有主動去轉,在經過近兩年時間的持續低迷,逐漸倒閉或被整合。
對此,資深煤炭專家、中國煤炭運銷協會研究員李朝林并不認同。“今年是煤炭行業確實是被迫轉型,但不存在元年的事,煤炭企業一直在提轉型,搞轉型,但是,由于近兩年煤炭企業效益差,沒有資金投入其他行業進行轉型。”李朝林說告訴新華能源,“據我了解,并不是所有煤炭企業都是這樣,也有做得比較好的,例如神華集團、淮南礦業集團公司和同煤集團公司。”
李朝林分析說,神華在煤炭、物流、電力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發展;淮南、同煤集團在煤炭、電力方面等行業也得到了良好的發展勢頭。這些企業避免了完全依賴煤炭發展所造成的生產經營的巨大動蕩,經濟效益整體上比較好。
據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該公司第三季度營業收入為190,442百萬元,同比下降4.6%;實現利潤總額46,992百萬元,同比下降9.8%。
雖然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財報”并不好看,而且同比都在下降,但各大“券商”依然看好該公司,原因是近幾年來,該公司一直在走產業升級的發展道路,并且效果非常好。
據了解,目前神華集團已形成以煤為基礎,電力、鐵路、港口、航運、煤制油與煤化工為一體,產運銷一條龍經營的特大型能源企業。
而秉持“高碳產業低碳發展”與“科技創造綠色能源”的理念,神華集團努力建設了煤炭清潔生產、清潔轉化、清潔利用的清潔能源產業鏈,形成了清潔能源一體化發展格局,同時推動了能源結構調整和煤炭企業轉型升級。
而同煤集團向新華能源提供的數據顯示,同煤集團上半年煤炭產量為7822.5萬噸、同比增長9.49%,完成年度計劃的53.95%;煤炭銷量完成1.0416億噸,同比增加1732萬噸。
此外,該公司上半年發電量157.6億度,同比增長12.75%;營業收入1075.55億元,同比增長7.24%;工業增加值247.1億元,同比增長19.33%,完成年度計劃的50.43%。
堅持以煤為基,多元發展,使同煤成為集煤炭、電力、煤化工、冶金、煤機制造、建筑建材房地產、物流貿易、文化旅游八大產業并舉的綜合能源大集團。”同煤副董事長,總經理郭金剛告訴新華能源,與同類企業相比,同煤贏在轉型看得準、走的穩,贏在提質增效抓得早、做得好。
“不斷延伸煤炭上下游產業鏈,提升煤炭附加值和煤炭就地轉化率。利用大同優質動力煤的優勢,同煤把電力定位為第二大主業,建設深度融合的煤電一體化。”郭金剛表示,到“十二五”末,同煤發電量將達到1500萬千瓦,將就地消化原煤可以達到7000萬噸到1億噸。形成煤炭、電力兩大產業雙輪驅動、互動互補、共同支撐的煤電一體化的新格局。
據同煤集團向新華能源提供的數據顯示,同煤集團目前已完成設備調試的年產60萬噸甲醇(2074, 10.00, 0.48%)項目,是同煤乃至山西省拉長煤化工產業鏈條的重點工程。另外,全國產能最大的10萬噸活性炭項目也于今年9月份試生產。4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和60萬噸烯烴項目正在全力推進。
根據同煤集團規劃,到“十三五”中期,煤化工板塊將形成規模,成為與煤、電并重的第三主業。
事實上,對于同煤集團來說,無論是產業升級還是轉型,與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一樣,是來自市場的倒逼,更多的是主動拓展產業鏈。
所有正在經歷行業危機的煤炭企業來說,轉型已經是迫在眉睫。
今年11月19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下稱《行動計劃》),將對能源結構的調整上升到國家層面。《行動計劃》花了大量篇幅提到了煤炭行業的總量控制與發展問題,要求到2020年,煤炭消費比重控制在62%以內,消費總量控制在42億噸左右。
實際上,2014年,在這個煤炭產業結束“黃金十年”第二個年頭里,從各方的數據顯示,目前沒有任何跡象表明煤炭行業在短期內有復蘇的可能。
而煤炭產業鏈研究專家、煤炭研究網首席分析師馬俊華則認為,2015年,煤炭行業仍然延續產能過剩和需求不足的矛盾。政策層面仍然需要嚴格執行限產政策,并需要利用市場機制和環保機制來倒逼企業轉型發展。
“通過結構的調整,來倒逼煤炭企業轉型。”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煤炭經濟研究院煤炭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住邢雷表示。
而有專家則表示,煤炭企業想要走出目前困境,進而實現可持續發展,迫切需要“轉型升級”。但怎么轉、向哪轉,則需結合行業特點和企業自身實際慎重選擇。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