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 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油氣
  • 綜合
  • 中石油海外上市10年記:墻內開花墻外香

中石油海外上市10年記:墻內開花墻外香

2010-04-07 08:06:12 中國石油報   作者: 劉泓波 王晶  

2000年4月7日,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中國石油)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成功上市。此前,美國當地時間4月6日,中國石油股票在紐約證券交易所開始掛牌交易。

海外上市,中國石油從此踏上了國際賽道。10年來,中國石油以上市促改制,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促發展,勇擔“三大責任”,實施資源、市場和國際化三大戰略,演繹了一個又一個精彩,讓世界為之注目。

接軌國際

——國企改革立潮頭

10年前的中國石油,為什么要上市? 

時間進入世紀之交,一個嚴峻而緊迫的命題擺在中國石油集團面前——在世貿組織的游戲規則下,中國石油集團將不可避免地與實力雄厚的國際大公司同臺競技。如何提升一個傳統國企的國際競爭力,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實現體制、機制與國際接軌是必由之路。

讓我們來看一組歷史數據。10年前,中國石油集團在世界50家最大石油公司中位居第11位,總資產占埃克森公司的66%,但銷售收入僅為埃克森的32%,凈利潤僅為其幾十分之一。

形成這種落差,關鍵問題在體制、機制。跨國石油公司普遍采用現代企業制度,實施專業化管理,而當時中國石油集團還是“大而全、小而全”,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企業。傳統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如一副沉重的鎧甲,使企業缺乏應變和競爭能力,效率、效益難以提高,更談不上與人“賽跑”。

上市正是實現這一轉變的契機。以上市為標志,國有企業有史以來工作量最大、中國石油工業史上最艱難的一次改革從此開始。建立與國際規范接軌的管理制度,重組改制涉及150多萬員工;清查并審計4000多億元資產;評估90多億平方米土地;整理統計數億個數據……終于在1999年11月5日,中國石油正式注冊成立。我國第一家按照國際慣例組建的綜合性大石油公司誕生了。

當時,國際資本市場對中國股的評價已從“中國機會”變成“中國風險”,連此前普遍被看好的一家大型國企也遭遇資本暗礁,推遲上市。按照黨和國家的戰略部署,中國石油以勇當先鋒站排頭的氣魄和膽識,毅然掛牌上市,邁出國有石油公司走向國際資本市場,參與國際競爭的決定性一步,更是國企改革突破的一大步!

“成功了!”中國石油出師海外傳捷報,帶動了特大型國企上市潮。隨后兩年,中國又有5家特大型國企成功登陸海外市場。正如評論家所說,中國石油的重組改制上市,為中國國企趟出了一條改革與發展新路。

10年來,中國石油改革步步深入。以持續重組為抓手,經營理念、管理制度、運作方式逐步與國際接軌,發展模式日趨完善,兩級行政、三級業務的管理架構和集約化、專業化、一體化的體制格局基本形成。整合油田、煉化企業上市與未上市業務,基本理順管理關系。組建海外地區公司,形成以省級公司為主體的成品油銷售運營格局。化工銷售、天然氣銷售及管道、城市燃氣等業務運營體制進一步優化。分離、移交企業辦社會職能,輕裝前行……

具有中國石油特色的一整套體制、機制日臻成熟,為中國石油持續快速健康協調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企業管理效率、效益不斷攀升,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大幅提高,企業規模持續增長。目前,中國石油集團資產總額達到2.23萬億元,比1999年增長2.4倍,其中,股份公司資產總額達到1.45萬億元。在世界大公司中的地位大幅提升,全球500強排名上升到第13位,世界50家大石油公司綜合排名上升到第5位。[page]

做大做強

——資源保障強動力

深化改革,持續重組,中國石油長成參天大樹。作為主干的油氣主營業務茁壯成長,資源接替實現良性循環,油氣產量持續穩定增長。

10年來,中國石油累計新增探明石油地質儲量56.5億噸、天然氣地質儲量3.8萬億立方米,國內外油氣當量產量增長88%,天然氣產量連續7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年均增幅16.4%。

肩扛責任使命,“我為祖國獻石油”,是中國石油勘探開發工作者永恒的誓言。10年來,中國石油高舉思想解放的旗幟,堅持科技創新,鍥而不舍,矢志找油找氣。

按照“東部硬穩定,西部快發展”的戰略部署,大慶油田咬定百年油田建設目標,大力實施水驅挖潛和三次采油等科技手段,實現了高效開發。2009年,大慶油田生產原油4000.03萬噸,天然氣30.04億立方米。

繼原油5000萬噸穩產27年后,又在原油4000萬噸以上連續穩產7年,續寫了中國石油企業年產原油之最。

與大慶油田遙相呼應,10年來,長慶油田在黃土高原上創造著世界勘探開發史上的神話。從2000年的油氣當量區區幾百萬噸,到2009年底突破年產3000萬噸大關, 10年時間產量增長6倍,成為國內第二大油氣田,被譽為“西部大慶”。而且,長慶人收獲的不僅僅是油氣,而且有一大批“三低”油藏開發的配套集成技術。

“二龍領舞”,群龍騰飛。短短10年時間,中國石油家族千萬噸級大油田增至6個,遼河、華北、吉林等老油田也實現了穩產增產。

作為集團公司最具成長性的業務,天然氣實現跨越式發展,勘探不斷取得新突破,儲量持續高峰增長。10年來年均新增探明3744億立方米,先后建成兩個百億立方米以上的大氣田,12個年產10億立方米以上的中型氣田,發現了我國第1個萬億立方米儲量規模的特大氣田、13個千億立方米儲量規模氣田。

中國石油不僅僅重視油氣業務的規模發展,而且注重質量和效益的提高,目前正在實施的“穩定并提高單井日產量”牛鼻子工程就是最好的體現。大力推廣水平井、欠平衡井技術,“二次開發”工程有條不紊,重大先導試驗項目穩步推進,中國油井群起抗衰老,少井高產初見成效。據統計,在大慶、長慶、新疆和遼河等油田23項重大現場試驗開展后,單井產量增長2.6倍。

思想解放無止境,科技進步無止境,中國石油不斷增強的資源保障能力,成為履行三大責任的堅實基礎。

內涵發展

——市場競爭添活力

10年前,有人抱著懷疑的態度問,中國石油習慣了搞勘探開發,做煉化、銷售這些中下游業務,能行嗎?

十年磨一劍。今天,中國石油人用驕人業績給出回答:2000年中國石油的原油加工量只有8000多萬噸,2009年國內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超1.4億噸,乙烯生產能力371萬噸,擁有加油站近1.8萬座,與2000年相比,分別增長32%、150%和170%。

中國石油煉化業務戰略布局已具雛形,銷售網絡長足發展,大連石化、西太平洋石化、蘭州石化3個千萬噸級煉油基地和12個500萬噸級煉廠以及特色煉廠巍然聳立;寶石花映襯下的加油站遍布大江南北,年銷量逾萬噸的明星加油站與日俱增。這一切都在向人們宣告:中國石油煉化銷售業務已日漸成熟,渾身透著生機和活力。

煉化、銷售業務連著市場和消費者,是增強市場保供能力和競爭力的關鍵環節。10年來,煉化銷售業務堅持內涵發展,調整優化結構,完善網絡布局,為建設小康社會加油。

按照“集中、集合、集約、集成”的發展要求,中國石油大力加快煉油布局調整,通過實施裝置技術和擴能改造,相繼建成和完善了大慶石化、大連石化、大連西太平洋石化、蘭州石化、獨山子石化5個千萬噸級大煉油化工基地,3個百萬噸級乙烯基地和一批特色煉化企業,建設中的廣西石化、撫順石化也將加入千萬噸煉油基地的行列。

與國際大石油企業、業內先進水平對標,對照先進找差距,深入研究定措施,提高了煉化企業生產經營業績和精細化管理水平。學習推廣“西太經驗”等一整套具有代表性的先進管理辦法,全面提升煉化企業的生產受控管理水平。

內涵發展,效益為先,這是中國石油銷售業務結構調整的原則。實施加油站“二次改造”工程,對加油站挖潛改造,對低效、無效站果斷關停,銷售質量明顯提高。十年來,銷售業務優化調整,既注重規模和速度,又要實現效益和質量,力求兩方面平衡前進,又快又好發展。零售量保持兩位數增長,銷售收入年均增長23%,營銷網絡建設跨越式發展,市場供應保障能力顯著增強。

油氣運輸的高速公路——管道也異軍突起。10年來,中國石油改造完成東北輸油管網;忠武管道竣工投產,實現了幾代人“川氣出川”的夢想;西氣東輸管線橫貫東西,西氣東輸二線西段投產、東段加緊建設;陜京線將西部與首都緊密相連……中國石油已建立起覆蓋全國的油氣骨干管網。與此同時,中國石油建立了管道統一調度指揮系統,保障能源大動脈的安全暢通。

原油加工能力明顯增強,銷售網絡持續健全,物流供應堅強有力,市場保障能力和競爭能力不斷提高。戰冰雪災害,抗汶川大地震,保奧運用油,助西南抗旱,中國石油已成為保障中國成品油穩定供應的一支生力軍。[page]

互利共贏

——國際合作探新路

3月27日,中國石油旗下的東方地球物理公司與美國ION公司合資成立的INOVA地球物理陸地裝備公司宣告誕生,這是中國石油國際合作之樹發出的又一新枝。

“開展國際合作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需要,是中國石油集團改革發展的不二選擇。”近日有專家如此評價中國石油國際合作戰略。

為這句話作注的是,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經濟高速發展對能源需求巨大,國內油氣產量有限,到國際市場找到更多油氣,滿足經濟發展需求,是中國石油集團的光榮使命。同時,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實施國際化戰略是中國石油集團提高國際競爭力的必由之路。

進入新世紀以來,國際油價大幅波動,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中國石油集團秉承“奉獻能源、創造和諧”的企業宗旨,加大國際合作業務的開拓力度,在更高層次、更廣領域參與國際競爭,海外業務快速發展,驚喜連連。

2005年10月,中國石油成功收購哈薩克斯坦PK石油公司,創造了中國企業海外并購多項新紀錄,被專家學者稱為“中石油式收購”;同年底,中哈原油管道貫通,成為兩國互利雙贏、造福子孫后代的世紀工程;2006年7月24日,千萬噸級油田蘇丹3/7區油田建成投產。2009年底,中國石油正式簽署伊拉克魯邁拉油田服務合同,中、土、烏、哈四國合作的中亞天然氣管道投產。目前,中俄、中緬管道建設正在緊張有序進行,海上規模引進液化天然氣提上日程,中國石油對外合作進入新階段。

今天,中國石油集團已在全球29個國家運作81個項目。走出國門的工程技術服務隊伍已達500支,分布在48個國家和地區,業務范圍包括物探、鉆井、測井、管道施工和工程建設等,已經成為國際石油工程技術服務市場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國石油國際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10年,也是中國石油不斷回報社會,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生動實踐的10年。蘇丹總統巴希爾盛贊:“中國石油不僅為我們帶來了石油,而且為我們帶來了和平。”在委內瑞拉,中國石油教會當地貧困民眾種植木薯致富;在印度尼西亞,當海嘯襲來時,中國石油率先伸出援手……[page]

科技創新

——自主研發占高點

縱觀10年奮進之路,中國石油之所以能在國際市場與強大競爭對手同臺競技,并贏得一席之地,正是因為背后有著深厚積淀的自主創新能力。

曾幾何時,中國石油多項關鍵技術長期依靠進口。為擺脫受制于人的局面,中國石油把科技創新作為轉變發展方式、推動產業升級、增強核心競爭能力的重大舉措。10年來,中國石油大力實施科技創新戰略,突出重大科技專項和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強化科技成果有形化、集成化,有力支撐了主營業務的發展。

10年后的今天,中國石油勘探開發技術總體保持國內領先,巖性油氣藏等地質理論和勘探配套技術,高含水、聚合物驅油等特色技術居國際先進水平。工程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大大提升,研發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地球物理勘探處理解釋一體化軟件,在系統體系結構、地震與地質信息共享等關鍵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煉油化工技術水平逐步提升,催化裂化系列催化劑、高性能碳纖維成套技術及特大型煙氣輪機研制等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007年11月,12000米鉆機在寶雞石油機械公司下線,標志著中國石油超深井鉆機研制走在了世界前列。在裝備制造方面,一大批這樣的高端石油裝備紛紛實現了國產化。100多套EILog快速與成像測井系統投入生產,測井1萬多口,時效提高30%,識別準確率提高6%,中國測井技術進入成像時代。近鉆頭地質導向系統、雙燃料發動機、高可靠性發動機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為油氣核心業務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科技就是生產力,科技就是效益。西二線重大科技專項攻關成果顯著,4500多公里用X80高鋼級鋼管建設,創造直接經濟效益100多億元。與進口相比,北京石油機械廠生產的鉆井頂部驅動裝置每臺節約資金80萬美元,而在2007年該廠鉆井頂驅就超過100臺。還有12000米鉆機,每臺價格僅為國外的1/3……更重要的是,油氣長輸管道在設計施工、大口徑高鋼級管材與制管、輸送工藝等方面突破了一系列技術難題,實現了在國際上從追趕到領跑的歷史性跨越。

十載春秋,中國石油集團在世界石油舞臺上迅速崛起,成為中國石油工業甚至中華民族的一張名片。十年改革發展,中國石油碩果滿枝,折射出的是中國石油整體謀劃和智慧駕馭,承載的是中國石油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的不懈追求。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中石油 海外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