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目前新能源發電的成本高于傳統能源發電,因此各國都是在衡量其與傳統發電成本的差距后,給予適當補貼以彌補企業虧損。中國《可再生能源法》規定,可再生能源發電價格高出常規能源發電價格部分,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分攤。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征收標準,從2006年的每千瓦時0.1分,逐步提高到現行的每千瓦時1.5分。但補貼是把雙刃劍,在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其按照市場規律發展。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把可再生能源比作小孩,補貼就像18歲前家長對小孩的撫養,最終小孩長大成人獨立生活。他對記者說,2020年以后建設的光伏地面電站國家可能將不再提供補貼,風電可能會更早“斷奶”。大力支持低成本、高轉換效率和長壽命的太陽能電池研發及產業化,降低電池產品成本和最終發電成本,是實現平價上網的可行路徑。
石定寰認為,近年來,以企業為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主體,關鍵技術研發、生產工藝水平取得了很大進步,生產裝備進一步國產化,使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大幅度下降,為平價上網提供了基礎。另一方面,“十三五”期間,火電環境治理成本將進一步提升,火電成本也隨之上升,這使得可再生能源平價上網成為可能。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對記者表示,要實現光伏發電平價上網,單獨依靠企業自身成本降低是不夠的。如果國家能適時提高傳統能源發電價格,縮小價差,這樣兩者還有平價的可能。
他預計,傳統能源發電價格不會輕易調整,太陽能資源豐富的地區發電成本相對較低,有望在2020年率先實現用戶側平價上網。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