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融入新常態 推動新能源產業可持續發展

2015-02-03 09:40:06 中電新聞網   作者: 方正  

截至2014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已經達到4.3億千瓦,占全部發電裝機的32%。其中,并網風電裝機容量為9581萬千瓦,占全球風電裝機的四分之一,完成新增裝機1800萬千瓦的目標。

當前,受到“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因素的影響,我國經濟已經由高速增長轉入中高速發展的新常態。電力工業作為我國重要的基礎能源產業,經濟增速放緩直接導致了電力市場的疲軟,發電行業已經感受到了陣陣“寒意”。

近些年,在國家政策扶持和能源結構調整的雙重作用下,新能源產業掀起了一輪發展熱潮。但在持續幾年的迅猛發展之后,特別是在經濟新常態下,新能源產業該何去何從?

科學認識新常態,堅定加快新能源產業發展的信心和定力

統計數據表明,2014年,我國用電負荷增長為3.8%,比“十二五”前三年平均增速低了5個百分點左右;發電設備利用小時降至4300小時左右,其中火電機組更是已經“破五”,降至4700小時左右。電力產能已經呈現過剩,行業同質化競爭在不斷加劇。電力行業已經由過去的短缺經濟轉變為過剩經濟,低速增長將成為新常態。此外,受到棄風限電、政策補貼資金不到位等因素的影響,不少新能源企業的經營始終在盈虧平衡點附近搖擺,稍有不慎就面臨虧損。在限電嚴重的“三北”地區,一些風電項目甚至已經出現了虧損。再加上,國家重新啟動電力市場化改革、陸上風電上網電價面臨下調等等,都將給新能源產業帶來較大的考驗。

在面臨各種困難和挑戰的同時,我們更應當看到,在新常態下,我國的能源發展模式從增量擴能為主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轉變,新能源產業低碳、清潔、高效、可再生等優勢將更加突出,新能源產業仍然大有可為。從總體形勢來看,近年來,氣候變化已經是世界所公認的威脅,化石能源的使用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限制。在2014年北京APEC會議上,中美兩國就溫室氣體減排目標達成一致,我國計劃在2030年前將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例提高至20%左右,比2014年將近翻了一番。從發展環境來看,去年下半年以來,國家連續出臺了號稱史上最嚴格的《環境保護法》,以及《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計劃》等一系列環保法規,全面啟動了碳排放交易,對能源電力發展的生態環境約束愈發剛性化,發展新能源產業將是大勢所趨。

根據國家“十三五”電力發展規劃,到2020年,我國的常規水電裝機將達到3.5億千瓦左右,核電運行裝機容量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達3000萬千瓦,風電和光伏發電裝機分別達到2億千瓦和1億千瓦。風電發電量占比將達到5%以上,實現從替補電源到替代電源的轉變。這意味著,在未來5年內,水電、核電、風電和光伏的裝機容量將分別新增約5000萬、3800萬、1.1億和7000萬千瓦,新能源產業還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同時,國家正積極研究包括風電在內的新能源發展路線圖,著力從規劃、審批層面解決棄風限電等突出問題,并計劃出臺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度,這些“利好”消息也必將進一步加速新能源產業發展。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認為,進入新常態,難和險雖在增多,但時和勢總體對我們有利。我們必須積極轉換思路、堅定信心、保持定力,應時而動、順勢而為、踏準節奏,堅決走好自己的路,不斷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

積極適應新常態,唱響推動新能源產業可持續發展的主旋律

近年來新能源產業井噴式的發展,一方面帶動了投資,推動了裝機規模的快速增長,但另一方面也出現了無序開發的現象。在新能源產業繁榮景象的背后,有些地區甚至已經出現了“有容量沒電量,有增量沒質量”的情況。

隨著經濟進入新常態,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過去電力企業四處跑馬圈地、一味大干快上的模式已經進入“死胡同”。新能源產業發展必須牢牢把握可持續發展這個根本要求。

一是要堅決摒棄重規模、輕質量和“只管生、不管養”的不良思想。發展是硬道理,硬發展沒道理。我們不僅要學會搶占資源,更要做到有所取舍,練就把拔到籃子里的“雜草”和“爛菜葉”挑出來果斷丟棄的本領。這就要求我們加強戰略研判,優選發展項目,優化區域布局,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保證項目的投資收益。對沒有發展后勁的區域要以提高存量效益為先,盡早回收投資;對存在明顯問題、效益差的項目要敢于放棄,不要糾結前期投入;對有戰略意義、資源稟賦好、發展后勁足的區域要集中力量重點突破,使之快速成為企業的規模和效益支撐。比如,福新公司目前正在大力實施新能源產業“南擴東進”戰略,全面介入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和新能源不限電區域,爭取早簽協議、早做發起,全力以赴地搶占資源。

對于限電嚴重的“三北”地區則要求做優存量,注意控制項目發展節奏。對于海上風電等條件好、效益佳、見效快的項目,則集中資源,加大投入,盡快實現突破。

二是要更加注重“有效益”的發展和“有質量”的效益。國家對風電、光電、水電等所有可再生能源企業將實行統一競爭,按照成本高低進行排序,項目自身的贏利水平顯得越發重要。從當前實際來看,火電、水電板塊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經營,精細化、集約化程度已經達到了較高的水平,但新能源項目的營運改善則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這就要求我們,一方面,要牢固樹立“基建就是經營”的理念,建立健全前期、基建、生產、運營一體化、精益化管理模式,讓項目投產之時即能滿發、多發,即能產生預期效益;另一方面,要加強市場營銷,建立健全營銷體系,不斷延長電量“生命線”;第三,要加強機組利用小時、設備可用率等核心指標的監督考核,健全質保期職責分工與考核制度,加快提升全員技術技能水平,扎扎實實把設備整治好、維護好,為提升項目贏利水平打下堅實基礎。特別是對于那些“先天不足”的項目要注重“后天補”,堅持問題導向,深入挖潛、對癥下藥,把生產經營要素中的每個“小芝麻”都掃起來,積少成多,積小利為大利,逐步改良企業生產經營效益。

三是要心無旁騖地做好提升企業管理的“份內事”。經過近些年的發展,我們深刻地感受到,和火電、水電等傳統發電板塊相比,新能源產業總體上還是比較年輕,管理比較粗放,與產業快速發展的步伐不相適應,常有顧此失彼的現象發生。我們一方面要正確認識到安全生產是“一丑遮百俊”,沒有安全就沒有一切。

嚴格落實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決實行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對各類不安全事件嚴格實行“四不放過”和“說清楚”,加大績效考核力度,無時無刻地念好安全生產這本“經”,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另一方面,要緊盯生產經營要素,深化全面預算管理和全面對標管理,加大機制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揭短板、找差距,借鑒先進經驗,提升管理水平,使企業的指標更優異、運轉更高效、效益更顯著,走出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新能源產業精益化、專業化、低成本的管理提升之路。

(作者系華電福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




責任編輯: 曹吉生

標簽:新常態,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