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要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能,積極發展水電,安全發展核電,開發利用頁巖氣、煤層氣,要把節能環保產業打造成新興的支柱產業。
2015年,全球最大的光伏應用市場在中國,同時核電也拉開了重啟大幕,有觀點認為核電發展獲政府力挺勢在必行。
“我國從光伏制造大國向光伏應用大國的轉變,其中最大的功勞當歸技術進步。”全國政協委員、協鑫(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共山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獨家專訪時這樣講道。
呼吁推進新技術
更快實現市場化
中國光伏制造業已經連續數年在世界上占據了大半江山。不過,有觀點認為光伏產業發展最重要的是靠技術創新,而中國光伏技術明顯落后于國外。
對此,朱共山告訴記者,目前相較于中國其他產業而言,光伏產業的技術水平并不是落后于國外,而是走在世界的前列。
“從材料端來看,我們已經掌握了太陽能級多晶硅材料的顆粒硅技術,烷流化床、硅烷氣等技術都已經投入應用,正在穩步提升產量和品質,這些技術創新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追上了世界最前沿的腳步。”朱共山介紹說,在下游應用端,我們的部分技術也優于國外同行。
“雖然在長晶方面我們與美國的技術還有差距,但我們已經在迎頭趕上,而且很短時間內就會實現量產,達到規模化,目標是實現23%—25%的超高效率。”朱共山坦言,“現在協鑫的技術路線都調到了超高效,未來將把一般晶體的技術完全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走高端路線。”
在電池轉換效率方面,中國內地產品比臺灣地區和美國產品性價比更高。朱共山表示,“單純從技術路線上講,他們的確有一些技術高于我們。但是從我們目前研發技術的性價比來看,硅料成本低、晶體轉換效率高,系統能夠實現和核電、風電的價格接近,目前全球能達到這一水平的,只有中國光伏行業中的一些優秀公司。”
因此,朱共山希望國家能源局和相關部委進一步鼓勵科技創新,并對既具有科技創新能力又具有應用市場的企業,在光伏應用市場指標上給予優先傾斜,在資金、技術、政策等方面給予支持。從行業整體發展看,朱共山建議,國家在為企業搭建科研平臺的同時也更需要成立評審部門,完善和強化評審,推進新技術更快實現市場化。
核電“走出去”
要有自主品牌
我國能源正處于戰略轉型關鍵時期,實現對外的碳減排承諾、對內的大氣環境改善,核電必將是我國未來清潔能源構成中重要一環。
全國政協委員、原子能院院長萬鋼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核電是清潔高效的能源,中國發展核電是現實選擇。
按照現在能源發展需求,我國2050年核電發展估計要到4億千瓦,據已經公布的2020年的我國核電發展規劃,核電裝機容量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為3000萬千瓦。“現在建成的只有20多座,在建的有20多座,目前若不加快核電審批,實際已經來不及完成規劃目標”。
萬鋼表示,雖然世界核電發展受到日本福島核事故影響,但是中國應該加快核電發展,未來一段時間,中國是核電最大市場,也是中國核電最忙的時候,因此,國家應該加快核電審批。
同時,核電將帶動核電相關企業發展。萬鋼稱,發展核電不但能帶動其中的建筑施工企業,還有核電的設備制造企業,還能帶動很多相關產業發展,促進中央和地方經濟發展。
萬鋼坦言,很多人擔心核電的安全性。首先,核電的安全性是完全能夠保證的。其次,核電的安全要依靠技術的創新和設備的質量管理來保證。“核電安全從技術上要求是非常嚴格的,對整個質量控制也是非常嚴格的,這對企業技術進步和管理體制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核電是有利促進我國制造業走入科學高效的發展軌道,以高技術、高質量創造核能品牌。
進入2015年,不斷傳出核電“走出去”的好消息。萬鋼認為,核電“走出去”已成為國家戰略,只有“走出去”,才能稱得上是核電的強國,實現從核電大國到核電強國的躍升。“要成為核電的強國,必須有自己的核電品牌,要有自主的核電品牌”。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