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諾丁漢大學網站中國政策研究所3月11日文章,原題:北極——中國的第三條絲綢之路同對待許多問題一樣,中國的北極政策兼有商業機遇、能源安全保障及地緣戰略的考量。
商業動機顯而易見。只要北極變得適合商業航行,它對中國及對華出口的國家就是具有吸引力的金光大道。北極已成為期待已久的取代蘇伊士運河的路線。所以,北京會不遺余力地在冰島和整個斯堪的那維亞半島尋求投資機遇。
目前中國依賴從波斯灣和非洲進口能源,它們都須經過印度洋和馬六甲海峽。北京因而十分擔憂印度或美國海軍會切斷中國的能源運輸、甚至進行封鎖。印度海軍戰略地位正不斷上升且傾向于反華,美海軍則是中國的主要假想敵。將來油價上升時,北極有可能成為中國擺脫馬六甲困境的另一主要途徑。
北京構筑絲綢之路計劃,背后的地緣戰略動機之一就在于解決馬六甲困境。從這個意義上講,北極代表了中國的第三條絲綢之路。現如今,中國投入北極科研的經費已超過美國,并在航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頻頻派出商船途徑北極。此外,中國已成為北極理事會的觀察員國,盡管一些成員國,特別是俄羅斯持保留意見。俄視北極為自家地盤,但如今不再有辦法抑制北京向那里推進。
鑒于目前能源價格下跌造成北極開發的吸引力降低,中國對北極的興趣可能會暫時減弱。但隨著氣候變化繼續和北極變得更適合通航,中國會與其他亞洲大國如印日韓等一樣,對北極興趣日益濃厚。中國在北極看到的商機、能源潛力等等,這些國家也都看到了。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