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水災中的驚險逃生

————訪姜家灣煤礦“4·19”事故幸存者



2015-05-05 08:33:10 中國煤炭報   作者: 張翔 李德忠 吳玲  

在山西姜家灣煤礦“4·19”透水事故中,他們從工作面及時撤離逃脫厄運,其中3人被困近40小時后獲救。他們是如何在水災中逃過一劫的?4月27日,記者趕赴姜家灣煤礦,采訪了4位礦難幸存者——劉志明、李隨義、赫心寬、王億平。

到了高處也不能停下來

1992年那次透水事故,好多認識的工友沒了,后來礦上組織學習了很長時間,劉志明知道了“水不一定多大,但沖擊力可能會很大”,心里一直記著

“……認真工作,絕不違章。”4月19日14時30分,安全宣誓完畢,班前會結束,瓦檢員劉志明背上工具包下井了。

54歲的劉志明已在姜家灣煤礦干了34年,從采煤到掘進再到通風,從沒離開過井下一線。

15時左右,劉志明到達8446工作面,開始檢查。回風巷、溜頭、上隅角……瓦斯濃度在正常區間。

15時40分,第一輪檢查結束。劉志明走到溜頭,坐下來,打算歇口氣,再開始第二輪檢查。按礦上規定,一個班要檢查三輪瓦斯濃度。“一次都不敢偷懶,礦上查得嚴,瓦檢檢測結果在黑板上寫得不清楚都得罰錢。”劉志明告訴記者。

歇了一會,第二輪檢查還沒開始,他發現運煤皮帶停了。

“一般皮帶是不停的。剛好綜采隊副隊長高遠也在溜頭,他就打電話問上頭。”劉志明說。

“沒事,上頭說是停電了。”高遠打完電話告訴他。

說話間,他們突然發現,巷道里的風向變了,還有巨大的轟隆聲。

“是不是風門打開了?”劉志明問高遠。

“這是水下來了,趕緊跑!”高遠大叫。

聽了這話,劉志明拔腿就跑。

“當時溜頭有4個人。還有2個也是綜采隊的,跑在前面。我在第3個。高遠在最后。”劉志明說。

一邊跑,一邊聽到轟隆的水聲,“像山洪暴發”。

巷道一側是運煤皮帶,還有水管、電線,地上坑坑洼洼,跑不快。劉志明直接跳上皮帶。

“那不叫跑,是蹦,一蹦兩三米遠。”劉志明說,皮帶底下每隔1米左右就是托輥,他盡量踩著托輥,讓腳底能得勁兒。

“顧不得看。哪敢回頭?光聽著聲音了。”劉志明說,他拼命地跑,就怕水追上來。

跑到中途,突然被卡住了,他才覺察工具包還背在身上,趕緊扔了。

從溜頭開始到進入大巷,平時需要走20多分鐘的路,劉志明跑了五六分鐘。

進入大巷,他看到五六個人停在那里。

“他們大概覺得,這里地勢高,有水也會往下流,可以緩一緩了。”劉志明卻一刻不敢歇,“我說大伙兒不能停,趕快跑。”

對于水的威力,他太曉得了。1992年,姜家灣煤礦已出過一次透水事故。劉志明當時在掘進隊,他本該上早班,結果前一個晚班出事了。他躲過了事故,但認識的工友沒了。

后來,礦上組織開展警示教育和自救演練,他們學習了很長時間。

“年輕人不一定知道,老工人全知道。”1992年的事故后,劉志明知道了“水不一定多大,但沖擊力可能會很大”,心里一直記著。

劉志明的判斷是對的。在他安全升井后,水很快淹沒了巷道。

哪怕就多活1分鐘也不能放棄

有人看到出不去可能就不想動了。但我想,哪怕就多活1分鐘也要試一下,不能自己把自己給放棄了

“聽說水來了,我們趕緊往外走,走了20多米,水就沖過來了,一下就把我們都打水里了。”劉志明撤退時,在機掘巷道的李隨義也發現透水了。

35歲的李隨義是機掘二隊的割煤機司機,他是19日11時下的井,原本當天19時就該下班了。

透水時,和他一起的還有同隊的王億平、赫心寬。

巷道大約2.6米高,大水瞬間漫過李隨義的頭,把他沖了上去。他嗆了幾口水,掙扎著,伸手抓住了頂板上的錨桿。

外面已經出不去了。李隨義決定往機掘巷道里頭走。

“有人看到出不去可能就不想動了。但我想,哪怕就多活1分鐘也要試一下,不能自己把自己給放棄了。”他說。

李隨義每天在機掘巷道來來回回,熟悉地形,知道巷道有斜度,里頭機組位置相對高一些。

抓住頂板上的錨桿,腳踩著浸在水里的電纜,他一點一點往前挪。

“往里10來米,水就到了我這里。”李隨義比劃著自己脖子以下胸部以上的位置。

再往里摸索,李隨義發現水位越來越低,站著腳能著地了。他趕緊喊:“弟兄們,快往里走,里頭水少。”

回頭一看,只有赫心寬跟了上來。

“一閉眼,滿腦子都是水。”直到現在,49歲的赫心寬還忘不了大水涌來的那一瞬間。

水上漂著油桶、木屑,赫心寬被油桶撞了一下,嗆到了水,也抓到了錨桿。他跟在李隨義后面,一起爬到了機組上。

“里頭水位很低,基本沒水。”李隨義說,“當時挺高興的。”

為了家人也要拼一把

“想想你的老婆兒子吧,如果你想活,必須得過來!”李隨義的這句話,給了王億平很大鼓勵

45歲的王億平就沒那么幸運了。

第一次大水沖過來時,他左手抓到了頂板上的錨桿,但右胳膊被卡住,左邊小腿被撞了一下。怕被水沖走,他把腳伸到電纜里,緊緊纏著。

“第一次水來時,已經快漫到嘴邊,我被嗆了幾口。沒想到又來了第二波。”王億平說。

他身高1.65米,體型瘦弱。第二次水來襲,他失去了意識。不知過了多久,王億平醒來,發現水位已降到了腰間。

“原來是密閉墻倒了。”這是后來別人告訴王億平的。

“只聽見砰的一聲,霧氣進來了,非常大,什么都看不清。我心想有人放炮呢。”李隨義說,大水沖垮密閉墻時,他剛下去探完水位,正擔心水位上漲把他們給淹了。

沒想到,大水沖倒了密閉墻,機掘巷道的水位即刻降低。

這時,李隨義看到10米外有燈影,一個人在喊“救命啊”。

“我就問,你是誰。”李隨義說,“其實我們開始就在一塊兒,應該想到是他,但當時腦子太亂,不敢肯定。”

聽說是王億平,李隨義趕緊告訴他自己是誰,然后跳下水準備救他。“但那邊水位還很高,我走不過去。只好對他說,我教給你怎么做,你慢慢地過來。”李隨義說。

王億平告訴他,自己腿受了傷,胳膊也麻了,過不去。

“想想你的老婆兒子吧,如果你想活,必須得過來!”李隨義的這句話,給了王億平很大鼓勵。

他照著李隨義的指示,踩著電纜,抓住錨桿,一步一步往前挪。

用了大概50分鐘,王億平挪動了10來米。到了水位與胸部齊平的位置,李隨義摸索著過去,接住他,又喊赫心寬過來,扶住王億平,回到了機組上。

0.1%的希望,他們活下來了

多虧了救援的兄弟們,出了這么大的事兒,還能把人救出來,我們想謝謝他們

等待,漫長的等待。李隨義、赫心寬和王億平,默默地坐在機組上等待。

他們每隔10分鐘就輪流出去看一次水位。沒有手表,時間只是估摸的。他們基本不說話,各自想著心事,3個人的礦燈輪著開。

“一開始發現水位下降,還很期待。但水下得很慢,過了很久感覺還是滿滿的,壓力越來越大,最后就覺得沒希望了。”李隨義說。

“聽說最絕望的時候,他們都想好了給家人的遺言。”李隨義的妻子王英蘭插話。

“還有希望嗎?”21日早上,赫心寬的妻子席美林又跑到現場問救護人員。

她說,赫心寬20來歲進了小煤窯趕騾車,2006年到了姜家灣煤礦下井,這么多年來磕磕碰碰都沒有過。他們家就在礦附近,但她從沒到過礦里,“也不知道礦上啥樣”。

出事當天晚上,席美林第一次奔到井口打聽,“隊長說還有希望,別著急,救護隊全來了”。

據悉,事故發生后,同煤集團隨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成立技術、搶險、醫療等10個專業組600多人赴現場搶險。一是全力以赴組織井下排水,在井下安裝4臺大功率水泵,加快排水進度。二是在地面打2個直排孔和2個救援孔,打通救援生命線。

一次次地問,都說有希望。直到21日早上,席美林急了:“你們確確實實地和我說,有希望嗎?”

“人家說有0.1%的希望。”她心里慌了,“這算個啥?”

“因為救援人員前一天在綜采面發現了7名遇難者遺體。而赫心寬他們所在的機掘面,在整個采區的最低一層,相對來說被淹沒的幾率更大。綜采面的管道都被扭成麻花了,你想水的沖擊力有多大。”姜家灣煤礦一名工作人員解釋說。

但救援還在繼續,哪怕只有0.1%的希望。

截至20日18時,井下4臺大功率水泵共排水1500立方米,水位垂直下降70厘米,截至21日6時,累計排水3840立方米;21日中午,1號排水井和2號救援井打通。

21日中午,李隨義最后一次去看水位。他突然看到有光亮,立刻敲管子,大喊。

“喊了很久,有回應了。當時高興壞了。”李隨義說。他趕緊告訴王億平和赫心寬。

21日13時11分,王億平、赫心寬和李隨義獲救升井。截至21日15時30分,井下累計排水6100立方米。

“下午1點多,那邊打電話來說有好消息,3個升井者里有赫心寬。下午4點多,那邊又打電話來,他跟我說了一句,‘你放心吧,我上來了’。”席美林這才“歇了心”。

“多虧了救援的兄弟們,出了這么大的事兒,還能把人救出來,我們想謝謝他們。”采訪中,席美林一直念叨著,一定要當面去謝謝那些救援隊的兄弟們。




責任編輯: 張磊

標簽:姜家灣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