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上午,主題為錫林郭勒清潔能源輸出基地電源項目開工建設動員大會在此間召開,這次開工正式宣告了內蒙古在“電力外送”領域駛入快車道,亦從另一層面證實,中國清潔能源建設邁出重大步伐。
錫林郭勒盟(下稱,錫盟)發改委副主任孟慶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說,錫盟煤炭、風能、太陽能等能源資源富集,地域遼闊,環境容量大,2014年全盟共發電385億度,電力生產已成為錫盟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孟慶凱說,中國80%的能源資源分布在西部、北部地區,70%的電力消費集中在東部、中部地區,兩者距離約1000至4000公里。資源富集區與消費區呈逆向分布的特征,決定了中國必將加快發展“遠距離、大容量”特高壓輸電工程,優化能源資源配置,保障能源戰略安全。
內蒙古是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產量及外送量、電力裝機及外送電量均居全國首位。近十年來,累計外送煤炭超過40億噸,外送電量1萬億千瓦時,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當日在此間舉行的這一總裝機862萬千瓦的“煤電項目”,儼然成為該盟沖刺國家級清潔能源輸出基地,奏響的第一聲號角。
據官方介紹,由于錫林郭勒盟具有礦區煤水組合條件好、坑口電廠發電成本低、向華北和華東地區輸電距離近的優勢,目前,錫盟至山東濟南、錫盟至江蘇泰州兩條特高壓輸電工程已列入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12條重點輸電工程。
正如國家能源局副局長王禹民所言,“十二五”以來,中國能源工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已成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發電裝機和用電量均居世界第一,保障了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但是近年來中國中東部地區出現持續大范圍霧霾天氣,直接影響了民眾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在中國煤電領域“赫赫有名”的神華集團、華能集團、大唐集團、華潤集團、京能集團亦參與到內蒙古“革新”煤電這一“陣營”中,助力中國治理霧霾、助力該盟“沖刺”國家級清潔能源輸出基地。
此番錫盟至山東外送通道及配套電源項目工程如何向“國家級清潔能源輸出基地”沖刺,錫林郭勒盟官方稱,采用最先進的節水環保技術,滿足華北、華東地區用電需求,加快融入京津冀、長三角協同發展戰略。
“圍繞煤炭、火電、風電、光伏等產業的延伸、配套和服務,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褐煤提水、智能電網等新興產業,改變簡單挖煤、賣煤的粗放型發展模式,建立“煤、電、粉煤灰、脫硫石膏、余壓余熱”循環經濟產業鏈,形成“以資源引進項目、以項目帶動產業、以產業促進就業”的多元化發展、可持續發展格局。”孟慶凱這樣告訴記者。
對此,內蒙古政府主席巴特爾當日給出的答案是,努力打造技術一流的示范工程。巴特爾說,項目建設中要高度重視草原生態保護,嚴格控制資源開發強度,嚴格控制工程建設中的粉塵、噪聲和三廢污染,采用高效節水技術和嚴格的環保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保護好錫林郭勒這塊美麗的大草原。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