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 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煤炭
  • 綜合
  • 王紹光:美國礦難是如何降下來的

王紹光:美國礦難是如何降下來的

2010-04-13 08:54:31 新京報   作者: 高明勇  

王紹光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系講座教授、中國研究服務中心主任,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長江講座教授,英文學術刊物《The China Review》主編 ,香港特別行政區策略發展委員會委員。曾出版《安邦之道:國家轉型的目標與途徑》(三聯出版社,2007年)《民主四講》(三聯出版社,2008年)等專著。

1

十九世紀下半葉,世界上最糟糕的生產安全紀錄在美國。

美國礦難下降的六個前提

新京報:日前,美國梅西能源公司發生礦難,25人遇難,“是美國過去近25年來發生的最嚴重的一起煤礦事故。”反過來看,美國遏制礦難也是有效的。您了解美國是如何防止礦難的嗎?

王紹光:我以前推薦過一本書,叫《事故共和國》,現在已經我以前的學生田雷先生翻譯成中文出版了。這本書中就講到,十九世紀下半葉,世界上最糟糕的生產安全紀錄在美國。即使在二十世紀初,美國每年工傷導致約2%的工人死亡或殘廢。在很多行業,工傷是工人死亡的主要原因。當時美國工業事故每年平均致使35000個工人喪生,50萬工人致殘。具體到煤礦,19世紀60年代,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煤礦每年有6%的礦工工傷致死,6%終身殘廢,還有6%暫時失去工作能力。20世紀初,美國每年有數千人死于煤礦事故。它后來也是經過多少年的探索后,小礦慢慢整合成大礦,監管體制雇的人越來越多,成立專門機構進行垂直管理,各個方面都發生變化,才逐漸把礦難降下來。

新京報:美國礦難得到有效控制,有什么法寶嗎?

王紹光:我認為,美國的礦難幾率降低,需要先厘清一個大前提,就是美國煤礦的六個特點。

一、美國的煤礦規模都比較大,很多煤礦都是露天開采,相對于井下開采而言,其安全系數肯定要大得多。二、美國的煤礦相對都不是很深,不達到一定深度,就不會產生大量的瓦斯,瓦斯爆炸的幾率自然會低一些,而瓦斯爆炸是中國引起礦難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中國煤礦一般都很深。這兩個屬于自然因素,沒辦法人為改變。三、美國的煤礦數量比較少,只有2100個,而美國的監管部門人員比較多,美國聯邦礦山安全和衛生管理局每年要對每一個地下礦至少檢查4次,每一個露天礦至少檢查2次。四、美國的煤礦安全監管部門是垂直領導,而非地方領導,這樣容易避免官商勾結。五、煤礦數量少,表示開采不會過于無序,容易及時回填,并得到有效監管,不會產生生態失衡的礦難。六、煤礦在很多國家它的工人往往幾代人在煤礦上工作,就是礦山世家。這有什么好處?他們有所謂礦工的文化,能夠判斷是否安全,知道應該如何決斷。而不像那些為生計所迫的農民工,基本無技能可言,危險系數必然增加。

后四個屬于社會因素,著力改造,還是有可以作為的空間。

新京報:記得您在2004年發表的《煤礦安全生產監管:中國治理模式的轉變》一文中,引用了美國職業安全與健康署發布的一個數據,顯示出20世紀美國煤礦死亡人數的變化曲線。

王紹光:對,最嚴重的是1907年,死亡總人數達3242人。美國歷史上最大礦難發生在1907年12月,西弗吉尼亞一次礦難奪去了362位礦工的生命,創美國歷史之最。不過,從這之后,美國國會開始立法干預,先后出臺了多部法律來提高安全標準,并成立專門的礦山局進行管理。經過約20年的努力,礦難死亡率于30年代初開始明顯下降。但隨后很快又出現反彈,礦難死亡人數再次增加。直到40年代末下降趨勢才得以持續。

其實,不僅是美國,其他大的產煤國,包括像南非、德國、法國、印度這樣的國家,都有相同的趨勢。

新京報:不少學界人士把美國大幅降低礦難事故,歸功于1977年初出臺的《聯邦礦業安全健康法》,認為這是煤礦安全的“保護傘”。您怎么看?

王紹光:那個法律到20世紀70年代的時候才出臺,到那個時候,礦難死人的情況已經大大減少,所以僅僅把它歸功于一個法律我想是不夠的。比如說現在開采煤的方式不一樣,以前可能是挖洞,如果現在煤層比較淺的話,特別是露天開采,這種生產方式能使產生事故可能性大幅度減少。另外,機械化水平大幅提高也是重要因素。僅僅講法律那一個方面,不能解釋所有的東西。

2

各國在煤礦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差別并不算大,關鍵就是監管的力度問題,和相應的經費與人員保障問題。

關鍵是監管能否有效執行

新京報:既然您說法律無法解釋所有問題,那么在剛才您提到的六個前提下,美國是如何對煤礦進行監管的?

王紹光:其實,就今天而言,各國在煤礦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差別并不算大,關鍵就是監管的力度問題,和相應的經費與人員保障問題。通俗一點說,就是不管如何監管,都要有人來執行,都要有錢來保障。并且,監管要進行第三方監管,而不是自我糾正式的,保障是要結合礦工在遇險時的生存需要,舍得成本來保障礦工安全。

有人批評政府監管不力,政府拿什么監管?用機器人監管嗎?監管是需要人來監管,你沒有人手的話僅僅空喊政府監管不力,這是毫無意義的,這是問題所在。

新京報:美國聯邦礦山安全和衛生管理局有多少人?

王紹光:不清楚,我只知道這個局所屬的美國聯邦政府勞工部有16000名雇員,而這個局的年度預算達3.5億美元,它在27個產煤州設置了45個監督站。

新京報:在美國,發生一次礦難的代價有多大?

王紹光:如果發生礦難,美國礦山安全和健康署可以吊銷煤礦的營業執照,讓它關門整頓,那個成本對他們來說是非常之高的。

新京報:新聞中說美國此次發生礦難的公司,2006年一起火災致死兩名礦工,遭美國礦山安全和健康署罰款150萬美元,創下當時紀錄。這個標準處于什么價位?

王紹光:在美國,這個標準我不覺得很高。要知道在美國出一個車禍就賠不少錢,所以150萬美元也不是特別多。要說具體的標準也很難說,因為一般因礦難死亡,肯定要訴諸法院,具體賠償是有彈性的。

新京報:美國要求每個礦井都要有一個專為突發事故而設、供礦工們暫避的“避險站”。站內能夠提供呼吸用的氧氣,并備有食物和飲水。在那些避險站內,礦工可以與外界隔絕,他們可以在那里安全地暫避至少36個小時。

王紹光:如你所說,這些“避險站”,以及里面的食物和設施,都是需要加大投入的。如果沒有財力來保障,沒有第三方機構進行定期監管,同樣無法實現。

新京報:現在有一個問題,美國要求監管人員一年至少進4次礦井去檢查,那也就是說平均三個月一次,您感覺這個檢查的效率和節奏夠不夠?

王紹光:我想應該是夠了,因為這個用不著天天去檢查,比如監管人員可以檢查這些礦工是不是經過培訓,煤礦不可能每三個月換一批礦工,我說的是每三個月換一批經過訓練的礦工,新的換上去來冒充老的,這種可能性非常小。再如,檢查設施,各種各樣安全設施是不是有,逃生設備是不是有。對這些東西一年檢查4次,我想差不多,如果一年做到兩三次也不錯了。這個沒有專門研究,我是憑常識來判斷。

3

就是要從你自己的教訓里面吸取教訓,然后根據你自己的教訓想辦法解決問題。

煤礦文化是礦工最好的培訓

新京報:不少學者在總結美國礦工保護時都用了三個關鍵詞:法律,技術,工會。

王紹光:這三點都很重要,但是如果美國也有十萬個分散的小煤礦,這三點能解決所有問題嗎?所以針對不同國家解決問題的方式是不一樣的,這三點在美國管用,并不意味著放之四海而皆準。

新京報:通過梳理美國礦難史,我發現一個細節,可以為您這個結論佐證,就是每次礦難后,美國社會應對機制都會很快反應,比如1907年西弗吉尼亞州的礦難奪走362個人的生命,1910年美國礦務局就宣告成立;1951年,伊利諾伊州一個煤礦導致119人死亡,直接催生了1952年《聯邦煤礦安全法案》的出臺;1968年的西弗吉尼亞礦難導致78個礦工死亡,又直接催生了后來的《聯邦煤礦健康和安全法》的產生。

王紹光:其實各個國家針對礦難都會有一個及時的應對機制,比如立法干預,比如提升管理機構的級別,關鍵是這個應對措施是否有效。不是一有法律規定,一設置監管機構,情況就會自動馬上改善。“徒法不能自行”。上面我已經提到,美國真正將礦難死亡率降下來還是幾十年摸索的結果。另外,美國國會經常因為黨派分歧會發生爭執,立法也不一定很快。

新京報:以美國為例,您認為美國在煤礦治理方面,最大的經驗是什么?

王紹光:我認為,就是要從你自己的教訓里面吸取教訓,然后根據你自己的教訓想辦法解決問題。美國當年也沒法從哪個地方拷貝先進經驗,也得從自己那里去摸索,然后再慢慢地摸索出一條道路,它也走了很長時間。從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一直走到七十年代,八十年代,有個七八十年的時間。

新京報:歸根到底,還是對礦工的保護問題。美國《聯邦礦山安全與健康法》第2條第1款規定:“國會謹此宣告:煤礦業和其他礦業的優先考慮和第一要務必須是礦工的生命和健康,礦工是最為寶貴的資源。”

王紹光:我不覺得這種宣言是非常重要的,你可以這樣說,但是只要沒有足夠的監管力量,沒有足夠的人手,缺乏充分資質的監管體系,這些話都是空話。

大家往往容易忽視的一點就是,中國不少從事這個行業的工人,大部分還是因生活所迫去的,不像美國有這樣一個“礦工世家”的傳統。傳統也是慢慢形成的,他們以前礦山世家開始的時候也是生活得很悲慘,然后勞動密集變成資本密集后,這樣回報比較高以后,他們的收入才提上去。可以說,煤礦文化就是礦工最好的培訓。

新京報:其他還有哪些國家控制礦難的做法值得借鑒?

王紹光:剛才說了,各國情況不一樣,即使在中國,各個省份的情況也有不一樣,沒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復制。比如有些國家基本上沒有因礦難死人的,就因為它把礦山都關閉了,像日本,基本上不用煤礦,它就干脆從外面去買礦。現在你去看他們死亡率幾乎為零。

新京報:日本當時關閉煤礦的原因是什么?

王紹光:關閉原因就是它覺得不值得,從外面買就夠了,而且煤也不是日本主要能源的來源。中國跟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所有國家都不一樣,煤在能源生產和能源消費方面還占60%以上,很長時間在70%左右,這本身就使得煤的重要性、在中國出事的可能性要大得多。日本的核電,它的核反應堆比我們多得多,我們在建的加起來恐怕還達不到日本現在的水平,所以能源結構本身也是問題。

新京報:現在西弗吉尼亞礦難剛剛發生,他們的善后是怎么處理的?美國怎么看待這個25年來的最大事故?

王紹光:現在只知道礦難發生兩天后,聯邦礦山安全和衛生管理局任命了一個由14人組成的調查組,包括從勞工部借調的兩位律師。這種調查往往需要很長時間,可以長達幾年。有關這項任命的新聞稿還沒有提到會如何處理這個大事故。
 




責任編輯: 張磊

標簽:礦難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