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面對旱情的反思:在災難中汲取教訓

2010-04-14 11:10:30 貴州日報

一場百年一遇的旱情正在中國西南肆虐。據媒體報道,旱情已造成6000余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達230多億元。旱情仍在持續,人們在祈望上蒼普降甘霖滋潤大地的同時,也采取了各種積極的辦法應對這場災難。比起古人只能訴諸宗教力量,登高射日以祈風雨的做法已不可同日而語。時下的旱情,主要波及了基礎設施尚不完備的廣大農村,很多城市居民的供水并未受到太大影響,他們因此尚未體會到災情的嚴重性,而最終,所有的人都將為這場災難埋單,正在上漲的農副產品價格已使很多人逐步感受到災情的威力。

然而,值得深思的是,繼2008年的雪凝災害后,面對全球范圍氣候變遷導致的極端惡劣天氣,我們作好準備沒有? 

歷史:

人類在與災難的抗爭中不斷前行

回顧射日神話這一“記憶遺存”,我們從中看到了古人在面對異常氣候時的種種努力與無奈。

自然災害有時是難以避免的,地球生物自誕生以來便一直在與各種自然災害作抗爭,甚至付出了滅絕的代價。《科學》雜志上最近的研究表明,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了曾經統治地球的恐龍的滅絕。

氣候異常是常見的自然災害之一。

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先生早年的研究表明,中國近5000年來的氣候處在不斷的變遷之中,“氣候過去在變,現在也在變,將來也要變”。近1700年來,唐宋時期氣溫明顯偏高,梅、柑橘等植物能在當時的長安生長。但到11世紀初期,華北已不知有梅,其情景與現代相似。

宋代詩人蘇軾在一首詠杏的詩中哀嘆梅在關中消失,他說:“關中幸無梅,賴汝充鼎和。”同時代的王安石嘲笑北方人常誤認梅為杏,他的詠梅詩就有“北人初不識,渾作杏看”之句。進入20世紀,氣候逐步趨暖,一直延續至今。有專家指出,當前氣候變暖是大背景,在此前提下,比較容易產生極端天氣氣候事件。 

歷史上因氣候異常所造成的各種災難,曾在先民的腦海中打下深深的烙印,至今尚有跡可循。洪水滔天以至滅絕人寰是許多民族“歷史記憶”中的重要內容,后來成為“神話”在民間廣泛流傳。而這類神話的大面積流布,表明歷史上應確有此事。

這類傳說中最為有名的當數“大禹治水”。環境研究揭示,距今4000年前后,全球相當一部分地區確實發生兩次較大的氣候異常,主要表現為氣溫降低和降雨量的不正常。

與此同時,我國廣大范圍內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文化更迭,一些原來相當繁榮的文化衰落了,一些新的文化脫穎而出,可能便與氣候異常存有密切關聯。大禹治水的說法,至遲在西周中期已經出現,結合環境研究的結果看,應該便是在距今4000年左右所普遍發生的氣候異常造成的洪水災害的真實反映。大禹在災難中凝聚民心而有天下,不久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王朝夏出現了。

這一氣候異常所導致的洪水災害幾乎人所共知,成為一種公共知識。常被人忽略的是,這場距今4000年前后的氣候異常,同時還帶來了極為嚴重的旱情。

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李飛副所長稱,堯舜禹時代,除大禹治水傳說外,廣為人知的尚有另一個傳說,即后羿射日,這一神話應是當時一場嚴重旱情的另一種表述。類似的射日神話在許多族群中也廣為傳播,如現代貴州的苗族和瑤族。神話的開始,普遍描述了天上有9個或10個太陽,像火一樣燒烤著大地,令萬木枯焦、民不聊生。這不正是一場極為嚴重的旱情嗎?紫云牛角井一帶苗族現代祭祀活動中留存的“射日舞”,極好地說明了“射日”原本是一種儀式性的表演。

一如月食時,民間要敲鑼打鼓把“吞”了月亮的“天狗”驅走一樣。可見,“射日”實質上應是一場嚴重的旱情之后,人們用射日的儀式,向上蒼祈求酷暑消退,萬物復蘇,黎民得以安寧的一種宗教儀式。

因此,射日神話的背后,隱藏著一場距今4000年前后發生在神州大地的嚴重旱情。當時的氣候異常,先使得旱情頻發,而后洪水泛濫,于是有了洪水與射日的神話作為一種“歷史的記憶”在各族群中廣為流傳,甚而在今天的祭祀儀式中仍跳起“射日舞”來。貴州紫云自治縣牛角井村的苗族至今保留的“射日舞”就極好地說明了這一點,這是古之射日儀式在現代情景下的表達。

在當地苗族的記憶中:那時有個英雄,叫楊魯,他能拉動12丈長的弓,射箭又準又遠,是個打獵能手,人們很尊敬他。由于10個太陽曬得狠,人們都對楊魯說:“楊魯啊,太陽這樣狠,要采摘的樹葉也給曬干了,要獵取的禽獸曬死了,連喝水也困難,我們活不成了,你替我們想個法子吧。

英雄楊魯撕下衣服,點起煙火,通融了天上的王母娘娘。第二天早上,背起弓箭,朝著一座最高的山頂走去,傍晚時分才爬到山頂。可這些三足鳥躲藏起來了。在堯的通力協助下,用花言巧語騙出10個太陽。楊魯大怒,一陣怒罵,并選擇背陰之處從肩上掏下紅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拉彈搭箭,瞄準太陽中心處的三足鳥射去。箭無虛發,頃刻間10個太陽被射去了9個。正當楊魯拉彈搭箭,正要射出最后一支箭時,堯認為留下一個太陽對人類有好處,才攔阻了楊魯繼續射擊。9只三足鳥一死,大地酷暑消盡,萬木復蘇,黎民百姓得以重新耕種。從此,天上只有一只三足鳥日日遨游,不得休息。

只是,當時的人們在面對旱災時,多少有些無奈,而只能“裝神弄鬼”聽天由命,在水患面前,則積極有為。因此,大禹因為治水而有天下,后羿最終成為一個傳說。

以歷史的眼光來看,世界總是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世間并沒有一成不變的物事。人類的產生,可能便與三四百萬年前某種異常變化有關。數百萬年來,我們的祖先正是在與自然災害的不斷抗爭中逐步成長與壯大的。

各種證據表明,嚴重的旱災一直伴隨著人類的成長,并非當下才有。由此,我們應該正確看待這場正在肆虐的災難,從而積極有為,而非一味怨天尤人。

現場:

一場正在肆虐的旱災

據新浪網統計,這場正在中國西南肆虐的旱情,已造成全國1.16億畝耕地受旱,其中作物受旱9068萬畝,重旱2851萬畝、干枯1515萬畝,待播耕地缺水缺墑2526萬畝;有2425萬人、1584萬頭大牲畜因旱飲水困難;直接經濟損失達236.6億元。

水,作為一種資源,似乎從未如此重要,其對生命的意義似乎從未被如此關注。政府在災難中適時啟動了應急機制,據統計,目前國家防總、水利部積極協調發改委、財政部等部門,提前下達今年計劃內與抗旱有關的建設資金63億多元。

貴州省財政部門日前緊急下撥500萬元資金專項用于林業苗圃抗旱保苗。四川800余名民兵對2個水庫、11個塘壩清淤擴容,修復7個水泵站、2條水渠,解決了3個鄉鎮的秧田育苗用水。云南共投入森林防火經費1.8億元人民幣,上崗8.3萬余名護林員,設置檢查站5109個,各地已儲備滅火彈15.5萬發、各類撲火機具26萬臺。云南、貴州、重慶、廣西、四川等地近日來抓住自然降雨機會實施了我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人工增雨作業。

這些舉措已使災情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但還遠遠不夠。國家氣候中心日前稱,要想徹底解決干旱,起碼要下10場暴雨。根據貴州送達的報告,貴州起碼缺水490毫米,這意味著如果按50毫米一場暴雨來計算,需要10場暴雨才能徹底解決旱情。從當前云、貴、川等地的降水量來看,這離徹底解決干旱還有很大距離。

原因:

是什么引發了旱情

隨災情的蔓延,旱災的原因也成為討論的焦點。

四川省氣候中心主任馬振峰最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此次旱災有3個重要原因:一是青藏高原的高原熱力因素影響;二是厄爾尼諾現象影響;三是冷空氣時機沒有掌握好。中國科學院研究員匡耀求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所有氣候模型都存在著兩大缺陷:一是忽略了地球氣候變暖之后的反饋機制,即溫室效應對大氣環流和海洋環流的影響;二是地熱對海洋環流的影響。他預測,溫室效應將會帶來更多極端天氣,冬天更冷,夏天更熱。寒冬過后,今年北半球即將面臨的是酷暑。將罪魁禍首直指溫室效應。

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科學家杰拉爾德·米爾稱,氣候本身包含很多自然變量,例如干旱、洪水、風暴等等,這些都是氣候系統的自然組成部分。有時人們可以把部分氣候歸因于一些自然發生的現象,例如厄爾尼諾。但人類引起的氣候變化是需要長期累積的,一個特定的干旱或者風暴不能絕對地歸因于人類引起的氣候變化。

遠幾代的人對本土疆域以外的事知之甚少,很難理解地球另一端的人類工業活動和氣候變化與他們本土的氣候巨變之間的因果關系。

但近200年,科學家們從樹木年輪、地質學和考古學所獲得的數據,以及對古代社會的氣候變遷記錄作的細致分析,發現人類活動對地球生態的破壞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也是一個人類共同面臨的難題。

多項研究表明,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增加,是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和世界各地極端天氣現象增多的一個重要原因。

反思:

在災難中汲取教訓

當氣候變化成為人類發展進程中一個討論的熱點時,人們也在努力尋求一條理性解決問題的途徑。在災情面前,是否有一些人為的原因值得總結?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此次西南旱情中,受災的主要為廣大農村,而多數基礎設施相對完備的城市居民并未受其苦。

一方面,有村民為尋找水源而付出了生命;一方面,城市的用水并未得到應有的有效控制。直到春節后的一段時間,各地才采取一系列舉措。有些地方只有在災情十分嚴重的情況下,方組織人員修路運水補給。各種媒體報道了水利設施老化,以及有些地方為了經濟效益砍伐原生態林,大力種植橡膠林和桉樹林這兩種被稱之為“抽水機”的速生豐產林,從而導致地下水位下降的“人禍”因素。

我們確實應在政府對基礎設施的投入以及人類自身行為對生態的破壞等方面進行反思。

但是,是不是早有了完善的基礎設施,廣大農村的旱情便可能得到緩解呢?貴州師范大學任曉東教授稱,除硬件設施外,還有一個軟件設施的建設問題,甚至后者可能更為重要。旱災中有些地方并非沒有水利設施,但卻似未發揮應有的作用,為什么?這就是涉及軟件設施建設問題,即如何管理和維系這些設施。城市通過各種付費系統已經有效解決了供水設施的管理和維系問題。但這樣的方式及其所產生的費用,可能不是傳統中國農村愿意或能夠承擔的。這種矛盾常常導致很多新修的水利設施在不久之后便不能正常運轉。

這實際涉及到一個農村公共資源的管理問題。2009年,美國學者奧斯特羅姆因為在經濟管理方面的分析,特別是對公共資源管理上的分析而獲諾貝爾經濟學獎,這從一個方面表明了公共資源管理的難度。因此,一方面積極探討和推廣適合中國農村的水利設施的管理體制,一方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雙管齊下,才可能較好地解決問題。

“不僅建立起農村基礎設施,有效的控制、管理和激勵機制的建立,讓人們參與社區公共資源,構建社區真正的主人翁意識,也許才是行之有效的辦法。”任曉東教授說。

這種主人翁精神真實體現在社區發展的公民自覺。貴定縣65歲的好心人魏金銀回到老家,免費為德新鎮豐收村裸寨村民組村民送水,就體現了一種自覺的互助精神。而該縣一位農民工捐出打工僅有的10000元修水利管道,僅留300元給母親,又走上了打工的路途……

雖然由于氣象預測的難度,有人稱西南旱情與氣象預測根本就是兩碼事,但是從無法預測到能對中短期氣象情況作出相對準確預報的歷史演進過程看,我們有理由對氣象預測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這同時也是對氣象工作者的科研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具體到每個公民,從我做起,從節約每一滴水、一度電做起,也是一種積極的救助方式。只有全面提升公民素質,才可能杜絕一邊旱情肆虐,一邊水被浪費的情形。

環境破壞與人類活動密切相關。極端氣候的頻繁出現,讓我們看見提升氣候變遷和“環境友好”意識,從而采取行動去維護我們身邊環境的重要性。它又一次向我們敲響警鐘:環境保護關系國際,國家大計和民生,關系每個人。

我們期望,在人類高科技帶動的物質文明極度發展的今天,我們能夠更加理性地面對我們的生活環境,做環境友好型人群。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不斷提升包括管理、科研、公民素質等在內的軟實力建設,才可能減少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對人類所造成的危害。

畢竟,只有軟實力,才是真實力。(王小梅)

 

近年來,科學家們普遍認識到大氣中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的濃度正在增加。過去200年里,二氧化碳增長了30%,主要來自于礦物燃料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燃燒,如汽車、工業、發電和土地使用的變化,如森林的砍伐。如果當前的趨勢繼續,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在21世紀將增加一倍。

氣候變遷加速了酷熱、嚴寒、干旱、暴雪、冰雹以及洪澇等災害發生的頻率。非洲的干旱、颶風、暴雨造成腹瀉等疾病大量傳播,南極冰川在融化,海島在消失,同時,由氣候變化導致的生態系統和物種分布的巨大變化將產生嚴重的社會經濟后果,對糧食和水安全造成威脅,甚至威脅到人類社會的生存和發展。

在各種學術爭議聲中,普通百姓也通過網絡發表了自己對此次旱情原因的看法。其所陳述的原因未必完全正確,但卻值得深思。如很多網友將災難頻發的原因指向人類對自然的不友好。如果溫室效應確與旱情有關,而近一個世紀以來人類的活動無疑是導致溫室效應加劇的一個原因。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包括旱情在內的災難是不可抗拒的,它們是大自然的有機組成部分。早在4000年前,我們的祖先曾經歷了類似的災難。而正因其不可抗拒,在此情景之下,將目光投向可控的、且可能是引起災難部分原因的人類的行為,無疑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情。一句話,做我們該做的,做我們能做的。

氣候變化是環境問題,但歸根到底是發展問題。這個問題是在發展進程中出現的,應該在可持續發展框架下解決。只有各方不斷提高技術水平,積極建立適應可持續發展要求的生產和消費模式,才能從根本上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旱情 災難 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