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球經濟疲軟的局勢并未出現明顯好轉,由此引發的能源需求不足。同時,歐佩克再重申不會減產、連續調整石油出口售價,非歐佩克國家也無縮減產量跡象,供應過剩持續壓制市場,國際原油價格再次走熊,開啟探底之旅。
專家表示,國際油價的暴漲或暴跌都是一把“雙刃劍”,低油價下,我國可以加快原油進口,增加我國石油戰略儲備;但也會對我國產業結構調整起到一定的阻礙。
國際油價“斷崖式”下跌
自去年6月中旬開始,紐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曾漲至每桶106.43美元,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曾漲至每桶115.06美元,但隨后開啟了半年多的暴跌旅程。
今年1月紐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最低曾跌穿每桶45美元大關,隨后今年4月國際原油價格反彈,5月和6月徘徊在每桶60美元左右,7月和8月,國際油價反彈戛然而止,重啟探底之旅。
截至今年8月11日當日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9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收于每桶43.08美元,9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收于每桶49.18美元。
短短一年多的時間,紐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與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大跌均超55%。
業內人士認為,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原油供求失衡、地緣政治沖突以及美元走強等因素是國際油價斷崖式下跌的主要原因。高盛甚至直言,4月的油價上漲破壞了原油市場的再均衡過程,并為接下來油價繼續下跌埋下了伏筆。
低油價影響我國經濟幾何
國際油價的暴漲或暴跌都是一把“雙刃劍”,對我國經濟有利亦有弊。目前,我國石油年消費量超過5億噸,2014年,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接近60%,未來還將呈現不斷上升態勢。
因此,國際油價“跳水”,會降低我國進口成本。海關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共進口原油3億多噸,同比增加9%。以日均進口原油600萬桶計算,每桶少10美元,就相當于每天減少6000萬美元的支出。
與此同時,海關總署8月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正加快原油進口,增加石油戰略儲備。具體來看,7月份,我國進口原油3071萬噸,同比大增29%,創歷史新高。今年前7個月,我國累計進口原油19408萬噸,同比增幅達到10.4%。
“目前,低價位的原油價格有利于我國石油進口,并做好長期原油戰略儲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鞏固我國能源安全。”金銀島成品油分析師黃琳琳說。
國家統計局提供的2014年數據顯示,我國國家石油儲備一期工程已經建成投用,包括舟山、鎮海、大連和黃島等4個國家石油儲備基地,總儲備庫容為1640萬立方米,儲備原油1243萬噸,相當于大約9100萬桶。
國務院印發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提出,要擴大石油儲備規模。建成國家石油儲備二期工程,啟動三期工程,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儲備建設,建立企業義務儲備,鼓勵發展商業儲備。
但是,國際油價持續下跌會對我國產業結構調整起到一定的阻礙,一些本該淘汰的高耗能企業會因油價等成本降低而“茍延殘喘”、喪失轉型動力。
以天然氣市場為例,由于油價不斷下跌,我國天然氣價格與替代能源相比在工業、車用領域的經濟性能越來越低,天然氣消費增速放緩。在目前液化天然氣價格比管道天然氣價格更低的情況下,一些企業紛紛改用液化天然氣甚至液化石油氣、水煤氣等相對污染環境的燃料。
專家指出,辯證看待油價暴跌對經濟影響的雙重性,最重要的就是堅持結構調整方向不動搖,防止因油價暫時下跌對節能減排松勁,這樣才能保障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