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德國經濟與能源部發布“奠基文件”,首次披露將從2017年開始的可再生能源補貼競拍方案的細節。筆者將針對每種符合條件的技術評估該新體系的主要特點。
過去十幾年德國一直通過上網電價補貼政策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現在德國則開始施行競拍模式,主要目的是為了遵循歐盟法規并控制因補貼可再生能源轉嫁給終端消費者的成本。
為了測試補貼分配競拍系統,政府已經開展1.2GW(千兆瓦)的地面裝配型太陽能發電(PV)項目的競拍試點。首次競拍于四月完成,獲得五倍超額認購,中標均價達到91.7歐元/MWh,僅低于最高限價19%。
目前的PV競拍范圍將擴大到非耕地上的所有項目。這就意味著更大的投標量和更激烈的競爭。最新的一項嘗試是為非自用且功率大于1MW(兆瓦)的屋頂光伏系統啟動的投標流程。
陸上風能領域的補貼方案則不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不過,目前在指定年限內提供的可調節市場溢價現在變為通過出價成交拍賣方式進行分配。
基于站點質量調整補貼時長的參考產量模型也有變化,將進一步拉齊各站點間的預期收益,因此也將加劇不同風速水平的項目間的競爭。
對于海上風能項目,政府提出一套新的集中系統,在2020年到2030年間完成總量8.5GW的投標。該項提案仿照丹麥的高性價比模型,該模型將選址和預開發交給政府負責而只針對具體站點進行招標,這就免除了公司分析選址的成本。
采用該方案的第一個項目預計將在2024年于北海正式啟動。此外還可能會啟動總容量2.4GW的一次性拍賣以彌補2020至2024年間可能的安裝缺口。
生物能源、水力和地熱技術在未來德國的電力建設中所占比例較為有限。因此政府決定暫不進行此類技術的拍賣活動,仍沿用目前的補貼模式。
該項政策提案到10月1日前為征詢公眾意見階段。政府希望提案能通過所有必需步驟于明年夏天正式實施,2016年底前進行首個競拍項目。
過去幾年德國的可再生能源熱潮有所回落,特別是太陽能發電系統安裝數量在不斷縮小。盡管如此,可再生能源在發電總量中所占比重不斷增加,2014年達到27.8%。關于未來幾十年的清潔能源建設,德國已經設立遠大目標,預計到2050年最終實現占發電總量的80%(見下圖)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