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低碳生態:中國城市發展模式轉型探索

2015-09-09 14:36:06 中國建設報

目前,我國城鎮化正處于一個關鍵的轉折時期,城鎮化是未來10年中國發展的最大動力,但隨之而來的城市生態環境惡化、能源需求增長、空氣污染、交通擁堵和安全等問題也成為挑戰。

繼“2009年城市發展與規劃國際會議”的主題報告中,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結合中國城市發展的具體國情,提出了“低碳生態城市”這一復合概念之后,近期召開的以“生態、低碳和數字化:中國城市的發展模式轉型”為主題的“2010城市發展與規劃國際大會”上,再一次將“低碳生態城市”的話題推向了高潮。

本質是讓生活更美好

專家認為,所謂“低碳生態城市”,是指城市經濟以低碳產業、生態城市建設為主導模式,市民以低碳、環保生活為理念和行為特征,政府以低碳、生態型社會為建設藍圖的城市。建設低碳生態城市,是順應城市低碳化、生態化發展趨勢的重要戰略抉擇,是轉變發展方式、踐行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

“低碳、生態、宜居,是21世紀的理想城市。”在2010城市發展與規劃國際大會綜合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鄒德慈在做主題報告時說。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則強調,低碳生態城市的本質是為了讓生活更美好。如果離開“使生活更美好”這個主題,任何城市,包括低碳城市和生態城市,都將失去本身的意義。

城市發展模式轉型探索

發展低碳生態城市,是中國城市發展模式轉型的全新探索。仇保興曾就低碳生態城市做過系統的闡述。他認為,中國只能走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城鎮化發展之路,從西方發達國家的傳統模式中跳出去;重新審視城市作為復雜自組織系統的本質,探討城市規劃應從著眼宏觀到關注細節、關注人文和關注自然共生來強化其實效性和可實施性。

“不僅是碳排放,中國還面臨大量其他類型的環境災難。”北京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尹稚說。他強調,中國城市發展模式轉型應有系統觀念,城市是一個復雜的巨系統,絕不是“低碳”兩個字就可以概括城市完整的特性;選擇生態本底條件優越地區低強度城市建設不等于城市生態化,高強度、高集約化是中國城鎮化空間模式的必然選擇。

謹防表面文章、人浮于事

據介紹,中國正成為世界上探索低碳生態城市建設最為積極和主動的國家之一,已有近100個城市正在逐步加入打造低碳生態城市名片的行列。今年1月,深圳市政府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簽署了共建“國家低碳生態示范市”的合作框架協議,深圳成為全國首個“國家低碳生態示范市”。

然而,我國的低碳生態城市規劃建設和研究才剛剛起步,從理論、技術、管理體制到實踐都還不成熟。在“2010城市發展與規劃國際大會”上,也有專家指出:一些城市在低碳城市的建設過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現象,需要防止“大躍進”現象的發生。

在大會分會場——“氣候變化與低碳城市”專題論壇現場,記者無意中看到兩份關于本次論壇的問卷調查,在“你認為低碳生態城市建設最大困難和障礙是什么?”的問題后面,兩位來自于科研單位、未具名的與會者分別寫道:“決策者思想觀念體制限制,GDP的政績考核標準”;“政府做表面文章,人浮于事”。“一個實際行動勝于千萬句口號。”鄒德慈說。

河北:構建生態宜居城市成全省共識和行動

2007年,河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三年(2007~2010年)大變樣的階段性目標,細化分解出19類86項硬性指標,許多指標就是針對綠色、生態和數字化的要求而設定的。構建生態宜居城市已經成為全省上下的共識和實際行動。

全省萬元GDP能耗比“十一五末”下降了17.21%%,累計竣工節能建筑1.6億平方米,污水、垃圾處理率比兩年前均提高10個百分點以上;城市建成區綠地率、綠化覆蓋率比2007年提高3.3和3個百分點,新建小區綠地率全部達到30%以上。唐山市將昔日采煤沉降區改造為南湖城市生態公園,獲聯合國“迪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最佳范例獎”;石家莊滹沱河整治項目榮獲“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保定市被世界自然基金會列為“中國低碳城市發展項目”試點城市。

當前,河北省正在謀劃第二個“三年上水平”的目標和舉措,將以“綠色、生態和數字化”的理念重新審視每項規劃、每項設計,在省、市和重點縣三個層面,強力推進生態城市發展規劃,把低碳城市、生態城市、宜居城市、數字城市的實踐,由點的探索逐步向整個城市擴展。

深圳:建設首個國家低碳生態示范市

2010年1月16日,深圳市政府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共建“國家低碳生態示范市”。根據協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深圳市合作,重點探索在城市發展轉型和南方氣候條件下的“漸進常態化”低碳生態城市的規劃建設模式,將深圳市逐步建設成為全國乃至世界發展低碳生態城市的典范。

雙方具體的合作包括: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支持將國家低碳生態城市建設的最新政策和技術標準優先在深圳試驗,引導相關項目優先落戶深圳,并總結經驗,向全國推廣。深圳負責承接國家低碳生態城市建設的政策技術標準和示范任務,以光明新區、坪山新區等地區為試點,建設綠色交通、綠色市政、綠色建筑、低沖擊開發模式、可再生能源等各類示范項目。

據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有關人士介紹,他們按照政府引領、統籌推進、自主創新、因地制宜、加強合作、全程優化的總體思路,積極探索中國高密度城鎮化地區低碳城市建設的模式。具體工作包括:加強光明新區、坪山新區的帶頭作用,將其作為全市低碳生態建設的“先行示范區”,;引進一些綠色交通、綠色建筑、低沖擊開發模式等不同類型的具體項目,先行探索;加快一些指導城市規劃和建設的標準及規范的出臺,從政策層面進行引導。

北川:新縣城規劃建設的低碳模式

據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工程所副所長洪昌富和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李迅介紹,在北川新縣城規劃建設中,規劃建設單位始終將節能減排作為指導方針,充分考慮與自然環境的協調,因地制宜地以低沖擊開發模式進行建設。具體體現在六個方面:

一是優化布局,提高綠化水平,增加城市碳匯,降低熱島效應。保護并利用場地自然山水格局,強化鄉土植物以及生態節能技術的運用,在不增加人均用地標準的前提下,提供高標準的人均城市綠化。二是嚴格工業區準入制度。就業當地平衡,減少交通出行;基本城市功能集中在平壩地區,減少居民出行距離;嚴格控制有大氣污染隱患的產業發展。三是綠色交通,慢行優先。構建合理尺度、功能主導的道路交通網絡;道路網絡規劃布局以優先滿足可達性為基本前提,以小寬度、小間距、高密度為基本原則;建立充分優化的慢行交通系統;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統。四是倡導綠色建筑。所有建筑都按國家綠色建筑標準設計。五是清潔能源利用。建立以地區電網、燃氣管網為依托的基本能源保障體系,發展可再生能源為補充的能源供給方式。六是倡導基于用能定額的全過程節能管理。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綠色城市,城鎮化,節能環保,生態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