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综合人人爽人妻,日本最新不卡免费一区二区,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超低排放:山西升級節能減排 敢啃“硬骨頭”動自己“奶酪”

2015-10-22 10:50:00 中國電力報   作者: 朱怡 李欣智  

10月的山西,秋雨乍寒,山西省煤電行業正絕處逢生四處升騰著一種風生水起的綠意。

距離國家發展改革委、環保部以及國家能源局聯合下發《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年)》已經整一年。事實上,在此之前,山西省已“搶先”出臺《推進全省燃煤發電機組超低排放的實施意見》,推進該省單機30萬千瓦及以上燃煤發電機組實施煙氣超低排放,后又將改造時限由2020年提前至2017年底。

一時間,仿佛所有人又重新注視這里——一個煤電大省的清潔化轉型,和它的紛繁復雜、艱難粗獷的現代化進程。試點成績讓山西省備受矚目,同時,對超低排放改造技術路線的探討也一直沒有停止。山西作為中西部省份率先“搶跑”的動力,源于歷史、政策,還是管理?通過一年多的試點實踐,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遇到了什么困難?它對各地火電企業環保解困帶來哪些啟示和借鑒?又將對深刻變革著的電力行業帶來怎樣的思索?

為此,記者對山西省燃煤發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情況進行了摸底調查,并深入實地走訪了具有代表意義的發電企業,力圖展現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工作在山西省的現實與夢想。

敢啃“硬骨頭”動自己“奶酪”

煤和電,作為現代城市運行的動力之源,在見證偉大巨變的喜悅之時,也承受著環境污染的痛苦呻吟。在一座座礦山、一座座高爐將山西的經濟推上金字塔尖同時,也為這個省帶來了大氣污染、環境壓力等諸多問題。

事實上,在超低排放還未被定義為“超低排放”的時候,山西省就開始了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工作的探索。

“我們要把黑色的煤炭還原成綠色的資源,把高碳的資源轉變成低碳的財富。”2014年初,山西省省長李小鵬關注到浙江的煤電超低排放試點,他指示該省發展改革委、環保廳要關注此事,充分調研論證,借鑒先進經驗,加強燃煤發電機組超低排放的頂層設計。

2014年5月,山西省啟動了燃煤發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相關工作。在省內深入調研,廣泛征求意見,同時環保、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及相關企業、科研單位組成考察組,赴浙江等地進行考察,形成《關于對浙江省燃煤機組煙氣超低排放技術的考察報告》,并有針對性地搜集了其他省份燃煤機組超低排放的開展情況。

經總結認為,華東地區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效果顯著,但山西省不能照搬華東做法,一是因為山西省外送優質煤炭資源,省內利用的卻是高硫分、高灰分或低熱值煤;二是因為超低排放一事看似是技術問題實則是經濟問題。當電廠加大投入進行改造,提升發電成本后,利潤空間收窄,可能會導致虧損。

綜上,當時調研組總體的傾向性意見是:山西未必能搞超低排放。

“要真正革除弊端,就意味著山西要‘動奶酪’,要自己‘割肉’,難度之大可想而知。”山西省發展改革委能源處處長崔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但山西省政府認為,成本、投入、利潤不能和山西省的碧水藍天及生態環保相提并論,為了大氣污染防治、為了山西省的環境改善,一切困難都要克服。

在充分借鑒兄弟省份先進經驗、反復進行論證的基礎上,山西省于2014年8月出臺了《關于推進全省燃煤發電機組超低排放的實施意見》,并于2015年初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全省燃煤發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工作的通知》,對相關政策進行了調整。

記者拿到的這兩份文件顯示,山西省把單機30萬千瓦及以上機組作為超低排放改造政策的執行主體,并根據不同機組的技術條件和實際需要明確了兩個執行標準:一是常規燃煤發電機組達到或超過天然氣燃氣輪機組排放標準。氮氧化物50毫克/標準立方米、二氧化硫35毫克/標準立方米、煙塵5毫克/標準立方米;二是低熱值煤發電機組達到或基本達到天然氣燃氣輪機組排放標準,氮氧化物50毫克/標準立方米、二氧化硫35毫克/標準立方米、煙塵10毫克/標準立方米。

山西省超低排放的總體目標是,到2017年,全省單機30萬千瓦及以上常規燃煤、低熱值煤發電機組大氣主要污染物排放確保達到超低排放標準。屆時,該省火電機組排放的二氧化硫將在2014年基礎上削減70%,煙塵削減70%、氮氧化物削減50%。

超低排放試點實效如何?

減排標準在煤電企業頭頂劃了一道紅線,幾乎沒有給他們留下多少退路。頭頂超低排放這一“緊箍咒”,山西一些煤電企業在政策護航之下,開始探路天然氣標準的超低排放路線,并已搶先取得實效。

10月的山西大地,秋意正濃。從太原市區出發,一路向東南,沒有看到荒涼干旱的黃土丘壑,也沒有看到被超重的煤車壓得坑坑洼洼的道路。車行1個多小時后,被晨光照亮的氤氳中出現大片現代化的廠房。

遠處銀白色的條形膜結構半地下全封閉煤場,最大限度減少了揚塵。黑色的煤炭通過封閉輸煤皮帶被直接送進鍋爐,沒有想象中的煤灰飛揚和黑煙滾滾,只有大門口的廠標和遠處靜立著連白色水蒸氣都絲毫沒有的煙囪,提醒著它燃煤電廠的身份。

山西格盟國際瑞光熱電公司(以下簡稱“瑞光公司”)與生活區毗鄰而建,廠區碧空清澈,一河相隔的山西大學城繁榮整潔,這是記者親證的“瑞光模式”的外在呈現。

10月17日,是瑞光公司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后運行的第355天。2014年10月27日,瑞光公司1號機組作為山西省第一個成功實現超低排放改造的發電機組投入生產。

改造的效果可以說是立竿見影。走進瑞光公司的主控室,記者看到,墻面上幾個大型監控屏清晰呈現著實時的超低排放設備現場情況。控制畫面上些微跳動的數字,顯示的是機組各項監視參數:1號機組排放的氮氧化物為14毫克/標準立方米,二氧化硫為10.4毫克/標準立方米,煙塵為0.6毫克/標準立方米。各項指標不僅低于超低排放標準,也明顯優于現有燃氣發電機組的排放標準。

“我廠2號機組超低排放改造也已于今年7月1日投入運行。”瑞光公司總經理袁宇田告訴記者,在燃用低熱值(4000千卡∕千克)、高灰(40%)、高硫(1.5%~2%)燃煤情況下,通過實施超低排放,瑞光公司每年約減排粉塵546噸、二氧化硫1341噸、氮氧化物1204噸。

在技術上,不同的超低排放技術路線不僅為發電企業提供了足夠的技術支持,也讓其陷入了一定的“選擇困難癥”。

記者了解到,目前山西省內超低排放改造技術路線總體分為兩類:一種是瑞光公司的雙塔雙循環的串聯模式;一種是大唐云岡熱電公司的同塔雙循環模式。

據瑞光公司副總工程師趙保國介紹,該公司在除塵系統上采用“電袋除塵+脫硫除塵+濕式電除塵”,利用一、二級高效脫硫吸收塔、電袋除塵器和濕式靜電除塵器等裝置對煙氣進行三級協同除塵;在脫硫系統采用目前技術上最為成熟、應用最廣泛的“石灰石—石膏濕法煙氣脫硫”工藝,按一爐兩塔的方案,在原有的一級吸收塔上再串聯二級吸收塔;脫硝系統采用“低氮燃燒+SCR脫硝”,提高脫硝效率達92.3%以上,保證煙囪出口氮氧化物濃度低于50毫克/標準立方米;此外,布置WGGH系統將脫硫塔后排煙溫度升高,實現脫硫干煙氣排放,避免白霧現象和石膏雨現象。

“電廠的在線監測裝置跟環保局是聯網的,我們會定期檢查并帶設備去現場測量比對。”山西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根據改造后的運行監測顯示,瑞光公司的系統運行更加穩定,沒有出現過較大偏差。

算得清的電價算不清的經濟賬

阻力只有在具體實踐中才會遇到。如果把山西省煤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看作一團待理清的線團,想要剝絲抽繭找出思緒,解開成本的死結,“經濟賬”就是那根首先要撥出的線頭。

“燃煤發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是技術問題,也是經濟問題。”全程參與了山西省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工作的崔敏,談起問題來一語中的。

事實上,超低排放改造和建設成本不容小覷。瑞光公司副總經濟師郝華維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該公司1號機組裝機30萬千瓦,超低排放改造投資為8400萬元,年發電利用小時數按5500小時計算,折算電價成本增加0.018元/千瓦時。

擴大到山西全省來看,目前該省納入超低排放改造范圍的30萬千瓦以上機組總裝機共4500萬千瓦,按300萬/千瓦的改造成本估算,共需投資135億元。山西省火電平均上網電價為0.3772元/千瓦時,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后,廠用電、石灰石、液氨、液堿等運行成本有所增加,折算電價成本增加0.015元/千瓦時。

談及如何協調生存和環保之間的關系,多數火電企業都有著一個共識:企業應依法承擔保護環境的社會責任。同時,企業也需要生存,謀取盈利,使企業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才能繼續加大環保設施的投入。

國電山西分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該公司部分運行20年左右的機組來說,時間可能會是最大的敵人。“我們有4臺裝機30萬的機組已被列入關停計劃。”

除了感慨老電廠的日暮西山而無能為力,新電廠的遭遇也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關注。山西晉能集團相關負責人提出,部分新機組投產不到一年,經濟效益還沒有積累,再次進行超低減排新標準的改造,資金壓力十分大。

“今年以來,用電需求減緩,使得火電企業的環保設施建設的投資動力愈發不足。”華電山西能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政府在資金支持和適當提高上網電價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在此背景下,為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山西省加強制度創新,編制了相關政策。首當其沖就是資金支持,該省財政列出專項資金,對現役機組一次性改造投資給予10%~30%的資金支持。“15年完成補助30%,16年完成補助20%,17年完成補助10%,這就激勵企業盡早改造投運。”崔敏說。

對于火電企業而言,直接獎勵發電計劃,無疑是巨大的誘惑。山西省積極推進發電權交易,探索節能調度試點工作。對達到超低排放標準的機組,每年給予不低于200小時的電量獎勵。

而權衡電力生產者、電力消費者、環境受益者三者之間的成本分攤額度,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合理的資金補貼機制,以保證分攤的公平性,也是一種治標又治本的方式。根據政策,山西省對達到超低排放標準發電機組新增的運營成本,編制由全省燃煤火電企業分攤政策。

記者從山西省發展改革委了解到,2014年該省有瑞光公司、大唐云岡完成改造。目前,對率先完成改造任務的瑞光公司的相關鼓勵政策已全部落實到位。在硬指標的倒逼和地方政策的鼓勵之下,自2015年初至今,山西省已有8個項目正在進行改造,但均尚未完成,數量、速度和進度比預期稍慢。

“全省30萬千瓦以上電廠共有74家,機組總數約300臺,今年計劃完成33臺共1400萬千瓦規模的改造,截至目前已經有16臺完成可研。希望國家在技改資金支持、發電成本核定、適當提高上網電價等方面,加大對我省燃煤發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的支持力度。”崔敏坦言,總體來說開始著手準備改造工作的電廠總數低于預期,目前省內還未出臺進一步激勵措施。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超低排放,節能減排,S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