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立冬,甘肅酒泉大雪之后寒風刺骨。一望無際的風機、光伏板在黑戈壁的映襯下熠熠生輝,鐵塔銀線沿著祁連山脈延伸。冬季來臨,往年都是火電、風電大發的時候,然而甘肅新能源限電問題并沒有冬天的到來有說改善。“甘肅全網截至10月末棄風37%,棄光27%,個別時段遠超過這一平均值。”國網甘肅公司調度控制處副處長張柏林說。
市場供大于求,尋求跨省消納。在甘肅新能源經歷限電的同時,甘肅新能源送出工程±800千伏酒泉至湖南特高壓輸變電工程酒泉換流站土建施工完成,進入電氣安裝階段,工程全線鐵塔基礎澆制完成30%。甘肅送變電公司技術員張強6月份來到酒泉瓜州參加“酒湖”工程施工已經5個月了,“成千上萬人在2383公里的線路上緊張施工,這條線路早日建成,甘肅新能源就早一天輸送到湖南。”張強說。
2011年以來,甘肅乃至西北的電網建設迎來巔峰,國網甘肅公司累計投資300億元,先后建成750千伏西北聯網第一通道,750千伏西北聯網第二通道、750千伏蘭天寶輸電線路、800千伏天中輸變電工程等,這批工程投運使甘肅河西斷面電網輸送能力從90萬千瓦增長到500萬千瓦,基本滿足新能源上網的剛性需求,至此,甘肅新能源發展的主要矛盾從電網輸送通道矛盾向市場消納能力轉移。
甘肅新能源發展迅猛,2014年年底,風電裝機躍居全國第二,光伏躍居全國第一,甘肅省內電力市場供大于求局面加劇。為解決甘肅新能源消納困境,甘肅政府千方百計尋求新能源在更大范圍消納。今年5月,±800千伏酒泉至湖南特高壓輸變電工程在甘肅省政府、湖南省政府、國家電網公司長達5年的不懈努力下,終于獲得國家發改委核準,6月工程開工,預計2017年建成。國網甘肅公司總經理李明告訴記者:“通過這條新能源高速公路,每年約420億千瓦時電量直流三湘大地。外送的新能源電量與甘肅2014年的新能源發電量大致相當,能緩解現有新能源消納燃眉之急。”
±800千伏酒泉至湖南特高壓輸變電工程從立項到核準經歷了漫長的5年時間,而工程建成顯然還需要2年/2015年,甘肅新能源限電加劇,新能源企業經歷并更深刻地感受到了發展的困難和經營的疼痛。這種“難”和“痛”都來自于當前普遍化了的限電。所謂棄風棄光限電,就是風機和光伏的空轉和閑置,再通俗地講就是新能源發出的電沒人要,沒人用,多余的電量也就不能發。據了解,新能源限電現象在我國西北、華北、東北地區普遍存在。“風光有限”成為甘肅新能源發展的掣肘。
種種因素疊加,限電如影隨形。電源發展與當地負荷不匹配,電源規劃與電網規劃不配套一直困擾著甘肅新能源的發展。不可否認,新能源的蓬勃發展給甘肅帶來了繁榮,而時至今日,普遍化了的限電現實讓人們開始反思。據了解,新能源立項到審批周期非常短,風電從立項、核準、建成只需要半年時間,光伏則更短,一般需要3個月時間,而配套電網建設即使審批立項完成,最快的建設周期也在2到3年,而。同時,由于風電、光伏發電的不穩定性需要配套火電等建設,無形中又拉長了建設周期,加之我國還沒有全國范圍的新能源消納布局和規劃,在這種矛盾中,甘肅的新能源的發展伴隨著上網難、消納難在且行且痛中艱難推進。
限電加劇與國家大環境和甘肅小氣候不無關系。今年,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甘肅售電量持續負增長就足以說明這種壓力來的很真切。甘肅經濟總量小,2014年全社會用電量僅為1095億千瓦時,相當于河南省的三分之一,而甘肅電源總裝機至今年9月已高達4408萬千瓦,其中,新能源裝機1720萬千瓦,新能源裝機容量占本地總裝機容量的比例達40%,而2015年甘肅電網最大負荷僅1300萬千瓦。“自2010年開始,甘肅新能源裝機從147萬千瓦猛增到1723萬千瓦,電力電量大量富余,省內電力電量平衡困難是新能源消納受限的重要原因。”國網甘肅公司調度控制中心主任行舟告訴記者。
另外,市場選擇更是催化了限電。“可再生”優勢和高昂成本的矛盾讓新能源發展受到制約。甘肅風電的上網電價在每度0.5元至0.6元左右,高于火電上網電價0.3元左右,相對于水電則更高。而用端電價居民電價0.51元左右,工業用電價則更低,存在高額電價逆差。目前,新能源電價逆差由國家財政支付高額的補貼。國家能源局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我國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缺口達到300億元,顯然,可再生能源規模的不斷擴大,國家財政也會不堪重負。
種種因素的疊加,讓人們愛上新能源成為一件不容易的事。數據表明,2015年外省區接收甘肅電力的需求大幅降低,限電困局貌似難解。然而,無論現狀如何,從國家的能源戰略布局以及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考量來看,可再生能源相對于化石能源都是現在和未來能源發展的不二選擇。
破解消納掣肘,期待“風光無限”。據統計,1997年至今,甘肅新能源并網電量超過600億千瓦時,節約標準煤737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660萬噸,按照一節車廂60噸運力計算,分別需要12萬個、94萬個車廂才能運走。從這個意義上講,風光、光電作為可再生能源的主力,未來“風光無限”的愿景最終會成為現實。
“支持和服務新能源發展是電網企業對黨和人民的一項莊重承諾,服務新能源發展就是服務甘肅地方經濟的發展。”國網甘肅公司總經理李明告訴說。“國網甘肅公司與新能源企業并肩摸索前進,在共克時艱中持續推動新能源的發展。”
除了加緊電網建設之外,國網甘肅公司在新能源電力調度和技術研發上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和重大成果。甘肅現有207座風電場、光伏站,如何保證公平、公開、公正是個大難題。近年來,國網甘肅公司在新能源調控系統的研發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新能源有功控制系統”、“風電、光伏電站集群控制系統與開發”不但保證了新能源“三公”調度,而且提高了新能源并網效率,獲得國內外多個科技獎項。“自2010年以來,沒有一次因為調度不公而發生風電場的糾紛和投訴事件,這非常不容易。”張柏林告訴記者。
近年來,西北五省新能源裝機容量及比重逐年上升,2015年西北電網新能源裝機也高達4444萬千瓦,各省新能源發電及調峰需求大增,西北電網頻率升高,嚴重影響電網安全穩定。為規范各省送出電量及電力的計劃性,保證電網安全穩定運行,2014年7月,西北電網聯絡線管理和考核辦法正式實施,這一嚴苛的考核政策在確保電網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西北電網調峰資源為甘肅新能源無償提供電力調峰及電量轉移置換服務,為甘肅新能源最大程度地在甘肅和西北地區消納提供了制度保證。
如何提升消納能力,政府、電網、新能源企業的探索和努力從未停歇。由電網公司搭臺,政府主導,新能源發電企業將減少棄光增加的收入部分讓利于用電企業,鼓勵企業多用電的同時提高新能源企業的發電量,這使金昌光伏出力提高20%。當前政府也在嘗試讓甘肅的自備火電廠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一方面在電網調峰中發揮應有作用,另一方面,為新能源消納做出應有貢獻。
然而,要徹底解決新能源發展的瓶頸,人們更多地目投向了國家層面。近日國家層面有信息表明,“十三五”國家將淡化風電裝機目標,重點將放在政策調整和限電問題。曾經跌宕起伏艱難前行的新能源,最終擺脫如影隨形的限電夢魘,迎來“無限風光”顯然已經不遠!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