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是全球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如果要進一步加強東盟的經濟共同體建設,能源合作是重要手段。本次東亞峰會清潔能源論壇與10月7日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行的第33屆東盟能源部長級會議的主題互相呼應,對打造亞洲綠色能源網有著重要的意義
加快東盟能源發展刻不容緩
目前東盟能源需求每年以3倍的速度增長,同時,由于經濟發展和人口不斷增長,東盟能源發展面臨很多挑戰。為進一步推動東盟能源一體化,保證能源安全性、可持續性和可支付性,東盟在10月7日的能源部長會議上通過了《東盟能源合作行動計劃(2016~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為能源合作設定了藍圖。
據東盟能源中心主任SanjayanVelautham在會上介紹,《行動計劃》最重要的倡議有三個方面:首先,實現多邊電力交易,構建東盟電網;其次,進一步促進天然氣管道的互聯互通,提高能效和可再生能源應用比例,加強民用核能使用范圍;最后,擴大東盟合作伙伴,加強與國際組織和企業間的合作,提高能力建設。
東盟能源面臨很多挑戰,提高能源消費需求和能源出口則是其中的一項。據東盟發布的第四份《能源展望報告》顯示,到2035年,東盟的能源需求將是2013年的2.8倍,雖然目前東盟能源結構中石油占41%,但有望實現煤炭消費大幅提高,達到能源結構的33%。東盟能源中心研究員BeniSuryadi在會上表示,東盟地區的能源資源正在逐漸枯竭,而融資機制也受到很多限制,因此加快東盟能源機制轉變刻不容緩。
更長遠更多元考慮能源需求
東盟是由10各國家組成,其經濟發展有相似性,但仍存在差異。據BeniSuryadi介紹,今年年末,東盟將組織構建東盟經濟委員會(AEC),在這個框架基礎下,將會開放東盟的投資、勞動力等市場,從而促進產業部門發展。但該舉措將促進東盟地區對能源的需求。因此BeniSuryadi認為東盟需要且應該加強本土和地域間的合作,通過可持續的方法有效地推動經濟發展。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在討論東盟清潔能源發展前景時表示,雖然東盟能源消費水平低于發達國家,該區域對未來能源需求的增長會比較快,但用什么來滿足這些需求是一個戰略性的選擇,而這個選擇也決定了未來到底會付出多大的代價。目前全球能源發展的趨勢表明,常規能源的環境成本是在增加,雖然為滿足快速增長的能源需求,煤電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還需要進行更長遠考慮。
此外,澳大利亞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AlanPears教授在討論期間對《行動計劃》中的能源需求方面提出:能源需求增長可能不再像過去一樣隨著人口和經濟的增長不斷加快,因為通過能源密集型產業和經濟領域的創新,在節能方面我們有很大的突破,即可以利用較少的能源運行巨大的工業經濟體。
如果完全依賴人口和經濟增長來預測未來能源的需求,產生的潛在風險可能會比較大。
“五位一體”保證能源合作
東盟的一些成員國和中國能源結構類似,都還是以火電為主,因此在能源轉型過程中,有很多經驗和教訓可以分享。我國正步入清潔化和低碳化,這也是東盟要經歷的過程,因此能源合作可以減少東盟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然而到底如何加強區域間能源合作呢?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徐小杰認為加強區域能源合作主要涉及五個利益相關方——企業、國家、社會、技術以及區域層面,并稱之為“五位一體”。
徐小杰在會上表示,企業之間應該加快合作方式的創新,各國間應加強政策溝通,解決環境融合、技術等問題。他認為無論國家層面的政策溝通,還是社會環境的融合問題、技術創新的綜合解決方案、合作機制等,未來的區域合作模式或者框架,都需要把不同的行為主體和利益相關者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