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要的能源相關新聞,一是《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5年度報告》11月19日正式發布,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向中外記者解讀了這一報告、中國取得的成果和中國在巴黎會議上的立場與方針。
二是同日發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013—2017)實施的投融資需求及影響》研究報告指出: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的直接投資共需1.84萬億元。
三是國家能源局公布10月份全社會用電量為4491億千瓦時,同比下降0.2%。
四是11月18日,秦皇島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375元/噸,比前一報告期下降1元/噸。
五是外電報道中國先后與阿根廷、南非達成建設核電站協議。
據解振華介紹,截止到2014年,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了6.1%,比2010年累計下降了15.8%。“十二五”規劃要求下降17%,現在看這個目標已經完成了。“十二五”中國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11.2%,比2005年提高了4.4個百分點。“十二五”規劃要求達到11.4%,完成目標也沒有問題,這是能源結構再優化。
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了21.88億立方米,原來中國對外宣布的承諾目標是15億立方米,現在已經達到了21.88億立方米。低碳省市、園區、社區的試點工作現在正在有序開展,7個碳排放交易試點也全部實現了上線交易,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逐步在加強。全社會綠色低碳發展的意識和能力在顯著提升。
巴黎氣候大會將于11月30日到12月11日召開,中國主張在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當中,應該充分體現公平原則、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各自能力原則,考慮到各國國情。各個國家應該按照這個基本的原則最后達成共識。中國治理大氣污染,也制定了節能減排的方案,還采取了節能、提高能效、調整能源結構、增加森林碳匯等措施。如果這些措施能夠很好地協調,完全能夠解決這些問題。
中國確定到2030年左右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爭取早一點提前達峰。另外,爭取碳強度2030年在2005年的基礎上降低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達到20%左右,森林蓄積量要增加45億立方米,實現這個峰值的目標,主要是通過節能,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因為中國現在的能耗和先進國家相比還有比較大的差距,與平均值相比,可能還有1.9倍,節能的空間還是很大的。
據世界銀行公布的數據,中國近20年累計節能量占全球的52%,全球的節能總量當中,中國占了一半以上。中國的節能過去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潛力還很大。調整能源結構。因為中國煤炭占能源消費比重去年是66%,“十二五”要達到65%,但是非化石能源的比重現在是11.2%,到“十二五”應該到11.4%,到2020年達到15%左右,2030年達到20%左右。
要實現這個目標,國際上說中國要實現能源結構調整的目標要付出艱苦的努力。這方面中國發展也非常快,最近這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的總裝機容量中,中國占了25%;2013、2014年增量當中,中國占了37-40%,也就是說中國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速度非常快。
由于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規模大,也降低了全球風電、光伏發電的成本,按照國際能源署公布的數據,大體上降低了50%。也是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發展可再生能源方面所作出的貢獻。另外,增加森林碳匯,要大量的植樹造林,增加森林的養護,提高養護水平,大量吸收二氧化碳。交通領域的節能有幾個,一是大力發展公共交通,這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措施,公共交通、地鐵、城際鐵路的發展會大大減少排放。二是發展新能源汽車。
中國已經建立了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過去3年已經在南南合作方面采取了很多行動,一共拿出了4.1億元人民幣,幫助20多個發展中國家,給他們提供了節能、提高能效、新能源方面的支持。另外也為120多個發展中國家的1000多名官員和技術人員開展了培訓,主要是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
在中央國務院發布的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當中明確了要搞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在和美國、歐盟的一些談判代表談判的時候,中國提出大家要鼓勵發展可再生能源,結果你們又對中國的光伏產業搞反壟斷,實際上你承認不承認,中國的光伏產業的發展對你們國家和對全球成本降低、技術提高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他們承認這一點。從上述數據看,中國能源業未來發展,應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大戰略下,以節能、低碳、綠色、循環為發展方向。
中國清潔空氣聯盟秘書處11月19日發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013—2017)實施的投融資需求及影響》研究報告指出: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的直接投資共需1.84萬億元,中央財政投入規模相比實際需求落差較大,中國大氣污染治理仍然存在投資總量嚴重不足等問題。
該報告由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和南京大學組成的專家工作組經過兩年多的實地調研、統計、分析和測算總結完成。報告中顯示,全國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的直接投資共需1.84萬億元,與之前預計的1.7萬億元相比增加了8%。全國優化能源結構、移動源污染防治、工業企業污染治理、面源污染治理的投資需求分別為2844億元、14067.66億元、915.44億元和615.72億元。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重點區域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的直接投資分別需要2490.29億元、2384.69億元與903.58億元。統計顯示,京津冀所需投資最大的部分是工業企業污染治理,長三角和珠三角則是移動源污染防治。治理霧霾成為中國新的投資機會,也要求中國能源發展必須走清潔、低碳、節能方向。
國家能源局11月16日發布數據顯示,10月份,全社會用電量4491億千瓦時,同比下降0.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7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6%;第二產業用電量3298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9%,城鄉生活用電量56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7%。1至10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累計4583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7%。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87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0%;第二產業用電量32858億千瓦時,下降1.1%;第三產業用電量5959億千瓦時,增長7.1%;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6140億千瓦時,增長4.6%。1至10月,全國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為3279小時,同比減少268小時。其中,水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2989小時,減少114小時;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3563小時,減少304小時。1至10月,全國電源新增生產能力(正式投產)8257萬千瓦,其中,水電1258萬千瓦,火電4336萬千瓦。另有專家呼吁,中國煤電應停建或組建。
據外電11月18日報道中國將在阿根廷資助并建造兩座核電廠,這筆交易價值達150億美元,中國正推動出口本土核電技術——往往通過提供廉價技術和慷慨資金。就在上月,中資企業在法國牽頭的一個項目獲得三分之一股份,建造英國首座新一代核電廠。與阿根廷達成的協議意味著,中國將為兩座新核電廠提供大部分資金。
報道稱,第一座核電廠將耗資約60億美元,采用加拿大坎杜(Candu)核技術。第二座核電廠將采用中國自主研發的“華龍一號”反應堆。據外電11月16日報道,南非國家核監管機構(NNR)宣布,南非和中國于上周在北京簽訂核能技術合作協議,計劃建造8座新的核反應堆。本次合作的內容包括許可程序、供應商檢驗、檢驗人員培訓、聯合檢查和技術支持等多個方面。
作為非洲工業化程度最高的經濟體,南非此次計劃建設的核電項目價值500億美元(465億歐元)。新建的核反應堆預計將增加960萬千瓦發電量,這幾乎是當前南非全國3000萬千瓦發電量的三分之一,首批機組將于2023年投入使用。報道最后強調,已經有其他國家與中國簽訂了類似的合作協議。這表明中國核電技術在中國金融支持下已具備國際競爭力。
在中國北方供暖季來臨后,煤價仍在下跌,表明中國煤炭生產能力過剩。在11月17日舉行的2016年度全國煤炭交易會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專家表示目前煤炭價格下行空間已經不大,預計明年下半年企穩。通報稱,今年以來,煤炭供求矛盾愈加突出,價格下滑,效益下降,虧損面擴大,煤炭經濟運行形勢更加嚴峻。行業市場景氣指數自去年年初以來持續22個月處于寒冷區間,景氣狀況仍在走低。
數據顯示,1-10月全國煤炭產量30.45億噸,同比減少1.14億噸,下降3.6%,降幅不斷收窄;進口前10個月同比下降29.9%,但仍保持較大規模17031萬噸;前10個月全國煤炭消費約32.3億噸,同比減少1.6億噸,下降4.7%。發運繼續減少,消費明顯下降,庫存持續處于高位。截至10月末,全社會存煤已持續46個月超過3億噸。上述數據說明煤炭行業產能過剩壓力進一步擴大。
另據報道,內蒙古煤炭工業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內蒙古煤炭平均售價116元/噸,環比下降7元/噸,同比下降48元/噸。其中,東部地區售價110元/噸,環比下降3元/噸、同比下降14元/噸;西部地區售價118元/噸,環比下降9元/噸,同比下降60元/噸。
中煤協分析認為,主要影響因素為市場需求總體不振,宏觀經濟增速放,緩抑制煤炭需求增長。火電發電利用小時預計今年可能降到4400小時。而另一方面,產能仍在增加,目前全國煤炭產能超過10億噸,在建項目規模超過10億噸,加劇市場供大于求壓力。此外,國際市場以原油為代表的能源價格大幅下降亦是原因之一。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姜智敏介紹,為了推進煤炭行業脫困,協會開展了建立煤礦退出機制研究,形成政策建議初稿,并定期召開市場機制協調會等工作。下一步,行業協會將加快煤礦退出機制的研究,推動煤炭產業結構調整,研究金融支持和鼓勵煤炭出口等相關政策。
(秦京午:資深能源評論員,原人民日報高級編輯。1951年出生,1977年冬參加高考,次年春入南京師范學院(現南京師范大學)新聞專業學習,1982年獲得文學學士,同年進入人民日報,并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系,1985年獲得法學碩士,參與創辦人民日報海外版,負責地礦、能源、機械、環保、海洋、國土等領域報道。2011年底進入中國能源網。)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